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国运在明

    “话又说回来,朕该赏赐你些什么呢。”     “你若是武将,凭此大功封侯都足够。”     听到这,旁边的高起潜顿时妒嫉到不行。     凭什么?徐应伟凭什么就可以封侯爵啊?     徐应伟却连连摆手说:“圣上,戚少保曾有云,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臣的志向是效彷戚少保,替大明平定四境蛮夷,封侯大可不必。”     徐应伟是真不在乎爵位什么的,读书人就没有几个在意这个。     他们读书人其实更在意三不朽,再一个就是身死之后的谥号,文正、文贞又或者文忠,文襄也不错,如果可以选,徐应伟宁可拿自己的战功替顾炎武换个谥号。     但是徐应伟并不确定,他们这些勤王士子是否有资格获得朝廷颁赐的谥号。     崇祯欣然说道:“诗书传家远,耕读继世长,对于读书人而言,封侯袭爵确实算不上一等令人称羡之美事,此事就此作罢。”     “圣上英明。”徐应伟长出了一口气。     高起潜却是暗道一声可惜,可惜了一个侯。     “高伴伴。”崇祯目光转向仍旧披着山文甲的高起潜。     “万岁爷,老奴在此。”高起潜颠儿颠儿的上前半步。     “你很好。”崇祯拍了拍高起潜肩膀,笑道,“浑河之战打赢了,朕也需兑现承诺,自即日起爵进一级,封忠贞侯。”     “谢万岁爷。”高起潜大喜。     不容易呀,终于也当上侯爷了。     崇祯却道:“高伴伴,继续努力,争取早日晋封国公。”     “万岁爷,老奴一定会继续努力。”高起潜瞬间就又忘记掉之前在建奴重兵包围之中的恐惧以及惶然,然后眉花眼笑的说道,“继续为大明而战。”     其实战不战的他是半点不在意,他在意的是早日晋封国公。     晋封国公之后再晋封郡王,他的目标是古往今来第一个太监王。     真要是当上太监王,想必也可以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想到这,高起潜瞬间感觉浑身的血液都开始沸腾,名垂青史啊!     崇祯又问徐应伟道:“有贞,战场应该打扫完了吧,战果清点出来没有?”     “回禀圣上,战场已经打扫完,战果也已清点完成。”徐应伟肃然说道,“此次浑河之役共计斩杀建奴一万两千五百余级,其中真奴有四千余级,另外生擒建奴九千余人,其中真奴五千余人,另有九千多建奴伤残,已然集中处决。”     “共计摧毁偏厢车一千余辆,楯车三百余架。”     说到这一顿,又道:“另外还缴获了十余门骆驼炮、百余门虎蹲炮外加一万两千多支燧发枪,还有甲胃、斩马刀以及大稍弓等未及清点。”     “骆驼炮?”崇祯愣了一下说,“骆驼回旋炮?”     这下可属实有些出乎崇祯预料,建奴怎么会有骆驼回旋炮?     “骆驼回旋炮?”徐应伟说道,“圣上真一语中的,此炮真就可以旋转。”     崇祯的脸色垮下来,沉声问道:“有贞,建奴携带了多少门骆驼回旋炮?”     “数量不少,至少有四百门。”徐应伟肃然道,“圣上,建奴的这种骆驼回旋炮可以驮在骆驼背上到处跑,发炮之时只需要让骆驼卧地即可,其运用比虎蹲炮更便捷,臣以为此炮对步兵的威胁极大,断然不可小觑。”     崇祯凛然道:“这么多骆驼炮,你们吃亏不小吧?”     “圣上明鉴。”徐应伟道,“此役我军伤亡共计一万三千余人,其中倒有一大半都是建奴的骆驼炮所杀伤。”     崇祯凛然道:“阵亡多少?”     浑战之战明军总共参战兵力为两万五千余人。     最终伤亡了一万三千余人,这是伤亡过半哪,足见此战之烈。     “共计阵亡三千一百余人。”徐应伟暗然说道,“其中包括五十余名士子,宁人兄也于此役为大明而捐躯。”     “顾炎武也阵亡了吗。”     “还牺牲了五十多个士子?”     崇祯闻此,当真是痛心疾首。     不过转念一想却又觉得再正常不过。     正所谓瓦罐不离井边破,将军难免阵上亡,既然打仗,就难免会有牺牲,子弹可不会躲着顾炎武他们这些勤王士子。     “阵亡将士的遗骸收集了吗?”     “都已经收集了,眼下正抓紧火化。”     “名录要写清楚,阵亡士子的牌位要入英烈祠中供奉,阵亡将士的名字也要铭刻到英烈碑上,以供后世瞻仰。”     “阵亡将士名录都写清楚了。”徐应伟说到这稍稍一顿,又道:“圣上,臣还有一个不情之请,希望能以臣之微末战功换宁人兄一个朝廷颁赐之谥号。”     “谥号?此事倒是朕疏忽了。”崇祯一拍脑门说道,“内务府之官员也是大明官员,理应享有六部五寺官员同等身后哀荣,朕回头就给礼部下旨,给予顾炎武等战死在浑河的勤王士子商定谥号,还要给冒襄等士子追赠谥号。”     “圣上英明。”徐应伟感到鼻子酸酸的。     宁人兄若泉下有知,想必也能瞑目了吧?     崇祯一边走一边与徐应伟说话,很快来到浑河战场。     通过徐应伟的分说,崇祯也得以知道战役的全过程。     在庆幸之余,崇祯也是惊出了一身冷汗,此役赢得实在侥幸!     得亏建奴到达的当天没有起风,否则郑森的空军就没法升空。     若是空军无法升空,也就无法对建奴炮兵展开轰炸,建奴也就不会受到惊吓。     建奴没有受到惊吓,也就不会在炮兵占据绝对优势的前提下急着在夜间进攻,也就不会把最大的优势自我消解。     再一个就是,得亏徐应伟有急智。     若不是徐应伟灵机一动想到堑壕战,     这一次排队枪毙的结果就将截然不同。     再还有在明军的推进过程当中,但凡建奴的步兵和炮兵配合得稍微默契一些,哪怕只是少得可怜的默契,也足以给明军造成灭顶之灾。     因为明军的方阵最多承受骆驼回旋炮的两轮炮击。     这三个条件但凡有一个不满足,浑河大战的结果就将被改写。     值得庆幸的是,这三个条件都达成了,在建奴到达的当天浑战战场并未起风,徐应伟也灵机一动想到了堑壕战,而建奴炮兵与建奴步兵也是毫无默契可言,而这大概就是通常说的运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国运似已经重新回到大明这边。     ……     “小侯子,你相信国运之说吗?”     暖室之中,多尔衮的声音幽幽响起。     正给多尔衮擦拭身子的侯方域手上一顿。     国运之说?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也很好回答。     侯方域果断的选择了标准答桉:“奴才当然相信国运之说,而且坚信国运在我大清,而不在南明又或者伪顺。”     多尔衮笑了笑说:“气运之说虽虚无缥缈,但有时候真让人不得不信,昔老汗在时,曾三次遭遇危险,最后却全部逢凶化吉。”     侯方域道:“老汗乃是天命所归之主,自然有大气运在身。”     多尔衮不置可否:“我大清立国之后,也是多次遭遇危机,却也每每安然度过,不是八大晋商从关内贩来我大清最为急需的粮食,就是中原叛乱四起,将明廷原本用于辽东的边军调去中原剿贼,还有吴三桂降清也是意外。”     稍稍一顿,又道:“便是两次汗位争夺,最终也是有惊无险。”     这话侯方域就不敢乱接,因为一个不慎,就有可能丢了小命。     “小侯子,你不必紧张。”多尔衮似意识到了不妥,摆摆手说,“这些话,藏在朕的心底已经几十年了,也就是跟你这个无根之人说说。”     侯方域的内心顿时泛起一丝苦涩,无根之人?     多尔衮接着说道:“但是自从大清兵进关之后,更加确切点说,是自从崇祯在煤山上吊而未死成之后,情况就开始变得不一样。”     “崇祯明明长成于禁宫之中,却突然变得知兵。”     “伪顺派去追杀的兵马,居然被他耍得团团转。”     “还有吴三桂派去追索的一千夷丁,居然直接被崇祯拐去南京。”     “一封讨虏诏书,使得六千勤王士子云集景从,先是夏镇大战,再是徐州大战,再是山阳大战,最后又是徐州大战,大清兵竟然屡战屡败!”     “这之后,就更不得了,明军居然主动出兵盖州卫还有大沽口。”     “除了主动出击,明军的兵器也有了极大改进,除了自生火铳,更有了大号孔明灯的凭空出现,简直令人目不暇接。”     一口气说这么多,多尔衮终于稍微感到舒坦些。     停顿了几秒钟后,多尔衮最后问道:“小侯子,你说国运会不会已经回到明廷?要不然这三年来大清为何如此倒霉?”     这话又是十分不好回答的。     不过难不倒侯方域这狗奴才。     “主子,易经有云,日中则昃,月盈则食。”     “一个人不太可能始终走背字,一个国家也不可能一直行大运。”     “所以运数之起落是很正常的,然则我大清犹如初升之朝日,残明则是日暮之斜阳,是以大清代明乃大势所趋,不可逆转。”     【跪求月票】(记住本站网址:www.663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