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荣留王!”高句丽皇宫!扶余璋作揖行礼,恭恭敬敬很是客气。扶余璋身旁的大和国使者苏我仓麻吕却是一身傲气,只是象征似地表达了一下善意,并没有行礼。荣留王高建武不悦之色一闪而过,很快便让扶余璋给吸引过去了。高建武听得亲信来报说大和、百济使者到来,本是打算直接赶走,但得心腹劝说乙支侯武的劝说下,还是答应接见了他们。原本以为随便打发就是了,却不想来人竟然是百济武王是一国之主,登时左右为难起来。高建武也算是一个有为之君,只是生不逢时正好生在了权臣当政的时代,虽然掌握着高句丽的行政权力,然而军权却至始至终都握在渊大祚手中。为了对付渊大祚,高建武一改高句丽敌视中原朝的作风,竭力与唐朝修好。中原与高句丽的敌视在于隋朝与高句丽婴阳王之间,隋朝因三次举兵征伐高句丽而使国内生变,群起反叛,最终导致王朝易主,纠葛的仇敌婴阳王也病死退出历史舞台。双方的仇恨不能说就此消除,但彼此都饱受战争之苦,意图竭力发展,双方也存着暂放恩怨的心思。比起蒸蒸日上的李唐,高句丽明显要凄惨一些。尤其是罗士信那一闹,高建武痛失他们高句丽的军神乙支文德,在内斗更是处在劣势。环境越是如此恶劣,越离不开依附大唐。作为后继者,高建武当务之急是整顿国内问题,巩固政权稳定,不愿将战争的阴霾继续延续下去。在前些年,唐朝击败突厥的时候,派出了使者道贺,向李唐表示愿意臣服,尊大唐为宗主国,竭尽全力的弥合与中原新王朝的裂痕。为了表现自己的求和之心,在那一年三次派遣使臣向唐朝献贡。武德九年初李渊还未禅位,感念隋朝末年因攻打高句丽,而死在高句丽的汉人士兵,写信给高建武彼此约定将因故留在唐朝的高句丽人护送他们回国,隋朝因故留在高句丽的也请让他们回国。高建武为了配合李渊,搜寻全部留东北的亡命汉人,将他们交给有关官吏,以宾客之礼护送他们回唐朝,前后将近一万人。高建武因此关系,亲唐之心还是极为坚持的。大唐在制裁百济、大和,高建武便没有半点与百济、大和往来的心思。但是来的是百济武王,那意义就不同了。高建武若是下了逐客令,很可能引发高句丽与百济、大和的战争,他不想得罪大唐这位宗主国,也不想得罪百济、大和……左右为难。高建武沉吟片刻,也不安排他们入座,只是道:“百济王与大和使者深夜造访,实在难得。你们远来想必辛苦,我给你们安排住处,好好休息。有事,明天细说。”唐朝与百济、大和之间,高建武最终决定站在唐朝一边,只是合了一下稀泥,没有将事情做绝。苏我仓麻吕冷哼了一声,调头便走。扶余璋惆然长叹,一脸的没落忧愁。扶余璋的表情,更是坚定了高建武的选择。他不知道的是扶余璋这转过身子的身子,表情不在忧愁,而是一脸冷笑。苏我仓麻吕、扶余璋痛揍走出高句丽宫殿,上了他们一并行来的马车、“怎么样?我说的可有差错?高建武就是一个无能的懦夫,是一个扶不起来的废物,他是不会同意跟你们合作的。”马车上还有一个人,一个黑衣书生,阴沉冷酷。苏我仓麻吕从一开始就没有说话,这时开口道:“我很好奇,乙支先生乃是荣留王最信任的第一心腹,荣留王又是你父亲的学生。你不帮着荣留王,反而协助渊大祚,却不知存着什么心。”黑衣书生叫乙支侯武,乃是高句丽军神乙支文德的次子。乙支文德对于自己的两个儿子寄予厚望,分取文武二字,希望他们文成武就。结果老大侯文,如莽张飞一般,凶狠骁勇;侯武反而文质彬彬,精于三韬六略、孙子兵法,深得乙支文德的真传。乙支侯武道:“智者重于选择,我父亲为高句丽一生操劳。为他高氏江山,立下汗马功劳,也因为高氏江山受尽屈辱。在声望最旺的时候,选择了退隐。为了他高氏江山,我父亲、大哥两人皆惨死大唐罗士信之手。我原以为高建武是个人物,我助他清除了内忧,他便会帮我报血海之仇。哈哈,哪晓得,大唐打了几场漂亮的战,便将他吓得不敢与大唐为敌,想尽一切办法的讨好。他已经忘记了我父兄的仇,如此人物,那里值得投效?还有,你说错了。我选择的并非是无能的渊大祚,而是他的公子渊盖苏文。渊盖苏文英武刚烈,有勇有谋,比之渊大祚、高建武更胜百倍。与他合作,远比胆小怕事的高建武合作更为有利。”扶余璋沉静的道:“但是你要知道,渊盖苏文有一个父亲压着,高句丽的国王能更是高建武。渊氏握有兵权不假,行政上的一切都在高建武的掌控之下。”“我当然知道!”乙支侯武道:“所以想要合作,想要让我高句丽与你们大和百济一同对付大唐对付新罗,首先你们帮我家大人夺取高句丽的控制权。至于渊大祚,你们也勿用担心。他年事已高,早有将一切交给我家公子的意思,只是欠缺一个机会……只要我的大人掌握高句丽实权,我便有把握让你们走出当前的困境。让李唐付出代价,让他们知道我高句丽是他们中原王朝的克星。隋朝因为我们而亡,李唐也讨不了这个命运。”他眼中透这一股恨意,还有着一股自信。苏我仓麻吕、扶余璋互望一眼,眼中透露着一股震撼。他们的本意是联合起来想法子打破僵局,从没有想过能够对大唐造成什么威胁……苏我仓麻吕是大和国权臣苏我虾夷的弟弟,此次来高句丽可以全权代表苏我虾夷,代表整个大和国的意思。r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