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零风险高回报

 
    阿扎萨兰惊奇地发现,在他返回的这段时间里面,大宋已经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他在游说各国商贾来大宋贸易,最硬的依凭就是大宋的税收政策,年底之前免去一切抽解。 在有《汴京头条》作为证据的情况下,大多数商贾当然是相信的,大宋人给西域各国的印象,虽然有时会有一些狡狯,但总体还是比较重视信誉的,再加上这份报纸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所以这次的宣传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西北地区因为处在西夏的控制范围,一直以来基础设施的确差了很多,现在要将这条商道彻底变成现实,其实还需要很多基础设施需要建设。 道路交通的问题,现在暂时只能将道路拓宽夯实,尽可能便利货物运输,然后等到来年春天进行硬化。 至于交易的场所之类,临时搭建一些棚子其实就行了,往后还得根据商队来往的规模大小进行建设。 西凉府和宣化府暂时是两处试点,只要一切顺利,还会延伸到各个州府。 丝绸之路听起来是一条贸易往来商道,实际上却不仅仅是一条线,而是一个商贸带,有朝一日真的繁荣起来的话,西域各国的商贾必定会来大宋的各个州府做生意,不可能聚集在一处。 至于西部更远的瓜州沙州这些地方,毕竟处在大宋的西部边陲,赵似觉得暂时还是不宜操之过急,唯一需要做的便是修路,其余的等到宣化府和西凉府有了成熟的运作模式后再说。 相对而言,兴庆府这些地方反而没有了太多的优势,毕竟这里远离西域,又没有汴京那样的优势。 赵似没想过这些,但钟粟却有他的打算,如果有一天要和契丹开战,这里恐怕会变成大后方,所以兴庆府、西平府,甚至更北的地方,都会是战争的大后方。 所以,这些城市未来的规划便是以工业为主,同时也是粮草供应基地,河套地区水资源丰富,发展工业农业都适合。 除了硬件方面的准备,大宋也调拨到了不少货物,有些时候,以物易物也是一种商贸手段。 这次算是真正成规模的商贸往来,阿扎萨兰带领的二十几家商队所有的货物几天之内便在大宋销售完毕,当然,他们也采购到了更多的大宋特产。 一起的这些商人,虽然相信在大宋会有利可图,但毕竟大多都是第一次来,他们在即将返回的时候各个捶胸顿足,早知道是这个样子,当初就应该带更多的人来,回去绝对狠赚一笔 其实,赵似明白,现在利润空间巨大,主要还是以为刚刚开始的原因,到了后来,随着竞争越来越激烈,暴利时代机会逐渐过去。 不过就算是这样,大宋的特产在西域商人的眼里,永远都是畅销货,就怕运回去的太多,只要运回本国,销售根本不是问题。 这次的贸易几乎就是一桶火药,阿扎萨兰和二十几家商队回去之后,他们在大宋的事情已经开始传遍了不少小国,这些国家本来还抱着观望的态度,但利益这种东西往往会让人疯狂,明明有利可图,为什么不去试试,何况现在已经有人证明,去大宋简直就是零风险高回报,傻×才会不去。 与之相对应的是,钟粟工商管理学院的这些学子也彻底尝到了甜头,原来去西域赚钱真的很容易。 去了一趟,自然了解到了西域各国需要什么,除了茶叶、瓷器、丝绸这些大宗货物外,很多大宋的东西在西域都是非常受欢迎的。 赵似突然生出了一种感觉,这些商贾都彻底疯了,比自己当年要疯狂很多倍,不过这正是大宋需要的结果。 各州府不是要修路发展商贸吗,钱从什么地方来,指望朝廷拨款,就算有钱,但这个过程往往很是麻烦。 可现在看来,这个想法显然有些多余了,虽说抽解暂时免了,但大宋还真不指望那点儿钱,只要商贾不停地来,大宋的商贾也不停地前往西域,产生的经济效益实在有些惊人。 虽说其中的很大一部分税收会上交朝廷,但剩余的显然也不少,只要向朝廷禀明,然后便用于各项基础建设。 其实这都不是各州府操心的事情,河西现在有赵佶坐镇,这些向朝廷禀报用钱的事情其实方便了很多。 阿扎萨兰走后不久,很快各国的商贾开始想流水一样涌向了大宋,他们的规模虽然不如阿扎萨兰带来的商队,但胜在源源不断。 赵似一刻也不犹豫,将这些事情原封不动地写成了扎子,快马加鞭送到了赵佶那里。 他终于感觉到,自己来河西几个月,总算有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老钟,你看看这扎子,赵似说我河西之地已经是商贾络绎不绝而来,虽然人数不算很多,但如此细水长流,可是一笔巨大的收益啊。” 赵佶虽然说派出了赵似去开拓河西商道,他也抱着很大的希望,但他万万没想到会有这么快的速度。 在他的想象中,河西想要真正见到收益,至少也得等到第二年的夏天。 如果要真正建立成熟的商贸网络,恐怕得好几年的时间。 但赵似的扎子却说明了一起,他琢磨的这些,根本不需要太长的时间,看目前的样子,或许到了第二年,河西的大道恐怕会被商贾挤满。 钟粟的水泥能够完全量产后,赵佶本来计划想用这些水泥来修缮汴京到各地的官道,但现在他改变主意了。 官道的确需要修缮,如果全部成为了水泥硬化路,当然好处多多,但现在看来,河西或许更为迫切,优先发展河西才是最好的选择。 其实,赵佶看到的只是眼前,钟粟的一句话很快便让他直接怀疑人生。 “老赵,你这就满足了?西域各国久不和我汉人通商,往后的繁盛景象恐怕会是现在的十倍还不止,河西的财赋收入完全有可能接近东南各市舶司的海贸的数量。” 虽然这个时期,海上贸易已经非常成熟,但航海毕竟是有风险的,总有一些人觉得狗命要紧,没必要冒的险不冒为好。 再说,西域三十六国本来就距离大宋的国土不算太远,对于他们来说,如果要进行海上贸易,反倒是绕了太多的路。 与其如此,还不是和大宋直接进行陆上贸易。 赵佶听了钟粟的话,脸上的肌肉甚至抖了抖,原来他觉得钟粟鼓动朝廷打下西夏,无非就是贪图河西的马场、铁山之类,现在看来,事情根本没有这么简单,这贸易可是摇钱树啊。 赵佶觉得,大宋好像又在干另外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喜欢大宋教书匠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大宋教书匠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