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的一场考核,基本都是平庸之辈,没有什么能吸引刘辩兴趣的厉害人物,刘辩看完,兴致缺缺。接下来中午需要休息半个时辰以后才会再次开始考核,因此刘辩也没在等,就返回行宫去了。路上,孙尚香与单盈盈二女都有些怏怏不乐。孙尚香是因为刘辩说的会攻打江东的话,而单盈盈则是因为没有见到单雄信出场。刘辩也没有安慰她们二人,她们若是要走,也拦不住,反正走了之后,再找回来,点破身份收入房中也就是了。刘辩回到行宫,用过午饭,便有侍卫来报,言杜如晦求见。“准是送文章来了,让他进来!”刘辩闻言喜道,不过多时,杜如晦走了进来,手中拿着一个托盘,托盘中放着几卷卷轴。杜如晦手持托盘,无法红参行礼,稍稍欠身道:“陛下,这是微臣与韦大人,郭大人从上午的文章之中,挑选出来的优秀作品,特地送来与陛下品鉴!他们二位还要负责下午的考核,因此没有过来。”刘辩笑道:“那你想必还饿着肚子吧,把卷轴马上来,来人,奉上茶水点心,朕有话要跟你说,所以你就在这吃点吧!”“多谢陛下!”杜如晦拱手谢道。不过一会,侍从从抬上一个桌案放在殿下,又摆了几样点心,茶水,让杜如晦享用。杜如晦将卷轴奉上,也不推辞,就坐了下来,享用点心,茶水。这毕竟是天子恩赐,一般人可没这种待遇。不过担心食用期间刘辩会询问他一些事物,所以杜如晦是细嚼慢咽,担心刘辩问话的时候,嘴里还有食物。刘辩没管杜如晦,而是看着杜如晦呈上来的卷轴。因为刘辩希望早些知道科举之中有哪些人才,因此刘辩下令,科举第一轮,便要考核策论。策论是检测一个人是否有真才实学最重要的一环,而其他数算,明经,只是平时学习的积累。比如那江东吕蒙,平时读书不多,但在战略上的见识却不凡,你考他数算,明经之类,成绩可能一塌糊涂,但若考核策略,战术,可能成绩就非常可观了。而此次科举,策论的题目内容颇为广泛,从政治,文化,经济,律法等方面来讨论治理兖,徐,豫三州的策论。可以只针对一个方面作答,也可以针对各个方面作答。如此一来,就可以知道这些人才擅长什么领域了,是擅长治民,还是擅长律法,还是擅长富民,还是擅长农桑,从而也可以针对人才的所长,给予相应的官职,做到人尽其才。一个上午,两个时辰的考核时间,足以让这些学子作答。考核结束之后,韦孝宽等人便抓紧时间阅读了一部分,挑选其中写的不错的,上呈给刘辩品鉴。托盘之中的卷轴,大约有十几个,考核是十二点结束的,如今大约是一点左右,刘辩估计着韦孝宽等三人一个小时的时间,大约能查阅两百左右的考卷。而能被三人看上眼的,其才能担任一郡太守,或者一州佐官是不成问题的。两百人中,能出十几个这样的人才,此次科举也算是收获不错了。刘辩拿起一个考卷看了起来。考卷上洋洋洒洒大约几千字,刘辩没急,耐心的查看起来。其内容倒是写的极为丰富,包含了民生,农桑,律法,经济等各个方面,对于三州的形式,以及治理也罗列也数条策略,说的有理有据,让刘辩看的连连点头。刘辩看完内容,在去看最后文章的署名,只见其上写了几个字,武陵人潘。刘辩对着杜如晦问道:“如晦,怎么此次科举,除了徐,豫,兖三州,也有其他州郡的人才参与吗?”杜如晦连忙吐出嘴里的食物,拱手回答道:“有,但不多,他们大多是来自荆州,青州的人才,年纪尚轻,应该是没有赶上朝廷的科举,所以参加了彭城的科举!”刘辩点了点头,说道:“哦,这个潘,应该是荆州从事蒋宛的表弟吧!”杜如晦惊讶道:“陛下知道此人?不过他就是蒋宛的表弟。”“嗯,你继续吃吧!”刘辩点了点头,没在回话。其实刘辩没听说过潘,之所以知道,乃是因为后世的记忆,潘在三国演义里毫无名气,其实是一位大才。历史上刘备入川,留下关羽镇守荆州,掌荆州事务,当时的潘乃是荆州从事。而刺史的职位是由刘备挂着的,也就是说,刘备入川以后,荆州是由潘掌政,关羽掌兵。后来吕蒙突袭荆州,关羽被杀,而潘自然落入江东手中,一开始潘不远投降东吴,后来是孙权亲自出马,才折服了潘。而潘事东吴以后,才能也慢慢的显露出来,刚开始还是负责镇守荆州,管理荆州事务,期间还重创了荆州境内的五溪蛮,后来入京为官,担任太常九卿之职。而潘为人刚正不阿,一心为国,屡次劝谏孙权,朝中的权臣都畏惧潘,当时在东吴,他与陆逊,顾雍等人齐名,孙权一度还想让他担任丞相,可以说才能不下于陆逊,顾雍等人。如果这个时代,没有汇聚了各大时空的顶尖人才,在刘辩看来,潘担任个一州的刺史,是没有丝毫问题的。其实三国后期的人才,其实也非常厉害,并不逊色于前期。只是三国前期天下大乱,诸侯割据,人才能有更多的机会显露其才能,所以留下的事迹更多罢了。到了三国建立,天下安定,那些后期人才都在治理地方,若是像前期一样天下大乱,他们也能像荀,荀攸这些王佐,谋主一样功成名就。收获了潘这个大才,可谓是个开门红,刘辩心情不错,放下潘的考卷,又拿起一卷看了起来。这一次,刘辩直接看向最后的考生名字,这一看,刘辩不由得笑了:“朕的大舅哥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