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匪讯 上

                四月丁丑,二十,徐昌与迎儿成亲的日子。庄后南河上的坝已经筑成,开始蓄水,只剩下旁边的分流渠要填起来。为了利用水利,徐平在坝底埋了三个大涡轮,都是用木头制成的。只是现在没什么用,只露了三根转轴出来,要等以后有配套用的装置。一到中午,整个庄里的人全部放假,都来给徐昌庆贺。因为徐昌和迎儿都是下人身份,一切从简,只是自家里热闹一下罢了,并没有请亲戚邻居。徐正和张三娘坐在厅的正中,林文思在一边做证婚人。新人上来,林文思赞礼,两人向主君主母见礼罢了,便算礼成。围在外面的一众庄客哄然叫好,就在院里放起爆竹来。这时的爆竹是真正的竹子,一截一截的扔在火里噼啪乱响。徐平见了,暗叫失策。火药又不是多难做的东西,他穿越来的,当然知道配方,要是早想到,烟花也做几个,好好热闹热闹。乱哄哄闹了一阵,酒席便就摆上来。主桌摆在厅里,无非是徐正夫妇,林文思,徐平和新人夫妇几人。其余庄客,都摆在院里。徐家是卖酒的,酒水自然不少,一坛坛的就摆在一边。徐平蒸的白酒也有几坛放在那里,有喝的自己去取。白酒太烈,第一次喝个意思还好,长时间喝下来,没有养成习惯的人就喝不惯了。想来也是,便在徐平前世,除非是真正爱酒的,谁又会经常喝白酒?北方还好,南方多少年白酒也不流行。真正说起来,白酒出现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也只是流行于中国北方,直到出现大曲用高粱等粮食精心酿制的高档白酒,才上得了台面。粮食的价格可不便宜,不是下层百姓能够经常喝得起的。真正在普通人中广泛流行,就要等到解放之后了,由政府组织开发出使用红薯等高产作物制成食用酒精,再用各种方法转换成白酒,把成本降下来,白酒才成为流行的酒精饮品。此时用的酒曲是小曲和红曲,大曲都还没出现,更不用说真正的固体发酵工艺,按历史正常发展,要等很多很多年之后了。徐平蒸出来的白酒,只能说是取巧的产品,还远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粱大曲或是五粮大曲,当然也没有那份醇香,只是依靠着酒性烈,对那些真正的酒鬼才有特别的吸引力。这些虽是闲篇,还是要说清楚了。穿越的人要想靠着白酒赚钱,一条路子是如茅台五粮液等名酒那样制出精品,再一条就要靠着后世政府组织力量研发出的成果,用低成本的食用酒精制酒,古人又不是傻子,其它的路子是行不通的。而红薯等可高效制酒精的作物,是酿不出中国白酒的,只有用谷物。徐平之所以没有把自己蒸的白酒当成高档品去卖,是因为这本就不是什么高档货,只有在特殊的市场才有吸引力。青楼里吟诗作词的文人,从根本上是不会喜欢这种东西的,而他们恰恰代表了社会风尚。酒过三巡,徐正便与张三娘告辞离去。他们两个在这里,大家都放不开脸面畅饮,再则酒楼那里也要有人招呼。把主人送走,孙七郎带头欢呼一声,此时大鱼大肉上来,烈酒也被搬上桌,几个量大的酒鬼开始了真正的豪饮。徐平把林文思送回家,重又回到院子里。孙七郎喝到兴起,对坐在厅里的徐昌喊道:“都管,你何不把新娘子送回屋里,与我们兄弟痛饮一场?便是**一刻值千金,总也得等到太阳落下山去才好办事,此时只是眼睛看着,又吃不到嘴里,岂不更加焦急!”徐昌骂道:“这厮,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转身对迎儿道:“娘子,要不你先回屋里?这群都是粗人,你也知道,两碗酒下肚,他们什么话都说得出来,到时不好看。”迎儿羞答答地道:“也好。”装模作样由徐昌搀着,先回到了自己小院里。众庄客看着这一对新人,高声调笑,场面混乱不堪。等到徐昌回来,孙七郎站起身来,一只脚踩在凳子上,把一坛白酒拍在桌上,高声道:“都管,敢与七郎拼上三碗么?”徐昌走上前,口中道:“你却这不是找死?先放翻了你这厮!”徐平知道自己若是在场,这群人也有拘束,放不开心怀,便取了些酒菜,拿回小院与秀秀对酌。经过这几天,秀秀慢慢把那天的事放下了,但终究不如以前活泼,徐平心里觉得遗憾,但也不知道该怎么做才好。不知不觉中午过去,有的庄客不胜酒力,已经被放翻,还清醒的一边骂着调笑,一边把这些人抬回屋里。正在乱成一团的时候,外面传来一阵急骤的马骑声,直向这里来。徐昌酒量惊人,此时刚刚开始有点酒意,正与高大全捉对拼酒,听见马骑声,吃了一惊。这里是偏僻的乡下,极少有骑马的富贵人家来,要知道徐正夫妇来往都是骑驴或坐牛车,马是很少见的东西。不敢怠慢,徐昌急忙站起身,招呼了高大全,一起出门看。如今徐家把这处田庄托付了他们夫妇,不敢不上心。徐平也在院里听见,心中奇怪,走了出来。三人出了门,正看见一人一骑向这里冲来,到了徐家门口,呼地停下,那马骑高高扬起,颇有威势。马的后面,七八个壮丁拖枪执棒,跑得气喘吁吁。原来这人是到了庄子不远的地方故意做出这个动静来,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意思。见了来人,徐昌上前唱个喏,高声道:“不知是耆长来,未曾远迎,恕罪则个!不知到我们庄上来有何贵干。”那人骑在马上,也不还礼,斜眼看着徐昌:“徐干办,这庄上的事你说了算吗?如果不是,找个说得上话的来!”一边说,一边不时瞟徐平。徐昌道:“我们小官人在庄上,若有大事自然由他主持。不过若是一般的事,只管跟我说就好了,主人家委我在这里管庄。”徐平看着纳闷,不知这人什么来头,便低声问高大全:“你知道这个是什么人吗?看起来好大的威风!”虽然问了,徐平原也不指望高大全能回答,他毕竟是新来的。没想到高大全竟然知道,低声对徐平说:“这人叫做李威,原来与小的一样都是群牧司属下的,不过他是给马监看马棚的,分得有一两顷好地。马监撤了之后,他种着原来分的田地,脱了军籍。因为他原来从军,有点力气,便充了这左近的耆长,带着几个壮丁巡视地方。”徐平点点头,安心看徐昌与李威对话。宋朝此时的乡村地方,对接官府的有这么几个差使。一是里正和乡书手,主管督促赋税,劝课农桑,及立契等各种杂事。另一个就是耆长,主管巡视捉捕盗贼,维持地方治安,手下带的是本地抽的壮丁。虽然做的是官面上的事,但这几个职位既不是官,也不是吏,而是当地主户的差役。若不是豪强人家,或者是所说的形势户,这种差役摊到头上就是极倒霉的事。其中又有里正为最,除非当的人家里又富又强横,不然下边有人不交税要里正代交,上面有摊派又压到里正头上,还有各种莫名其妙的差事,不几年就要倾家荡产。所谓里正衙前,人人闻之色变。举个例子,官府给你个差事,让你押送一文钱到几百里外,几年时间不给交割,谁当谁都要跪。徐家因为是这里一等一的大户,一来里正的差使就摊到头上,是徐正花了钱上下打点摊到别人头上才算了事,不然家里没个安生。三个差使里耆长算是最好,只是维持治安而己,只要不是遇到极难破的案子,也没什么,还可以在乡间耍威风。当然若是倒霉,真遇到破不了的案子捉不到的贼,知县相公的板子也是不饶人。立有时限,过限就打,就是真把耆长打残了打死了也不是个事,算你倒霉。所以徐平知道李威不过是本地的耆长,也不放到心里去。李威见主人徐平不出来,只让一个管庄的徐昌出来应付,觉得是看不起自己,心中已是起火。他本是听说徐家今天办喜事,竟然没有请他,过来耍耍威风蹭顿酒喝,遇到这种情况,就有心把事情闹大了。冷声道:“现如今地方上不太平,盗贼横行,我职责在身,当然要四处巡视。你们有听说什么消息吗?”徐昌道:“我们庄里风平浪静,没听说什么事情。”李威一下变了脸:“你说什么混话!前些日子庄子旁边牛羊司的牧子一夜丢了几十只羊,这样的惊天大案,你敢说没听过!”徐昌听了口气,知道他是来找事的,只好放低身段,恭声道:“这事也有耳闻,只是没亲眼所见,官府又没榜文下来,谁敢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