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章 盛京形势

                但让秦日纲想不到的是,他的燕国其实也就那二万最早的北伐太平军有些战力,其余的都是席卷的百姓,一直又未经训练,根本就是一窝流民差不多,加上都是些刀棒铁叉等武器,战力低下,等他好不容易攻下海城,已经半个多月过去了。再行军杀到辽阳的时候,一个让他崩溃的消息传来:奕訢以华山泰为统兵大将,领兵四万,直扑盛京。由于兵力雄厚,盛京将军隆克托自知不敌,立刻成为墙头草,摇身一变,背叛了肃顺,投靠了奕訢,等华山泰大军一到盛京城外,便直接领兵打开城门,迎接华山泰清兵入城。肃顺知道大势已去,准备自杀,但手下亲信阻拦住他,拼死将他和小皇帝送出城,在黑龙江将军英隆的护卫下,领兵万余冲出盛京,逃往黑龙江的白都讷。肃顺拥护的小朝廷的逃走,整个盛京便成了奕訢的天下。吉林将军景淳以及盛京将军隆克托,都归顺新皇奕訢,奕訢由此算正式完全坐稳了满清的皇位。兵力也大增,小小的盛京城内外,竟然拥兵达到近十万人。几天后,当奕訢趾高气扬地进入盛京,告慰太庙之时,忽然听说辽东的长毛叛贼竟然还未歼灭,并且还主动来进攻辽阳。奕訢大怒,当即命令盛京将军隆克托领兵二万,会同胜保率领三万清兵,一共五万兵力迎击燕国的兵力。胜保一辈子没打过什么胜仗,但他想不到,这次竟然大获全胜。五万清兵对上围攻辽阳的燕国兵,燕国主将是秦日庆,率领三万燕国兵主力,放弃攻打辽阳城,退后备战,没想到,这只有一万北伐军老兵,另两万都是流民一般的兵勇,一退就以为己方失败,纷纷夺路而逃,加上这个时候,率领二万骑兵的胜保为了表现,不管不顾地直接冲杀了过来,万马奔腾的气势便已经将燕国新兵吓得心里直打鼓,于是乎,这些新兵蛋子加流民纷纷往南撤退,顿时便兵败如山倒。胜保大喜过望,率领骑兵包抄过来,直接将用双腿逃跑的燕国兵拦腰截断,只剩下秦日庆和三千余北伐老兵因为有马匹,逃了出去,其余的二万五千步兵,除了四五千北伐老兵结阵突围全部被围歼外,其余的纷纷逃窜,却半路皆被杀死,剩余的二万新招募和归附的北方汉民,纷纷跪地投降,重新归附满清。怎奈,胜保要的是功劳。而那盛京将军隆克托更是痛恨这帮反复无常的汉人奴才,加上心情郁闷,将气都撒在这些人身上,直接下令屠杀。顿时,两万清骑兵展开一场血腥的屠杀,跪地投降的这些汉族流民见势不妙,纷纷逃走,但这个时候,哪里还来得及?清兵打仗不行,但这顺风仗的屠杀还是很麻利,顿时辽阳城南一带血流成河,二万重新想要投降归顺满清的燕国兵,被屠杀上万,只剩下数千,还是因为清兵杀累了,胜保考虑到这盛京一带的皇庄没人打理,才罢手饶了他们的命,将这些俘虏全部充为皇庄的庄奴。秦日庆率领逃出去的三千余名直接连海城都不敢进入,直接派人通知镇守放弃海城,直接返回盖平。饶是这样,也是在第二天便被清军团团包围。这次胜保打了大胜仗后,可谓意气风发,和盛京将军隆克托两人率领五万兵力直接分出五千兵力围困盖平后,四万五千大军继续直逼熊岳城。秦日纲大惊失色,他想不到才登基不过一月,便遭遇如此境地,这个时候,熊岳城中他手中的兵力虽然有二万多人,但其中只有一万北伐老兵算是有一战之力,其余的新招募兵力是什么状况,他心里也清楚。因此,他不敢与清军硬拼,也不敢被清军将熊岳城围困起来,因为这辽东是苦寒贫苦之地,物产不丰,一旦被困个半年数月,就会活活饿死。于是,他直接下令放弃熊岳,撤往岫岩。同时,他召集盖平城内的秦日庆领兵突围,前往岫岩城。而在后方的复州的数千兵力,也撤往更南端的金州城,准备采取守势,只守金州城。他自己则率领燕国主力准备采取最差的计划,进军朝鲜一带,与清军进行周旋。这个时候的秦日纲,看着背后渐渐远去的熊岳城,忽地后悔起来。自己为何非要称帝呢,乖乖当燕王多好,跟那个石达开一样,归顺南王,奉他为主。只是如今,口号已经喊出去了,维护太平天国的旗号也已经挑起,不好再改口,而且,如今还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自己这个皇帝,总归比王爷还是要强些。或许,早些去朝鲜,领着这帮老兄弟,未尝不能打下一片自己的天空!想到这,秦日纲忽地又不再沮丧,领兵朝东而去。……就在奕訢重新稳固占领盛京的时候,中华帝国,也加快了他统一华夏的步伐。北京城和顺天府一带的治安稳定下来后,陈天仕率领甲八师一万讨虏军,直接挥师北上,一举攻破古北口关隘,出了长城,进入承德府,占领了早已撤退一空的承德城和热河行宫。占领承德府后,紧接着,甲八师四面出击,利用海路运送火炮,轻而易举地攻占了本就防守空虚的山海关,由北南下,又占领了永平府和遵化州等地。继而沿出关官道北上,围攻清妖重兵把守的锦州城。清兵对讨虏军完全产生了惧怕心理,几乎是一交战接触便溃败,旗兵弃城夺门而逃,汉兵勇丁纷纷跪地投降,而那些汉军旗兵,更是剪去脑后的鼠尾辫,披头散发声称自己是汉人,被万恶的满清旗人逼迫为奴兵,如今弃暗投明。陈天仕虽有些不耻这些汉旗军士,但还是表示允许投降,迅速平定各地,将整个直隶一带完全占领下来。并且,根据帝国总参谋部的命令,甲八师在锦州进行休整,等待更多的讨虏军北上,准备一起进军盛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