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工匠学校

刘晋很是庆幸,自己考得不错,考了个状元,进的是翰林院这样的地方,非常的清闲,每天点个卯之后就有大把的时间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要是考的不好,像自己的两个学生,黄锦泉因为是三甲前列,直接就被派到地方去任知县了,童源属于二甲吊车尾的位置,得到了一个留在京城户部的差事,算是留京了,每天忙碌不停,累的要死。 关键是他们两个累就算了,升值还没有自己快,自己只需要安安心心的在翰林院待个几年,一般是先升侍读、侍讲,也就是给皇帝、太子讲讲课,升到正六品,然后再升到侍读学士从五品的位置。 接着就是到詹事府任职,像王守仁父亲王华这种,这个时候差不多就是四品大员了,再从詹事府这边出来的话,基本上就是六部的侍郎了,这个时候就是三品大员了,之后顺利的话,那就是六部尚书,再入内阁的节奏了。 黄锦泉和童源两个人想要这样平步青云几乎是不可能的,两个人现在都是七品的官员,想要一步步升上去,还不知道要多久。 翰林院翰林这活,刘晋很是喜欢,属于典型的事情少、离家近、升值快的那种。 清闲的刘晋,也是正好可以将自己想要办的事情都给办好。 京城南边,距离京城仅仅只有十几里地的王家庄。 整个王家庄周围一大片的土地全部都是刘晋的土地,当然以前这片土地是英国公张懋的,后来张懋卖给了刘晋。 此时王家庄附近这里繁忙无比,上千的劳力被刘晋雇佣过来,运输钢筋水泥、建材的四轮马车排成了长龙,几座巨大的厂房正在建设当中。 这里就是刘晋准备用来打造纺织厂的地方,王家庄这里离京城近,交通便捷,依托京城,背靠整个华北大平原,而京城本身也离边关地区非常近,未来还可以源源不断的从草原上面获取羊毛这个原材料,在这里搞个纺织基地再合适不过了。 王家庄实现已经建好的一群院落当中,几百个能工巧匠被刘晋高薪雇佣过来,此时正在不断的研究刘晋拿出来的新式纺纱机、织布机的图纸,打造新式的纺纱机和织布机。 “老刘,这样打造纺纱机和织布机是不是太慢了,这几百号人一天也造不出多少纺纱机出来,什么时候才能够将我们的工厂给填满?” 刘晋陪着朱厚照来这里视察,朱厚照看着才制造出来的几台纺纱机,很少不满意他们的速度,几百号人,这速度也太慢了。 关键是刘晋给他们的薪酬待遇实在是太好了。 和天津造船厂这里一样,刘晋对这些能工巧匠也是设立了等级,定期进行考核和再教育,薪酬待遇也是和这些挂钩的,等级越高,薪酬待遇自然就越好。 但即便是学徒,刘晋这边也是开出了三两银子的月响,如果能够评上师傅的称号,即便是最低级的1级工匠师傅也有五两银子的月钱。 除了月钱之外,再加上其它诸多方面的福利待遇,可以说,刘晋一下子就让这些贱籍的工匠们翻了身。 不管是打铁的铁匠,还是木匠、又或者是做工地的水泥匠等等,只要进入刘晋麾下的产业,全部都是纳入了这个体系当中。 这也是刘晋现在随随便便都能够招募到众多工匠的原因,因为刘晋这边开出的薪酬待遇实在是太高了,形成了千金市骨的效果,每次刘晋需要人,只要一喊,四面八方的工匠都愿意云集过来。 现在都已经有山东、山西、河南的工匠来京城这边某生了,能够进刘晋麾下的产业自然是最好的,不能进,也可以进其它的作坊、工厂,到处都需要有手艺的人,待遇比起以前来不知道好了多少。 “殿下,他们现在才刚刚开始研究这些纺纱机和织布机,先制造出一些样品来,熟悉之后,再用流水线的生产方式,到了那个时候就快了。” 刘晋笑了笑说道,接着想了想又补充道:“不过殿下您说的没有错,他们确实是太慢了一些。” “这些工匠虽然一个个都有比较丰富的经验,但是大部分的工匠都没有文化,不识字,做事也都是依靠自己的经验。” “短时间内来说,还可以应付一二,但是如果想要真正有所创新和突破的话,这样下去是不行的,我们还是要着眼于未来,建立专门的工匠学校才行。” 在这里,刘晋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发展路线或许是错了,自己一个人纵然是有金手指,所能够做的事情也是有限的,更多的应该还是要注重人才的培养。 和天津海事学院一样,自己有必要成立专门的工匠学校,专门培养工匠,培养研发人才,最终慢慢的到培养科学家的这一步。 现在除了这天津海事学院之外,不管是天津造船厂,还是密云铁厂,又或者是天津水泥厂,都只是内部的一种培训、教育制度,并不是专门的学校,都是对现有的工人进行培训。 尽管效果也是非常不错,天津造船厂就非常的成功,培养出了大量的优秀造船师傅,为海航事业打下了雄厚的基础。 但教育这种东西,其实还是应该从娃娃抓起,要从娃娃培养起,从最基础性的东西教育起,万丈高楼最关键就是基础啊。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喜欢大明镇海王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大明镇海王六六闪读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