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杨玉河的布局

                几乎没有任何的犹豫,杨玉河就同意了李逸帆的说法,其实他之前之所以在哪里一个劲的所财政问题,就是想要让李逸帆他们帮忙想办法。因为他知道李逸帆的身后有着那个神秘的法国财团!其实他之所以这么做,也确实是现在大势所趋,现在的华国,尤其是总理实行了税制改革之后,中央牢牢的把财政大权掌握在手里,地方政府每年上缴了中央财政之后,确实是没有几个富裕的。市里面有些一小项目那还好办,可是如果一旦要是有大型项目上马,就必须要向上逐级申请,这样的一番运作下来,不但是耗时耗力,最关键的是,因为你是层层上报,最后往往还需要面临层层的盘剥。最后就算中央给你批下钱来,结果到了地方的手上,这些经费经过七刮八刮,最后能落到实处的能有八成你就千恩万谢去吧。这就导致了,现在地方政府因为各种原因,频频的上马各种修桥造路的运动,不过很多都不选择走中央财政,一般都会选择外来的投资公司合作,别的投资公司掏钱,然后把运营权交出去,最后自己跟着运营公司吃红利。后世国内被曝光和那些没有被曝光的诸多收费高速公路,几乎都是在采用这种方式在运行,其实很多公路,早就已经收回了成本,而且已经开始盈利。可是却因为这些投资公司和地方政府的贪婪,却依旧是在保持着收费的状态,反正苦的都是老百姓,而地方政府和投资公司却是坐着收钱就行,这样的买卖大家何乐而不为呢。那时候这样的情况,是被国内的广大车主们骂的狗血淋头,可是现在这样的合作模式,却是在国内大行其道。在很多本地的当政者看来,不花一分钱的财政收入,只不过给出一些相关的优惠政策,就可以修建一条道路,给自己增添上一条条的政绩,这样的买卖当然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原本李逸帆是没想过,要通过这样的手段来获取这条线路的运营权的,虽然他知道这绝对是一块肥肉,可是现在既然杨叔叔主动提出来这一点了,那他要是在故作清高,那就有点太矫情了。于是一家人吃顿饭的功夫,就已经把这条线路未来的命运给决定下来了。“对了,逸帆,你尽量和你那朋友说快一点,尽快的把那些资料搞到手,回头我打声招呼,反正国资委那边,正在策划明年要出售的市里的一些国有企业,到时候这个特殊金属冶炼公司,我和他们打声招呼,你们就直接拿下来好了。”饭快要吃完了,杨玉河又开始惦记起了李逸帆之前所提起的那个特殊金属冶炼的项目,毕竟和什么其他的工程比起来,这个也是重中之重。如果李逸帆要是真的搞成了,这填补国内空白的功绩,可要比修建那么几条轨道交通线路,要显眼的多。上面的人,很喜欢看到这样的消息,而且北省本身就是一个工业大省,尽管这些年来因为国家政策的缘故,已经没落了很多,但是现在随着国内经济的大发展,现在省内的工业发展苗头,已经渐渐的有了回暖的趋势。如果这时候李逸帆要是能够把这个项目做成,那对于他这个未来北省省长而言,则是再合适不过的了。虽然还没有上升到省长的位置,可是这个位置基本已经被他给内定了,所以现在他做很多事,都是在从未来升任到省长的位置上才开始考虑的。北省本身就是国内著名的老工业中心,尽管最近十年,北省已经渐渐的没落了,可是未来一代的国家领导人,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光是靠南方的轻工业是无法撑起共和国的经济发展的。而且共和国的脊梁,最后还是要落在这些重工业的身上,前段时间杨玉河几次秘密的前往京城,在家里老爷子的穿针引线之下,拜访了那位明年即将登基大宝的未来一号。双方有过几次交流,而他也结合着自己的观点,提出了一些关于北省经济发展的想法,对方那位领导,对于他的观点也很是认同。双方都知道这就是一种输成的表现,如果这次他站队站的对了,那么将来他将会稳稳的占据到北省一号的宝座。而关于北省未来的走私,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如何来重振北省的重工业。关于这一点,这一年多来,杨玉河也是做了很深入的调查,现在已经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了,已经和原来闭关锁国时候的状态完全不一样了。那时候做的是计划经济,北省出产的东西,可以说是行销全国,出产多少,国家就能消化多少。北省的工业系统,可以说是完全不愁生计!可是现在不一样了,现在是半市场化状态了,国家也已经开放了好几十年了,很多外国的工业产品,也开始进入到国内开始竞争了。而最开始的二十年的开放,一方面是国家的不重视,另外一方面则是咱们产品本身的不争气,可以说在重工业的很多产品方面,咱们都已经被人家外国货打的是满地找牙了。而如果自己接手了北省,又想重整北省的重工业体系的话,国家的政策支援是一方面,而另外一方面就是要在自身挖潜力,在自身上找机会。国企要严抓创新加大投入的同时,对于私企也要加大扶持力度,为大型国企查遗补漏。而对于工业,尤其是重工业而言,这材料就是关键,而咱们国内的科学领域,材料科学一直是最弱的一项。李逸帆如果真的能把他说的那项技术给搞进来的话,那他绝对就是给国家立了大功一件,到时候自己在加大对他的扶持力度,他们只要能够源源不断的推出新的特殊材料,那别说对于北省的工业复苏,就算是对全国的工业格局而言,都是绝对关键的一环。虽然杨玉河不是搞工业出身的,可是他却深知这材料科学的重要性,现在李逸帆主动请缨要搞这个,他哪能阻止了他的热情,更何况这小子还交代了说,他自己在国外有特殊渠道?那就放任他折腾去好了,反正自己要做的就是给他保驾护航做好了就成!“我知道了杨叔叔,你放心,我这边肯定会加大力度,让他尽快的搞定这件事,一旦要是资料符合标准,那么我们收购滨城特殊金属冶炼公司的事就拜托你了噢!”“呵呵,其实你这小子肯定知道,咱们滨城的特殊金属冶炼公司现在是难以维系了,做出来的成品不但没人要,而为了不让路子灭火,他们还每天要不断的往里面填钱。就算你们不提出来,明年这时候估计这家公司也是生存不下去了,咱们市的国资委,几年统计明年要下马的公司里面,他们就有一家。不过他们的情况比较特殊,因为生产的产品类型特殊的缘故,所以国家也一直是有照顾,每年给他们的拨款还是按时按量的,没什么拖欠,所以他们出了库存之外,对外,对银行那边的欠款也还不算多,和别的要被处理掉的厂子比起来,他们的情况还算是好的。所以你那边要抓紧了,因为我也说不准,到时候会不会有其他人打这家公司的主意。对了,既然你对收购企业这么感兴趣,到时候我让国资委的人,给你送来一份明年要处理掉的企业的清单,你看要是有感兴趣的,你就先和我说。”杨玉河半开玩笑似的对李逸帆说道,李逸帆本想一口回绝来着。开什么玩笑,咱们原本就是琢磨这家特殊金属冶炼公司的,可是杨叔叔你这倒是好,什么破烂,都要往我这怀里塞啊?我们家虽然有钱,可是却也不是慈善家啊!不过转头一琢磨,这话到了嘴边,却也没说出口,因为滨城的特殊地理关系,这里早些年的时候,确实是兴建了很多的中小型国企。这些国企有很多,甚至就是连他这个本地人都不知道,也没听说过,但是烂船还有三斤钉,虽然他没听说过,却并不代表着这些企业真的不行。到时候仔细看看,说不定还能捡到什么好东西也说不定。于是李逸帆到了嘴边的话也就没说出来,这一餐饭吃的是宾主尽欢,一直吃到了晚上才结束。本来李立强是想要让杨玉河帮忙打听一下那特殊金属冶炼公司的事情,没想到再把这件事搞定的同时,李逸帆还像杨玉河推销了他自己关于滨城轨道交通的一些想法,最关键的是杨玉河居然还打算把这条线路的经营权交给他们来做。这可是绝对是一本万利的买卖啊,别看现在建设这么一条线路,他们是光往里面投钱,可是一旦要是这个项目建成了话,那这条线路每天给他们带来的收入,那可绝对能用日进斗金来形容!(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