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3章 诸侯四加

                不管是皇帝还是世家大族,冠礼的复杂程度虽然不一样,不过程序还是差不多。该请的人一定要请,该准备的一定要准备。这一次秦侯嬴斐的冠礼是公开的,没有在秦侯府中进行,反而面向整个扶施县。由左慈老神棍为司仪,主持秦侯冠礼的进行。不得不说这一刻左慈,身穿庄重的礼服,整个人有一种飘然欲仙的感觉,卖相极佳。这个时候的左慈没有了当初的猥琐,在礼服的衬托下,显得韵味深长。……二月六日,这是左慈老神棍亲自选定的日期,他认为二月二是龙抬头,对于秦侯而言,并非绝佳。二月初六,正是阴爻双叠,阴极生阳龙翔九天。如今秦侯嬴斐霸业早已抬头,需要的是一飞冲天。总之,在左慈的解释下,二月初六这个日期,是一年难得一次的黄道吉日。……二十二岁的秦侯嬴斐与蔡邕、主持仪式的大宾都身穿庄重的礼服,秦侯府的文武们则一律身穿黑色的玄端服,头戴着前高后低的进贤冠。进贤冠是汉代士大夫日常所戴的文官帽,嬴斐还没有资格戴进贤冠,此刻为了仪式的需要,他的头上只是简单地束着两根羊角发辫。一左一右,所谓“总角”。其余的头发下垂着,所谓“垂髫”。……左慈望着对面的秦侯嬴斐以及底下的秦侯官员,甚至于专门跑来观看的并州百姓和维持秩序的士卒。神色变得严肃,深吸了一口气,声音高亢有力,带着一股肃穆。“冠者表成人之容,正尊卑之序。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随着神棍左慈的开场白结束,秦侯嬴斐的冠礼仪式,正式开始。站在台上的秦侯嬴斐,神色有些严肃,有些紧张。主持仪式的大宾为他解开头上的总角之髻,打理成一个成人的发髻造型,随后把进贤冠戴在他的头上。进贤冠又叫做缁布冠,象征着秦侯嬴斐的成人,然而这只是第一步。身穿礼服、头戴进贤冠的秦侯嬴斐在众人面前展示一番之后,再换下礼服,改穿上一套素白色的衣裳重新亮相。这一次,大宾为他戴上了鹿皮所制的皮弁,皮弁是一种武官帽,常用于军戎狩猎,以皮革为冠衣。皮革缝隙之间缀有珠玉宝石,与之相配合,秦侯嬴斐手握佩剑,心中生出了一抹震撼,他心里清楚只有经久不息的文明才能产生这种繁琐,每一个步骤都有特殊说明,没有一个多余。……加之皮弁,象征着父辈对秦侯嬴斐在武勇上的期待。佩剑、修武事,这是男人的本分。第三次,大宾为秦侯嬴斐戴上爵弁,这是士大夫助君祭之服,红色带黑的爵弁配合玄色丝衣于熏色下裳。这一次加冠,宣告成人仪式的巅峰,意味着男孩完全成熟,拥有祭祀权,可以立于社会。一般人的冠礼到了这个时候已经结束,冠礼三加代表着一个人由男孩成长到男子,一瞬间升华。但对于秦侯嬴斐而言,三加还远远不够,作为雄跨四州的诸侯,带甲五十万,纵横数千里。秦侯,当四加!再一次,大宾戴上了玄冕,玄冕与中单、玄衣、纁裳配套,衣不加章饰,裳绣黻一章花纹。天子祭群小祀的冕服,同时大夫助祭亦服玄冕。《周礼·春官·司服》:“祭群小祀则玄冕。”当然了,天子也是四加,不过加的不是玄冕还是更高一级的衮冕,象征天子之权,帝王之尊。……每一次加冠礼毕,大宾都要对着秦侯嬴斐读几句祝辞,为他的人生祝福。……四次加冠与祝福之后,头戴玄冕的秦侯嬴斐举杯行祭祀之礼,然后带着祭肉拜见母亲。“斐,见过母亲!”望着雍容华贵的荀姬,嬴斐躬身而拜,对于这个女人,他心中总有一丝亏欠。不管怎么说,他都欠她一个儿子。“斐儿,当年始皇帝二十二及冠,亲政,母亲不求你如同始皇帝一般横扫**,威加海内。”荀姬望着头戴玄冕的嬴斐,目光之中露出一抹激动,这是她的儿子,意气奋发,雄跨四州的地方诸侯。她从来都没有想到,那个十年不出大门一步的少年,有朝一日会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恢复故秦之地,为一地诸侯。荀姬的目光中带着骄傲,她望着嬴斐,道:“从今天起,你就是我嬴氏唯一的男丁,母亲只求你平平安安。”……母亲的心里都是一样的,她们不求你取得多大的成就,只要你平安就好。这一刻,嬴斐透过荀姬,仿佛看到了后世那个日夜操劳的平凡女人,她没有荀姬雍容华贵,也不像荀姬出身名门。但是她们对他的目光以及说的话,一模一样。心绪悸动,嬴斐望着荀姬,道。“孩儿知道了!”这一次嬴斐没有反驳,点头答应了下来,这一刻,他才算是真正的从灵魂深处,接受了眼前这个女人。……因为眼前这个女人的关心,发自内心,没有一点的作假。这份关心不针对其他人,受益者是他嬴斐。更何况这个时代,只有一个嬴斐!……冠礼进行到这里,其实只剩下了最后一步,兼任大宾的左慈,走上台前,望着秦侯嬴斐,道。“子者,男子也,时有尊称曰诸子,秦,昔日有强秦以兵吞六国,一统天下,今主公贵为秦侯,又地处故秦之地。”“经过长者商议,取字:子秦!”此礼一成,代表着冠礼仪式的结束,秦侯嬴斐也算是有了表字,只是当今天下,除了袁绍,曹操等几位诸侯,又有谁敢称呼秦侯一声子秦呢。……礼仪结束,自然不会就此而散,由长史蒋琬出手大宴宾客,不仅秦侯府官员,就连观礼的百姓也没有遗漏。这一次秦侯嬴斐之所以将冠礼仪式明面化,就是为了给天下人做出一个表率,让天下人,不分贵贱都清楚他对冠礼的看重。秦侯嬴斐可是清楚,在后世冠礼早已经消亡,成了历史长河中一点印记。他不想中原文化消亡,故而对于礼更为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