第1227章 霸王服软连诸侯 韩信心乱思隐忧


        小标题:项羽心生无力合纵诸侯,应汉离齐韩信心徘徊 当初彭越没有追随自己入关,故压根没想过要封其为王,毕竟天下就这么大,没那么多土地分。 司马卬虽然没有随项羽入关,但他收复河内,再加上申阳收复河南一带,可以说切断当时章邯和关中的联系,这也是迫使章邯投降的原因。 等于司马卬为项羽的顺利南下,铺平道路。 最最主要的是司马卬曾受范增之意,欲渡河先入关,做项羽的先锋,只是被刘邦给堵住。 因此项羽封司马卬为王而没管彭越。 对于彭越,项羽几乎没啥印象,认为这不过是当年顺势而起的一方土势力。 如今答应封其为南魏王,已经是很大的让步,现在又要为其刻印,一旦授印,就再也无法反悔。 想到日后的梁地归彭越,在他彭城的东侧雄踞,在陈郡的北面横卧,项羽感觉很难受。 霸王卧塌之侧,岂容他人安睡,看得出项羽的不舍,项伯又追言几句。 与项氏社稷而言,其他都是轻的,待西楚国力恢复,变得强大之日,一切失去的都可以再拿回来。 项羽这才对灵常道,“令尹着人立刻备印,火速送往梁地。” 吩咐完拉拢梁地彭越之事后,项伯又将话题转向齐地的韩信。 韩信的实力,随着他逐渐平定三齐大地,加上他非常善于练兵和用兵,其麾下早已锻造出数十万大军。 抛却一路南下征战楚地的灌婴不说,留在齐的兵马足足有三十余万之多,其中也包括当时刘邦增援韩信的三万主力。 原本给韩信的兵马有十万左右(不算曹参的),在赵地被刘邦收走后,韩信在赵地召集兵马,得十万左右,如今三齐皆得,聚集齐兵三十多万。 还不包括曹参、傅宽等所引的本部兵马。 韩信的强大,将决定着今后天下的走向,故而项伯再次建议项羽继续派使者入齐。 一次不行,就再来一次。 项羽想想紧追不舍的刘邦,咬牙道,“可,只是许诺之事,叔父还需斟酌。” 项伯自然知道自家这个侄子所想,如今西楚后方被汉将灌婴给拿下,西楚岌岌可危,现在不是计较得失的时候,今日舍,来日才能得。 项伯道,“齐王韩信已得三齐,大王不可阻挡其势,不如趁机承认其为三齐之主,并将琅琊郡分封给齐王信,信必不为难楚。” 项羽心中颇为感慨,当初一个小小执戟郎,如今居然能左右天下,心中百感交集。 项羽一听把琅琊郡也给韩信,心中一阵的肉疼,嘴角微微一动。 琅琊郡那可是紧挨泗水郡,是泗水郡的东北大门,还挨着东海,和东海郡作为泗水郡(治所彭城,今徐州一带)的东边靠墙,既能以此防患海盗,又可以为西楚输送源源不断的彪悍士卒,以及一些数不清的物资。 如果将琅琊郡给韩信,韩信将为四郡之王,其势力将太大。 比之当年的田荣还难对付!以现在韩信的表现来看,日后比三个田荣都难对付。 项羽道,“琅琊郡要分给韩信?吾乃西楚霸王,一言九鼎,若出此言,日后百代千秋恐难改变,此乃隐患也。” 项伯劝道,“如能合力灭汉,天下将归楚,强弱自有后人去分,只要楚历代君王皆行霸王之道,何愁失地不复得……” 后面的话项伯没有说,他想说日后历代西楚君王或西进,或南征,或北讨,即便是天下归一项姓都是有可能的。 项羽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同意给韩信锦上添花。 三齐大地至今已经基本掌握在韩信手里,之所以说是基本,因为掌控三齐的还有曹参、傅宽、丁复这三个举足轻重的人物。 准确说目前的三齐大地是有韩信、曹参、丁复、傅宽四个人掌控。 如果不是张苍留在赵地,那么把控齐地的将是稳定的铁三角即韩信、曹参、张苍,这也是刘邦为防止韩信权利过大,想出的铁三角,只是世事无常。 虽然肉疼,但与天下相比,不算什么。 项羽没有再让武涉去,而是换了一名使者奔赴齐地。 处在齐地的韩信此刻彻夜难眠,刘邦召集各路诸侯齐聚陈地,合围项羽的召集令他已接到。 虽然如今韩信也是王,和汉王刘邦同样南面称孤,可自己这个齐王是向刘邦讨来的,总觉得矮人一头。 如果不去,这等于公然和汉决裂,变相助楚,也会背上忘恩负义、背信弃义的骂名,这个骂名太沉重,沉重到韩信彻夜难眠。 韩信睡不着,齐王妃殷嫱也睡不着,二人就这样默默的注视着窗外的明月,许久殷嫱打破沉默,“大王,可是忧心楚汉之争?” 此时的韩信有些憔悴,这是长期睡眠不好的憔悴状态。 身体软绵绵的,走起路脚步都变的轻柔,自从成为齐王,不知为何总是会睡不好。 面对温柔可人的殷嫱双眼,韩信长长出一口气,“不知为何,最近总会忆起蒯彻之言,汉王待吾甚厚,世间当真唯有共患难,不见同享福之理?” 齐王妃殷嫱曾是贵族之后,见过太多为权利而斗的头破血流,知道在王权之上,兄弟情义都可以抛弃,何况这点交情。 殷嫱开口道,“王侯之家,父子兄弟尚且无情,何况他乎。” 这个话搁在不久前,韩信肯定是听不进去的,为此他曾训斥蒯彻,如今蒯彻已经装疯卖傻隐藏起来。 韩信知道蒯彻这是自保手段,也没深究,更没管这蒯彻去向,渐渐有点忘记此人,可梦里却时常出现他的话。 直到此刻,韩信才知道张耳和陈馀之间的事情给他的触动有多大,已经深深埋进他的内心。 那么好的刎颈之交,说掰就掰,最后居然是如此收场,灭杀陈馀这一战,可是韩信的成名作,是他亲自参与的,越是如此,韩信埋在心里的种子越是发热发胀,如今已经发芽。 韩信道,“吾之齐王,非汉王本意,如今汉王召吾共击楚,败楚无忧,如真灭楚,难料是福是祸……” 韩信为王,无论是诸将给他的半推半就还是内心相信陈胜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而自己来做王; 既然已经为王,就不再是臣子,首先不是汉王的臣子,这个事实韩信用一年的时间才真正意识到。 如果仅仅从张良二月踏入齐地,亲自代汉王赐印绶算起,到如今的汉五年十月,已经有八个月的时间。 在这八个月的时间里,韩信内心才真正从汉之大将军转换成如今的齐王。 所思所虑皆是齐地,如今的韩信不仅要守住齐地,也想完成殷嫱内心的梦想。 这个梦想是还所居之地一个太平。 殷嫱希望韩信是一个仁义之君,不只是会领兵打仗,既然韩信为齐王,她希望齐地是一个太平之地。 韩信面对这个温柔可人且处处为自己着想的女人,再次吐露心声,“如今楚多半城池已失,各路诸侯汇聚,楚必亡,彼时汉疆接齐地;遥望难做亲,冤家做邻居,汉如袭侵齐,将轻而易举。” 韩信终于说出内心的结,之前韩信寻思自己立下这么大功,给个齐王当当算是功位匹配,汉王不会侵夺齐地, 可后来反复回想蒯彻的话,韩信突然意识到一个巨大的错误。 那就是虏魏王豹、破赵代、灭齐国,立下这赫赫战功的不只是他韩信的功劳,还有曹参、张苍、张耳和灌婴的功劳,尤其是曹参和张耳。 曹参几乎是整个横扫河北的裨将,二把手,而张耳虽然将兵能力不大,可其贤明和威望却是不可小觑,使得略赵地少不小的阻力。 再者就是张苍,此人更是不得了,一路征战,张苍可以说把军政做的相当出色,使得征战迅速有效得到很好的保障。 灌婴更是协助他击杀龙且的主力,其所率的骑兵(郎中骑兵)可谓是天下精骑,在灭田齐中立下不少功, 而且这支骑兵是刘邦重点组建的兵马,灌婴更是刘邦的心腹。 有这些人在,他韩信请为假王,恐怕会真的让刘邦很不快。 不管刘邦心里如何想,如今已经称王,回不去,只能向前看,故而说出心中之忧。 “大王何故局限于三齐之地,汉疆可至鸿沟,如楚灭,可至泗水,然齐何尝不能东至楚地?”齐王妃殷嫱话不多,但句句都能让韩信颇为震撼。     喜欢汉室风云录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汉室风云录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