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围攻

 
    汴京一处小店中,几位朝廷重臣如同审问囚犯一样把钟粟围在中间,大有一副围攻的意思。 曾布、章惇几个人的眼光尤其锐利,赵挺之这些人因为只是各部的负责人,官阶稍低一些,所以显得没有那么咄咄逼人。 “都怎么了,谁先说,本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钟粟把玩这手中的一个瓷杯,欣赏着造型。 “官家执意要断了辽人的币银,到底是不是你给官家出的注意?” 这次换做章惇问话了,这其实是一个可爱的老头,因为性格中的一些执拗的因素,让他终于在大宋政坛栽了跟头。 虽然他感激钟粟对他的善意提醒,但在关乎国家大计的事情上,他还是表现出了应有的理智。 作为北宋历史上一个不可忽略的人物,章惇一生的政治作为对北宋还是有着很大的影响,强硬态度导致辽军南下,几乎引发宋辽战争。然而,联合于阗并命章楶、王愍出兵西夏、和蕃,收复失地,开疆拓土,驱逐西夏并以沙漠为界,为北宋取得对西夏战争的优势奠定了一定基础。 元丰八年,宋神宗病危之时,有人企图策立神宗二弟雍王赵颢或四弟曹王赵頵,章惇与以宰相王珪为首的宰执们一起决议立宋神宗长子赵佣为皇太子,章惇写在纸上,王珪拿给已经不能说话的宋神宗看,经神宗点头同意。 此后请宋神宗母、皇太后高氏垂帘听政,太子赵佣(改名赵煦)即位,就是宋哲宗。 第一次拥立之事他算是做得非常成功,因为这个原因,他后来很快便被任命知枢密院事。 可赵煦突然病故,一下子又一个难题出现了,谁来当下一代皇帝? 章惇在前一任皇帝的任命上押对了宝,或者说运气不错,所以他大概是飘了,所以在历史上才犯下了路线错误,最终把自己玩进了奸臣传中。 按照历史上的说法,赵佶倒是没有立刻给章惇穿小鞋。 元符三年五月,徽宗以章惇为特进,封为申国公,拜山陵使。章惇请求去职,宋徽宗不允许。途中突遇大雨,宋哲宗灵车陷于泥沼。过了一宿,才走出来。言官弹劾章惇不恭。 左正言陈瓘趁机请求罢免章惇,并进一步商议对他的刑罚。 九月,章惇五次上表,请求免去政事,圣诏不允。 第二天,再次上表,宋徽宗仍不允许,派中使跟随看管,章惇再次从小道出去。 宋徽宗对辅臣说:“我如此对待章惇,各方面都考虑到了,礼貌可以说是尊敬到了极致。” 众人说:“恩礼的确过厚。”徽宗说:“章惇请求知越州,应该答应他。” 台谏丰稷、陈师锡、陈瓘多次弹劾章惇,于是,宋徽宗罢免章惇的特进,出授越州知州。 陈瓘等人认为责罚太轻,再上章弹劾章惇,重提绍圣时期设置看详元祐诉理局,一切对于先朝言语不顺从的人,加以钉足、剥皮、斩颈、拔舌之刑的行为。经此弹劾,章惇贬为武昌军节度副使,于潭州安置。 建中靖国元年,谏官任伯雨八次上章弹劾章惇,宋徽宗不理。陈瓘、陈次升等人再次极言此事。任伯雨称章惇有谋反之心,轻视徽宗、想追废宣仁太后。 于是,宋徽宗再贬章惇为雷州司户参军。其子章援上奏时,徽宗颇称其孝,略有哀怜之意。但经曾布请求,徽宗又下诏:章惇亲子孙,允许在外指定差遣,不得总是到京师及上章疏。 平心而论,章惇的历史贡献还是比较杰出的。 绍圣二年,西夏多次犯边,章惇中止宋朝与西夏边界问题进行谈判的一切行动,用浅攻挠耕之说,断绝每年给西夏的岁赐,进筑汝遮等城,命宋军进攻讨伐,陕西诸道五十多个地方开战。宋军进攻西夏,除硬探斩获首级更不计数外,斩首一万六千级以上。 绍圣三年,梁太后以地界不定,数肆凭陵。哲宗用宰相章惇议,罢诸边分画,令督众乘势进讨。梁太后愤怒,发兵入绥德界,攻义合寨,义合与保安军德靖寨绵亘七百里,中间堡垒参差,烽燧疏远,延州军不能应,大掠而还。 这是对西夏作战取得的胜利,都和章惇的坚决主战密不可分。 元符二年,章惇命宋军出兵吐蕃,大将王愍率军进攻吐蕃,以王赡为先锋,王愍督促王赡。王赡自密章渡过河,吐蕃人密戬等三人违背盟誓,聚众抗拒。王赡夜间渡水,夺其险要地方,擒密戬,斩杀了他。宋将李澄擒郎阿章。宋军进击多支吐蕃军,大小数十战,都打败了它们,攻取了陇朱黑城、邈川、宗哥城、安儿城,招大小首领、蕃僧三千余人。 在对待吐蕃的态度上,章惇的同样非常坚决。 此外,章惇和后来的李纲一样,同样对于军器改造做出过贡献,他在主持军器监期间,注意改进兵器的生产,号召吏民献器械技艺,使北宋的武器日趋精良。章惇与沈括一起管理军器监,受命讨论兵车制度,研究出新式战车,神宗很高兴,在延和殿亲自考查,藏于武库。 不过,到了后期,章惇几乎一直在走下坡路,最终的结果是便是列入了奸臣传。 现在章惇一说话,执拗的性格立刻暴露无遗。 “我说不是我出的主意,你们信吗?” 钟粟的想法经常出人意料,章惇几人实在想不明白,他们更是琢磨不明白现在的诡异情况。 不是钟粟的主意,他们还真的不信。 “钟侯,此时不是说笑的时候,到底如何,不可玩笑。” 张商英也忍不住说话了。 “诸位朝中重臣,我钟粟的确有这个想法,只是还没有来得及说出来,当今官家就已经说了。” “哦,原来钟侯真是这么想的,那你准备什么时候对官家说这些话?” “我准备等过完元夕再说,没想到官家有些着急。” 众人苦笑,钟粟或许没有教唆赵佶,但他的确也是这么想的,那就说明必定在言语之间有所暗示。 看来这次围堵钟粟的做法没错,还算是又一些收获。 “钟侯,平心而论,你觉得面对契丹,大宋有几成把握?” 章楶沉声问道。 钟粟算是看出来了,章楶毕竟是和西夏打过恶仗的人,说起可能要和契丹打仗,他居然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喜欢大宋教书匠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大宋教书匠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