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专管机构
延福宫后的一处花园中,赵佶和七八名大臣悠闲地品茗聊天。
西夏的灭亡,善后事宜的顺利开展,让赵佶和满朝文物真正放松下来。
虽然,大宋还是有很多缺憾,但目前的局面,完全是大家都想不到的。
古代社会,每一个政权的目标无非就是国泰民安,当然说如果统治者有一定的野心,还会做一个万国冕旒八方向化的梦。
当然,这个梦想要变成现实,实在是太难了,如果说做得比较彻底的,大唐算是一个,从当时的一些诗句便能看出端倪。
昭昭有唐,天俾万国。列祖应命,四宗顺则。申锡无疆,宗我同德。曾孙继绪,享神配极。
一首乐歌,无非就是用来随便歌功颂德的,居然表现出了一种极为恢弘的气势,不得不说,没有强大的文化自信,是写不出这样的诗句的。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向凤池头。
一首描写大明宫早朝时庄严华贵气氛诗歌,隐隐昭示着一种大国强国的自信与强势。
在西夏被灭之前,没有几个人想过这些,但时至今日,这种有趣的想法居然自然而然产生了,只是,因为这种幸福来的太突然。
大宋君臣一向毕竟随意,此时大家有的在欣赏风景,有的在小声说话,有的则在专心品茶,倒是有一番兰亭聚会的意思。
“报——河西奏报——”
一名内侍匆匆而来,洪六连忙结果,递到了赵佶的手中。
换做以往,这种来自边地的奏报一来,不管君臣都回振衣而起表情肃穆,因为里面的内容无非就是某出边境有遭到袭扰之类,往往到这个时候,处理的方式其实都差不多,不愿意动武,最多也就去一封国书表示一下立场或者态度而已,别的还真做不了。
久而久之,大宋的部分边军也松懈了下来。
但这次的情况确大不一样,赵佶在喝了一口茶,才开始慢条斯理地打开了扎子,而群臣也只是侧了一下身子。
在大家看来,边地有大宋重兵,恐怕没有那个不知道死活的国家会胡乱造次,吐蕃有这个胆量吗,有就尽管来,正愁找不到借口灭了他。
就算是契丹,虽然比起这些小国,实在是强了太多,但那又如何,暖泉峰伏击的事情大家已经都知道了,契丹并没有大家想想中的那么可怕。
如果非要过不去,想来战就来吧,互相伤害啊。
“蔡王的扎子,说了两件事情,商路倒不是问题,就是需要人,我大宋已经陆续派出了几百人,这商道还需要人。”
赵佶的话中透着无奈,大宋本来有很多吃闲饭的冗官,西夏一到手,居然一下子消化了个精光,也算是一举两得。
这赵似倒是好,非要要人吗,真的没有了啊,你要钱不好吗?
自从会州的金银铜开采以来,虽然还没有多少积累,但赵佶现在心里踏实了很多。
有了大量的金银做储备,还有什么可担心的,现在是不行,最多两个月,大宋便可大规模发现几拨铜钱了,随着各地赋税的不断上缴,之前打西夏耗空的国库又开始鼓起来了,拿出一部分投到商道开拓上,完全不是大问题。
可赵似要人,有点难办啊。
一眼扫去,赵挺之在场。
“赵卿家,此时你怎么看?”
赵挺之是礼部尚书,后世的组织部和人社部部长,非常牛的位置。
“回禀官家,吏部主管任免、考课、升降、勋封等事宜,对这商贾人才,无从掌握,至于哪些官吏精通商贾之道,还需要一一核查。”
这个回答非常明确,吏部并不掌握商业人才,最多可以抽出一些懂经济贸易的官员,但大宋官员现在已经有些精确,赵佶心里也清楚。
这样的回答不算甩锅,但的确也说明了他的无可奈何。
一时之间,赵佶发现突然没有了办法,对于商贾,以往可是贱业,起码在士农工商中排在末尾,可现在情况变了。
东南沿海一代,朝廷倒是设立了市舶司,主管海上贸易,但河西商道呢,居然没有主管部门,怎么办?
“曾卿家,你可有良策?”
曾布是第一权相,就算他没有办法,那也得有思路,谁让他大权在握呢。
“老臣虽不知该如何,但推荐一人,一定会令陛下满意。”
曾布说完,悄悄朝钟粟扫了一眼,但钟粟似乎就像没听见一样,一副“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的样子。
“哦,何人可为朕解忧?”
赵佶也来了兴趣。
“钟侯智计百出,他总能出人意料,此事如果交给他来办,想必会有解决之法。”
曾布顿了顿,还是咬牙说出了一句。
到底钟粟会怎么做,曾布心里也没底,但他觉得钟粟在商贾一道的确颇有研究,如果满朝可以找出一人,钟粟或许是最合适的人选。
“钟卿家,曾相说你有办法。”赵佶说了一句,发现钟粟似乎走神了。“钟卿家,钟侯,老钟——”
赵佶提高了音量。
“官家赎罪,臣刚才正在想这件事情,一时有些走神。”
“罢了,说说吧,你是怎么想的?”
赵佶显得颇有耐心,河西商道的事情只要做好,那便是白花花的银子,必须得重视起来。
“臣在想啊,这东南沿海各处港口有专门的市舶司,掌管海外商贸,那这河西商贸,或许还会有其他各处的通商活动,是不是也得有专管机构?”
钟粟一说,赵佶已经猜到了几分,曾布推举的不错,这厮或许真有办法,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到了专管机构,显然不但有办法,应该还有很多想法。
对了,这话什么意思,专管机构?这是又要成立新的机构啊,都已经开始红果果地要编制了,真应该给他吗?
别说赵佶,其他大臣也听懂了钟粟的意思,之前便成立了勘探监,这才多久啊。
现在又要成立新的机构,这样做真的好吗?喜欢大宋教书匠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大宋教书匠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