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1章 以前的穷你们无法想象

在蒙古人博罗特的这里美美的享受了一顿羊肉大餐,不得不说这黄金洲真的是天选之地,这里的牛羊马匹都长的膘肥体壮的,羊肉也是极其的鲜美,且没有什么羊膻味。 吃饱喝足,文永正、萧岩又是带着自己的团队继续朝着西比河出海口这里前进,准备在这里乘船返回蓬莱城休整一段时间再说。 随着离西比河和蓬莱湾越来越近,渐渐的也是开始能够看到大片、大片开垦出来的田地,脸面,一望无际。 “我曾经去过一次辽东,辽东的田野也和这里差不多,田地都非常大,往往有些田地,一块地就是几十亩、甚至于上百亩。” “我也曾经去江南,在江南这边,田地都是非常的小块,纵然是一大片平整旳田地,也要划分成无数的小块,最大也不过一二亩,很多甚至于一亩田都还要划分成好几块,而且往往都是并不规则。” “还是这里的田地和辽东的田地看的人舒服,道路规划的笔直,田地也是一大片、一大片的笔直、笔直,方方正正。” 拿着望远镜仔细的看着眼前的广袤田野,萧岩也是响起了自己在大明本土所看到的景象。 “你们年纪轻,可能并不是很懂。” “我小时候的时候,那个时候我们大明还没有对外扩张,故而大家都集中在大明本土,很多家庭,一家十几口人就靠着几亩地来过活,一年到尾在那几亩地上面累死累活,结果却是连饭都吃不饱。” “那个时候啊,土地是非常精贵的,都是命根子,是代代相传的东西。” “谁要是说卖掉祖上留下来的田地啊,那是也被人戳脊梁骨,骂败家子的。” 文永正一听,也是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的生活。 “那个时候啊,是真的穷。” “那种穷啊,是你们这些新生代人无法想象的,穷到连饭都吃不饱,穷到很多穷人家穿裤子都是几个人穿一条裤子。” “几个人穿一条裤子,这怎么穿啊?” 旁边有人连忙问道,很是好奇。 “怎么穿?” “当然是轮着穿了,有事出去的就穿裤子,没事不出去的就在家里面光着。” “你们这些年轻人,根本就不知道那时候的穷和苦。” 文永一边说也是一边感叹,然后指了指眼前的这片土地说道:“你们看看,这个大平原,多好的土地啊。” “地势开阔而平坦,这里的土地又肥沃、深厚,还有这水也很充沛,这样的土地,放在以前,那是一点都不会浪费,必须全部都开垦出来种粮食的。” “但是你们看看眼前的这些农田,现在都已经是盛夏了,然而有大片、大片的良田即便是开垦出来了,也无人种植,竟然就这荒芜在这里。” “你们再看看这里种植的作物,种粮食的都不多,很多都是种甘蔗,为什么要种甘蔗?” “因为甘蔗可以用来做蔗糖,而蔗糖的价格高,又很好销售。” “至于粮食,这黄金洲最不缺的就是粮食,看看那些玉米地和小麦地,杂草丛生,严重的缺乏打理,因为粮食太便宜了,种地根本就不赚钱。” “这要是放在几十年前的时候,放在我们大明本土的话,肯定是要被人给骂死的,如此暴殄天物,荒废土地,不勤劳耕种,那可是要被人骂死的。” “那个时候的土地,即便是犄角旮旯里面的一点点土地,那也是要用来种粮食的,因为粮食才是最精贵的东西,是活下去的保证。” 文永正也是有感而发,想起自己小时候因为吃饭的时候掉了几粒米就挨打的场景,再想想自己家里面的孩子,吃东西这挑、那挑的,吃一半掉一半的。 时代是真的变了。 老百姓也是真的富了,因为有着太多、太多的肥沃土地可以耕种,产出的粮食大明人即便是敞开肚皮来吃都吃不完。 辽东、河中两地一年产出的粮食都足够整个大明人吃上几年了。 “那个时候真的有那么穷吗?” 身边这些小年轻,一个個都刚刚从学校里面才出来没有多久,都是长在了新时代,哪里还经历过那些困难的岁月。 “我说的都很轻了。” “你们谁不知道,一旦发生大饥荒的时候,树皮都被啃的精光,还有吃观音土的,出到肚皮跟十月怀胎一样的,还有一些我都不好意思说的。” 文永正笑了笑说道。 “什么是观音土?” 立即又有人问道。 “就是烧香剩下的灰。” “那东西也能吃?” “还有树皮能吃?” “我也不知道,只有饥饿的人才知道。” 文永正笑了笑说道。 这时看了看前面的一处农庄说道:“走吧,我们去前面的农庄歇一歇,看看能不能要点茶水喝。” 农庄这里,农场主苏老三正在悠闲的躺在树底下喝着茶,看着报纸。 作为最早到黄金淘金的苏老三运气很差,完美的错过了一次次一夜暴富的机会,他前前后后组织了十几次探险,寻找黄金和白银,每次都空手而归,最终也是将他多年航海来攒下的积蓄消耗一空。 最后,他干脆选择了躺平,不出去探险了,熄了一夜暴富的念头和想法,转而回到自己的农场这里,过起了安逸的农场主生活。 “听说这个蒸汽耕地机和蒸汽收割机的效率非常高,使用机器的话,一个人都可以耕种几千亩的土地。”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喜欢大明镇海王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大明镇海王六六闪读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