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3章 收购

    这是这是镇政府为了将来发展提前征用的闲置土地。
    很多人家担心政府将来要修路或建房什么的,便只在空地里种上了一点蔬菜,以供平时生活所用。
    吴应成不怕这些,反正后面他的地盘肯定还要扩,把后面的空地全部打成了地坪,以方便上下席子。
    如此一来,作坊的用房问题终于解决了,这个年代都是清水房,又没有甲醛什么的,再晾上个四五天,就能正式投入使用,接下来便是师傅的问题。
    这个问题吴应成之前已经在准备,当即拿出了这么天来统计的数据,仔细挑选起来。
    陈镇长那份五年计划预案已经有半个多月了,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思想都得到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洗礼,双沟镇的创业者结果正在慢慢改变。
    在此之前,愿意放弃种地拼搏的,只有那些有点文化的年轻人,而现在很多人已经改变了思想,开始把主要的精力投入在自己擅长的行业上来。
    比如同一个院子的杀猪匠吴应发,听说这小子这段时间也摸着了道,赚了一些钱,想来买吴应成的老屋,全部改成猪圈,被王素芬给骂回去了。
    还有就是唐家院子的唐大满,因为上一次收床的原因,原本和吴应成关系不错的他,关系更好了,要用自家的地来跟他换林,以降低木料成本。
    吴应成没有拒绝,反正将来他还会有更大更多的林,干脆免费给他用了,他这人也不错,当即表示会管着自家院子里那几个二流子,不再给吴应成老屋找麻烦,还送了他一个大衣柜,昨天都已经放进卧室里了。
    而他带的徒弟,也是他的弟弟唐小满,则出门包工去了,这人上一世也出了门,只不过晚了三年,后来成为了房地产公司老总,只是不知这一世又会有多大的成就。
    当然,这些人都不是吴应成想要的,不想当将军的兵不是好兵这句话在他这里并不适用,他现在要的就是那种没有野心,能踏踏实实把眼下做好的老实人。
    这样的人并不好找,关键还要有一个好手艺,吴应成把厚厚的本子翻了几遍,也就只找出了二十个人,这些人有八个是本村六组的,还有四个是本组的,手艺都好得很,部分人的亲人也已经在吴应成手底下干活。
    陈冲的父亲陈召远便是其中一个,他这人和陈冲一个样,为人客气,乐观开朗,又肯吃苦,对人还知道感恩,吴应成打算让他当组长,带着其中十个人干。
    还有就是唐永宝的父亲唐大国,这人嘴巴滑一点,但和吴应成家算得上世交,巴心巴肝的,手脚又快,带着剩下十个人干,是再也合适不过了。
    杨小月的父亲杨万龙倒也不错,但他身.体不太方便,就喜欢一心一意做自己的事,也就不给他们另外安排了。
    吴应成估算过,这样的组每天能重新加工三百条三.级席子,四百条二级席子,三.级和一级之间,一条席子平均相差五毛,除去工资食宿杂费,一天能创造一百元左右的利润。
    而二级和一级之间,一条席子平均相差三毛,除去工资食宿杂费,一天能创造七十块左右的利润,平均下来一组每天可以能创造八十五块钱的利润。
    严格来说,这八十五块对于现在一天收入两千多的吴应成来说,算不了什么,但吴应成现在的作坊,可以容纳六个组,吞吐量在一千八百条左右,创造的利润则有五百一十元左右,这就是不小的利润了。
    而且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来,镇政府的引导,自己的示范,肯定会有更多的人把目光看向更赚钱的活路,这也就意味着人才的流失,在这之前,他必须把这里面佼佼者留下。
    那么这就意味着,吴应成每天得收购一千八百条左右的二级、三.级席子,这在一个月之前还真不容易,可现在他手里有四个点,一级加上黄席,每天已经能收到六七千条,青席在两千条左右。
    而四个收购点中,只有本镇席子质量最好,一级比例可达到百分之七十,其它三个中,大湖镇只有百分之六十,大安镇和青河镇只有百分之五十七八,要出一千八百条,并不是不可能的事。
    要是加上业务的扩张,这些人可能后面忙都忙不过来,到时还得再去批地,搭建新的作坊。
    如此一来,吴应成又将面临一个新的问题,需要大量的优质竹条来满足这些师傅们的重新加工,现时还需要一些基本的工具、摆运人员、计件人员等等。
    现在手里的人基本都在忙,连父母也都上阵了,这些事情又杂又多,都得他亲自去操办,最重要的当然是人员问题。
    先拿毛笔写了几十张告示,重点强调三件事:一、广招师傅,男女不限,年龄不限。二、价格好说,按件计算,最高四块一件,最少两块一件。三、表现优异,月终还有奖。
    写完了,又骑着自行车,带着唐二山贴在了六个乡场上,之后又来到龙马村联系竹子的事情。
    龙马村离双沟镇最近,地势相对较平,又沾了白水河和青龙河两条河的光,门路比较多,生活相对富裕,一般不怎么打席子,打席子的人,也都是毛手毛脚的,是三.级席子的重要提供地之一。
    这些人听见吴应成要直接收购他们的竹子都很积极,纷纷表现出兴趣,不时有人询问价格、交货要求等。
    吴应成仍然按照老原则办事,先说断后不乱。
    第一,黄竹条一来是没地方放,二来要来也没有用,三来为了省花竹条的人,吴应成并不要,只收花好的青竹条。
    第二,青竹条是用来替换二级、三.级席子中极少量的劣质竹条的,质量必须过关,得节长疤少,如有鱼目混珠者,一经发现,永不选用。
    第三,价格好商量,但得亲自送到镇上来,吴应成可不想再去挨家挨户的再收。
    自从国庆大会之后,本来就有些名声的吴应成在双沟镇也算是个小名人了,信誉是有的。
    这些人没了级别卡着,又可以把黄条转给几个为数不多的编织席子人,价格又到了位,立即表示接受这些条件。
    最后就是工具问题了,磨刀不误砍柴功,不过这些老师傅大多都有自己的一套装备,齐刀、压尺、卡刀、勾子等等,一样都不差,你配新的,他还不一定习惯。
    吴应成要准备就是几块大磨刀石,还有装一些小工具用的东西,磨刀石是一种特殊的石头,能把刀磨得很锋利,分为粗细两种,整天那么多人磨,吴应成直接在水池边准备了十个大的,五粗五细。
    装工具的大多用竹编的小蒌蒌,就挂在腰上,摸起来方便,还得配一条像样的条,可以用来别齐刀什么的,明天应该就有师傅来应聘,万一来几个新手,还得准备几套齐全的装备。
    等忙完这些,差不多已经是下午五点钟了,吴应成便直接坐在新家里的凳子闪过,整理一天的往来帐,忙到十一点,直接倒头便睡。
    第二天早上天刚亮不久,便有六个中年人来应聘了,一问才知是镇边的人,为首的四十一二岁左右,腰间别着一把齐刀,两边挂着一些小东西,看起来很专业的样子。
    这些人住的近,回家方便,可以不用考虑住宿问题,要是能招到手里,当然是件好事,只是吴应成收了这么久的席子,对好师傅的分布情况摸的不要太透。
    镇边的人,十个有八个都是撇火药,干活不行,没事还喜欢放粗粗屁,嫌这个没用,那个不行,还有一个就是想来顶你活的人,就只有那么一个能用。
    不过别人既然来了,吴应成也不能直接把别人赶走,急忙让唐二山从住的屋子里拿来工具,然后再把八联三十二扇木房打开,拿出六张席子,放在地上,一人一张,问好名字,开始第一关的技术考试。
    不要小看这重新加工席子,看起来轻松,实际上里面门道多着呢,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比打一张新的都难。
    二级、三.级席子不合格的之处,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便是竹条光整度不够、毛刺多,这种重新加工起来基本上没有什么难度。
    第二种便是席子的紧密度不够,经过放置后,会出现太大的孔洞,这类席子一般很少,如果出现,基本没有办法重新加工,吴应成也没让人收这种。
    最后一种情况便是存在烂条、差条、裂条,这是重新加工的难处所在,也是判定席子级别最重要的一个依据。
    一张二级席子,往往只有一种情况,所以重新加工起来容易,而一张席子,往往都存在两种情况,所以加工起来慢一些。
    要想处理最后一种情况,首先便是选条,顾名思义,就是把不合格的竹条选出来。
    可能会有人会说,这有什么难的,直接看不就行了,只要不是瞎子,哪个做不到?喜欢寒门药娘的自我修养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寒门药娘的自我修养六六闪读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