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做人


        这些导购人选的安排,与重来之前小有差异。 那时,尤劲和方元生,只接触了谢晓峰,并说服他到安永百货。 第一百货,同样还是尤劲自己坐镇。 曼隆照相,则是方元生顶着。当时方元生在曼隆,就靠着每日派烟派水请吃饭,把局面控制得还算不错。 也就是在重来之前,方元生对尤劲心里没怨气,才会在把盘子交出去以后,还用心出力。 如今,方元生是被尤劲霸王硬上弓才交的盘,他连帮着注册公司都怨言颇多,自然不愿去做份外的贡献了。 不过,对于楚菲和刘若囡这两人所产生的额外成本,尤劲并不介意。他坚信这两个女人到曼隆后会带来的化学反应,一定远远强于方元生“曾经”所做到的。 既然万事俱备,方元生着令广告公司立即制作另两家商场的专柜,到了7月初,阪泰就完成了曼隆照相和安永百货的进场。 曼隆照相的剧情发展,比尤劲预想得还要顺利。 从楚菲和刘若囡到那里的第一天开始,曼隆的阪泰专柜就以日均一万的销售额稳步前进。 当年,曼隆的整体销售能力,稍逊于第一百货的照相柜组。第一百货的整体月销是五百万,曼隆则是四百万出头。 两位女将往曼隆的阪泰专柜一放,使得阪泰在曼隆的销量占比几乎达到了10%。 这局面,曼隆的门店经理戴敏看得明白:并非阪泰的产品好卖,而是两位导购长得好看。 好在,通过尤劲预防性的公关,戴敏没有去干预手下小兄弟们的殷勤,亦没有提出过买断经销的想法。 一万出头的日营业额,平均下来差不多是六台相机。尤劲承诺的销售提成,所有型号几乎都在50元以上,楚菲她们的日均提成,绝不低于四百。 这样做一休一的一个月下来,两位女将各自的提成就在六千以上,加上协丰支付的一千多底薪以及社保,这一份在当年可称高薪的回报,足以让她们定定心心地留在曼隆发挥作用。 如此一来,曼隆照相成了尤劲最省心的一块阵地。 至于本人坐镇的第一百货,尤劲与米达欧兰两个班的四名导购达成了统一战线,共同对抗东侧柜台的嘉诺与日科。 对于来到西侧柜台的客户:喜好外型的合力推荐欧兰,讲究性价比的主推米达,有钱又无明确诉求的客户,就是尤劲的菜。 几个品牌融洽协作的效果,使得西侧柜台在大多客户眼中,比各自为战甚至互拆台脚的东侧柜台可靠得多。 在西侧柜台销量占比明显上升的形势下,尤劲一个人轻轻松松地就能完成二十多万的月销额。 方元生原先最不看好的,是谢晓峰在安永百货的前景。 光从店铺本身的潜力来说,安永就明显不如另两家店。同在步行街,第一百货在靠近市民广场的西头,曼隆照相在靠近滨江的东头,地理位置都好于居中的安永百货。 安永百货照相柜组的月均整体销量为二百多万,这个数字,也诚实反应了商场本身的弱势。 当然,这所谓的弱势,也就是相对于第一百货和曼隆。 在传统胶片相机时代的尾声,淞海除了这三家店,其他的单店照相器材月销几乎都不足十万。 正因如此,尤劲在这起步阶段,只需集中精力把这三家店做好,即可。 安永百货的人员结构,与第一百货类似:只负责开票和混日子的少数店方员工+各品牌方的导购。 各品牌派在安永的导购,比起派在第一百货的那些,实力其实也差不多。凭谢晓峰现在的专业知识和推销套路,完全可以立足。 方元生担忧的,就是谢晓峰与人为善处处谦让的性格。 商场中大多数导购的生存方式,都是没生意做时一团和气,来生意了绝不手软。 谢晓峰并不善于这样翻脸如翻书,他在平时和气惯了,到了应该去争时,便很难狠下心来。 之前在第一百货,如果一个顾客先在其它专柜已经谈了很久、再去到米达柜台前驻足的话,谢晓峰往往不太好意思拿出样机来推销。 谢晓峰的这种“性格缺陷”,方元生不觉得尤劲能去改变多少。 让方元生没想到的是,尤劲接下来的手段,并不是用在谢晓峰本人的性格上......尤劲竟用了很不环保的方法,直接逼得谢晓峰不必去秉承自己的一贯谦让。 为了防止谢晓峰把他在第一百货的处世方法带到安永百货,在安永百货进场开始的前三天,尤劲让第一百货空了三天柜,陪着谢晓峰站在了安永的阪泰专柜内。 这三天中,尤劲表现得丧心病狂。 他对左右其他品牌的导购敌意毕露,在推销过程中口无遮拦地大声贬低其他品牌,一方面毫不掩饰地拉拢店方人员,一方面数次与其他导购隔着柜台对骂...... 没到三天,阪泰专柜就被其他所有导购当成了公敌。 过程中,谢晓峰本人虽未挑起一次矛盾,可他终归是尤劲的人,在剑拔弩张的状态下,也只能显示出偏向尤劲这边的立场。 所以,待尤劲三天后撤回第一百货,独自留在安永的谢晓峰,依然还是要面对其他导购的敌意。 谢晓峰是不善于在表面和谐中斤斤计较,却也不是非要拿热脸去贴冷屁股的贱种。 对于这种“四面楚歌”的局面,谢晓峰的唯一选择,就是闷头只顾自己做生意。 不必再去想着维持表面和谐,亦不必在意他人的敌视。 这样的谢晓峰,专心发挥着在尤劲身边学来的销售技巧,一个月下来,自然而然地做到了尤劲预想中十万出头的营业额。 在尤劲陪着的那三天中,谢晓峰不止一次诉苦说:“尤老板,你闹得这样凶,以后叫我怎么做人......” 尤劲每次都是似笑非笑地回道:“三少爷,生意还没做起来呢,你还有空考虑怎么做人?” 八月初,当谢晓峰拿到了协丰的一千多工资,又从尤劲手里拿到近四千的提成后,他再也没向尤劲提过“怎么做人”的问题。 尤劲为了让谢晓峰在安永“立足”的所有动作,方元生从头到尾都在观察。过程,让他目瞪口呆,效果,让他不得不服。 在七月中旬的一天,心知谢晓峰在安永已然立稳脚跟,方元生当晚在盘点第一百货的库存时,忽然招呼尤劲道:“尤尔文,尤尔文?” 那几天前,尤劲曾好心劝方元生,不必每晚都来清点。只是,方元生并不听劝,照样天天来。 方元生这反应,自然让尤劲有了一种不被信任的不悦感,之后方元生每晚再来盘点时,尤劲都有些不愿搭理他了。 当时听着方元生重复着三个字,尤劲不死不活地回了句:“有耳闻?什么有耳闻?你听说什么了?” “我是叫你尤尔文。” 尤劲愈加莫名其妙,却也懒得追问,索性拿上烟盒要往外走。 自己编排的梗没被听懂,总是件令人不爽的事。因此,方元生笑呵呵地拉住了尤劲:“达尔文的进化论,我懂的肯定比你多。” 尤劲干笑道:“嗯,不愧是大学生。” “可要说对进化论的理解运用,我真不如劲爷......所以,我叫你尤尔文。” “你到底想说什么?” “劲爷深知无法主动让谢晓峰的性格产生进化,于是创造了一个恶劣的生存环境,逼得他不得不进化,真是叫我佩服。” “拍这马屁,不如给我申请些提货优惠政策。” “如果你能把销售额再往上......” 尤劲干咳一声:“算了,现在的政策也不差。” 万事,开头难。 而在小小的帮助下解决了保证金问题后,与协丰签订经销商合同、与三家商场签订代销协议、以及其它细节处理,对重来之后的尤劲来说,操作起来游刃有余。 按着尤劲对相机市场和阪泰产品的未来格局预见,在近一年中,他的工作重心就是在现有的三家店做好销售,以累积迎接未来挑战的资本。 经过变故,熬过纠结,终于云雾见开后,他理想中这条最为稳妥的事业之路,算是成功踏上了。     喜欢弄潮者的嘲弄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弄潮者的嘲弄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