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新人们

陈锐很快就知道夏小宇不是在瞎说。 因为第二天当球队再训练的时候,李教练就把球队战术告诉了所有人。 而这套战术的进攻核心,或者说东川中学的进攻终结者就是胡莱。 教练是直接这么点了胡莱名字的。 让新队员们稍微有些不适应的就是,他们的副队长在被点名成为核心时候的表现实在是太不沉稳了…… 要是换成其他人来做这个核心,主教练肯定是要设计战术来专门配合球队的进攻核心。 但换到胡莱身上,主教练的要求就是大家该怎么踢就怎么踢,只要能把足球传到空当里,就能把足球传给胡莱。 这句话说的大家都一愣一愣的——把足球传到空当里就等于传到了胡莱脚下? 这么屌的吗? 不是在吹牛吧? 夏小宇却知道,主教练是真没吹牛。 胡莱的无球跑动能力确实很强,以至于东川中学的进攻战术主要作用不是把足球传给胡莱,而是在球场上制造空当。只要制造出空当来,就能把足球传给胡莱。 甚至都不需要格外吩咐胡莱应该怎么跑。 在这套战术中需要练习跑位的是其他人,而不是胡莱。 也难怪他会看到主教练利用早晨早读前和午休的时间对胡莱专门进行身体训练和各种射门训练。 因为胡莱的弱点主要在射门和身体对抗能力上。 在之后的训练中,夏小宇也发现胡莱在射门方面的进步飞快。 最开始他看全国大赛比赛的时候,发现胡莱在更多的时候会选择先停球再射门。 他就想这可能是因为他直接射门的能力还不够好,先把足球停下来再射门更稳妥一些。这是这样的局限性太大了,有些射门机会你多停一脚可能就没了。 但是当夏小宇加入东川中学足球队之后,他发现训练场上的胡莱和他在全国大赛中所看到的胡莱有了很大的不同。 在训练中的胡莱用右脚进行各种射门的动作都自然流畅了许多。 实际上东川中学足球队高二高三年级的队员们对此感触更深。 因为他们之前都看过胡莱刚进入球队时什么样子的。 那真是菜鸟新手啊…… 现在呢? 他们现在看胡莱在训练中的表现真的会产生一种“时间是不是过去了很多年”的错觉。 因为胡莱所表现出来的进步完全不像是这短短几个月时间里所能完成的…… 有人就想到了主教练在全国大赛之后为胡莱专门准备的特训。 难道特训真这么有用吗? 那我们是不是也应该让主教练也特训特训? 不过这念头只在他们的脑海中暂时存在了几秒钟,就被他们甩出了脑袋。 因为他们可忍受不了被主教练那样对待,承受不住那种训练强度和训练量的特训。 教练平时的训练就很辛苦了,他们能坚持下来都觉得挺不容易的,根本不可能再去主动找虐…… 所以,胡莱能有今天的进步,确实是人家应该的。 任何一个看了胡莱从高一到高二是怎么训练过来的人,都不会对主教练把胡莱定为进攻核心产生丝毫的不解和嫉妒。 因为人家配得上这个核心。 他们这些队友们,既没有罗凯那样的天赋,也没有胡莱那么敢拼命,他们就只能把教练安排给他们的任务做好,尽量把一支球队拧成一股绳,而不是去酸“凭什么胡莱都能做核心了”。 ※※※ 今年的东川高中足球队,因为没有经历开局就换主教练这种事情,招新进行的很早,因此可以满员进行备战。 早早备战的好处就是可以让球队更早进行战术训练,培养全队的战术默契程度。 不至于像去年那样,只能靠罗凯一个人生拉硬拽,把球队拉到了安东杯的决赛。 这次没了罗凯,球队不可能再依靠这么一个个人能力超强的人了,自然要更讲究整体性。 这么做的好处是不会再出现如果罗凯被人盯死了,全队就失去了得分能力的问题。 其实李自强在做战术训练的时候,更多时候都不是在练胡莱和球队的配合,而是在训练球队里其他人的得分能力。 毕竟他也不可能把所有进球重任都压到胡莱一个人身上,那样的话,和去年的情况又有什么两样? 因为胡莱的技术特点,也决定了对团队的要求更高,靠单打独斗是肯定不行的。 而当球队为了适应胡莱的特点被打造成一支团队的时候,更多的得分点自然也就解决了。 夏小宇作为去年初中组安东杯的明星中场,他的到来很好的帮助球队被捏合正成一个整体。 他在中前场的串联和奔跑能力,以及最后一传的想象力和准确性,都是胡莱的最佳搭档。 对于夏小宇的到来,李自强是很意外的——这人本来应该去嘉翔的,但不知道为什么来了东川中学。 在加强东川中学实力的同时,还削弱了直接竞争对手嘉翔高中。 这要是职业球队中的转会的话,简直都可以被称为是年度最佳转会操作了…… 有夏小宇之后,楚一帆离队之后的最大短板也就被补齐了。 本来李自强都打算让唐源去给胡莱传球了——反正他的传中不错。要不然他干嘛让胡莱练头球呢?不就是为了打边路传中,中路头球的进攻套路吗? 现在唐源依然具备边路传中的能力,而夏小宇的加盟,让球队在组织进攻上有更多的变化和层次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喜欢禁区之狐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禁区之狐六六闪读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