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采茶忙碌嫩芽贵(第四更)

    科举放榜后第三天,考上的学子重新进吏部,接受免试。
    所有学子仔细打扮一番,有的擦胭脂、涂腮红,使自己看上去比较漂亮,衣服理顺纹理。
    众人进去,吏部官员看看长相、测测视力,在问几道简单的判文。
    结果全部通过,大家喜洋洋。
    中午之前从皇城出来,其他人刚想与李家庄子的准官员们约一下,四十二个学子已纷纷上车。
    车队转向,回庄子。
    四十二人要回去继续学习课本,先自学,主要是物理、化学、算术,语文不用。
    他们听劝,知道馨研不会骗他们,故此应该踏踏实实学本事,眼下不是与其他人游玩的时候。
    另外十七个甲第的准官员们则是骑上别人友情借的马,开始在横街上溜达。
    可惜看热闹的百姓比去年少许多,百姓们跑去找地方采茶了。
    采完茶叶要赶紧送到李家庄子换钱,没时间看别人游街。
    等队伍往东,到达平康坊的时候,北曲的姑娘们纷纷推开窗户,在上面挥舞起手帕,娇声喊。
    直到此刻,十七个进士才感受到了自己的身份是受人尊敬的。
    “从现在始,茶叶一直能采摘到夏收之前。”裴耀卿邀请李元纮在天上人间吃饭。
    看到有百姓从城西过来,路过天上人间,背着竹篓匆匆向东走,与李元纮说。
    李元纮看着心情不错,跟着道:“如此,两县家资不丰的人又能积蓄些钱财,焕之去与李易寻来的活计儿,当有大功。”
    “多亏大纲体谅,未与我这长安令生气。”
    裴耀卿表示感谢,他一个长安令让另一个县的人跟着干活,对方没说什么。
    “主要是不敢拦,先不提利民与否,只衙役可以多得钱,我就难以阻止。”李元纮笑着说了一句。
    他不去争,事情办到就好,拿了不敢拿的钱,有风险。
    何况裴耀卿的钱依旧用在两县百姓身上,其本身没去贪。
    “往后喝茶不用花钱买,李易答应的。”裴耀卿换了个话题。
    “冲泡的茶确实口味不同。”李元纮颔首,他不在乎茶,因为他不知道李易以后会把茶卖出什么价。
    此时京兆府的百姓忙着找野茶,有人种的茶园进不去,就问茶园的主人要不要人手采茶。
    茶园的人知道茶叶会慢慢生长,现在还都是嫩芽,李家庄子给的价钱高。
    按照不同的品相,最贵的一斤可达五十钱,最差的也有十钱。
    比以前制作好的茶价钱都高,只是要求多,采下来的新茶送到庄子不得超过三天。
    同时又不准堆厚厚的一层,不然价钱要继续往下掉。
    寻常人找到茶树,采一天,就要往庄子上赶,附近有人多,则雇一辆马车、驴车、骡车、牛车。
    离庄子相对近的地方的人,可以采两天茶,然后乘车去送,不超过三天。
    茶园的主人看到有钱可赚,与采茶的人商量好价钱,一群人冲进去摘嫩芽。
    看上去双方都很高兴,一个是不用自己寻找茶树,一个是感觉凭白得了钱。
    当第一筐茶叶送到庄子上的时候,庄户们开始忙碌。
    准备晒茶的地方,还要保密,炒茶绝对不能教,指望这个赚钱呢。
    宋德按照李易画的图和说明看品相,每当给出五十钱高价的时候,他笑得比对方还开心。
    后面做茶的人按照不同的工艺开始处理嫩茶,按照茶的水分要求不同,制作出来的成品率也不同。
    茶要求的越干,需要的青茶越多,一般情况下,绿茶是四斤多青茶出一斤成品。
    若是一大堆的青茶送过来,十斤中选出来四五斤的好芽,那么这个炒出来其实属于十斤出一斤那个品质。
    但被选下去的芽,依旧可以炒。
    如果是制作很干的茶,或许需要从二十斤青茶里挑选出十斤,然后炒一斤。
    京兆府这边的嫩芽,挑好的,五斤出一斤绿茶,能卖出天价。
    至于怎么卖,东主有办法。
    庄子旁边,暂时不制作蜂窝煤的人,组上团,跟庄子雇马车,跑到一处处地方采摘。
    必须是雇,要给钱,去的时候车上装着草料、盐和大桶的水。
    一般是一天的路程,中途必须让马休息。
    采一天,多半天,再赶回来,把茶芽卖给庄子。
    不过庄子答应,会给他们一些差些的茶喝。
    补充下维生素什么的,顺便清理肠胃,有不适合喝茶的就别喝了。
    张家村子的人没动,他们收拾地,今年要种棉花。
    阴历是二月,阳历是四月,要种了。
    不止是村子,庄子同样种很多。
    张家村子的人与李易庄子上合作种棉花,庄子出种子和技术,村民们负责干活。
    庄子给村子出一个租赁土地的钱,再给一个雇工的钱。
    相当于村子的人多赚了一份工钱,他们的旅游业还要继续搞。
    包括养殖蛤蟆和种水田,水田里养螃蟹。
    相当于先富起来的李家庄子带动地方后致富。
    北面的皇庄亦如此,大家等着今年继续赚钱,然后盖新房子。
    二月二十八,科举考完后的第十天,李易站在船头看着漕船缓缓靠岸。
    船工们说十天就是十天,果然准。
    洛阳码头,现在是河南府,河南府的最高长官是河南尹。
    河南牧是遥领,有个亲王说是河南牧,但根本不管任何事情。
    眼下河南尹叫毕构,今年六十五岁了。
    按照资料显示,他今年会回到长安,当户部尚书,然后明年生病,没好过来,就挂了。
    李易知道这人,蝗灾处理不好的一些原因就在于他。
    估计是他年岁大,老臣,硬顶着姚崇不收拾蝗虫,所以李隆基给他调回去。
    正常来说,今年姚崇在蝗灾上干着急,使不上劲,明年少了个关键人物,就敢下死命令。
    这个叫毕构的给孩子起名都是按照五行来的,他字的名也有个木字旁。
    还跟一群人被称为方外人士,你一个朝廷命官,你方外好吗?
    至于河南府的其他官员,李易没查到资料,乱七八糟的,都是史上无名之辈,不用理会。
    李易看着、想着,船停稳,跳板搭上。
    船工们帮着往下搬运东西,把人送走,要洗刷船只,顺便问问还有没有谁要运货,拿钱就给运。
    李易不干活,他下船,在码头上看,洛阳的阳历四月上旬的最后一天,天很热,黄河水明显变浅。
    码头的草丛中的草上面偏黄,一只只蚂蚱在那蹦达。喜欢带着系统来大唐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带着系统来大唐六六闪读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