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让子弹飞一会

 
    延安府,也曾经是种家的建功之地。 北宋有名的“米脂大捷”,便是种师道的叔父、种世衡的第五子种谔指挥的,此战当时极大地鼓舞了北宋军民的斗志。 “米脂大捷”后,种谔奉命留守延州,从此固守陕北、抗击西夏,保边境安宁。延州百姓说:只要有“老种经略相公”在,我等无忧也! 后来“老种经略相公”又被种师道“继承”。 但是由于大宋一直以来重文轻武的做法,钟家军这支极其强悍的宋军,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才会被想起来,只要边境宁定,马上便会受到猜忌。 在《宋史》中,种家军比杨家将的名气大,比杨家将的作用大,只不过杨家将走上了舞台,被渲染得出了彩,而种家军却走进了线装书,被文字湮没了。 真正的历史线上,种师道的大宋西军在赵佶登基不久便遭到了分化,种师道也几乎长期处在赋闲状态。 金兵已经兵临城下之时,宋钦宗既用主和派意见派使者出城求和,又用主战派意见坚守京城不去,谁知两样都落空,京城失守,宋钦宗、宋徽宗被劫入金营,金兵以此为筹码逼两河军民开城投降、宋朝臣民贡献金银珍宝美女、并保障金兵退兵安全,因为金兵人数确实不多。 宋钦宗捶胸大哭道:“不用种师道言,以至于此!” 汴梁城破之后,金兵将领入城,很想拜见一下种师道,可惜种师道已死,便找到种师道的侄子种洌,对种洌说:“我们过去曾在阵前见过你伯父,真是一位好将军啊!如能采纳他的意见,宋朝不会败得这样惨。现在宋朝应该知道种将军是个忠义之人了吧。”宋朝的被俘官员听了,皆仰天长叹。 种师道死后,其侄子种洌护种师道的灵柩西归时,在路上碰到强盗,强盗听说是种师道的灵柩,居然毫不犹豫下拜致奠,并且反赠金钱以致意,可见其赫赫威德。 横山鏖兵之所以能够迅速取胜,一方面是各种新式武器发挥了巨大作用,另一方面也和种师道在西军中的崇高威望大有关系。 当初大宋兵分东西两路,朝廷便考虑过这个。 如果种师道留在西路,负责拿下河西走廊,当然也是没问题的。 但那样做,东路军的指挥,恐怕就得交给折可适。 按照军中威望来说,折可适和种师道相比,是差了那么一点意思,但这个还不是最主要的,关键是折可适对新式武器的熟悉成不不足,必然以传**法委主办,无法真正发挥其威力,显然不划算。 而延安府,甚至广大的永兴军路和河东路,一度是种家军的主场,所以他来指挥东线作战才是最合适的。 如此一来,折可适只能乖乖听从种师道的调遣。 事实上,折可适一开始的确不痛快,毕竟永兴军也不弱,可他看到其它几座城池被宋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的时候,他便已经无话可说。 军伍之中,能打仗才是硬道理,势力面前,折可适选择了坦然面对,甚至亲自写信给种师道,不但要新式武器,还要求种师道派人来专业指导。 种师道刚在铁门官安营扎寨,折可适的信恰好来了。 “种帅,折将军这也有点知耻而后勇的意思啊。” 狄云飞的性格稍稍有些跳脱,揶揄着说道。 “不可如此说折将军,永兴军这些年如果没有他镇着,延州府百姓的日子恐怕都不好过。” 种师道这么一说,狄云飞立刻闭上了嘴巴,他可是太清楚了,当年狄青可是以彰化军节度使的身份出任延州知府,也算和狄云飞颇有渊源。 其实种师道之前便已经料到折可适会提出这样的要求,所以不管是人还是物资,之前已经准备妥当,现在要做的只是一句话的事情。 今后要攻打兴庆府,可不能少了永兴军,阵前出现分歧绝对是大忌,种师道也不想落下话柄。 “种帅,这帅帐的位置是不是有些靠前了?” 按照古代的行军习惯,大军驻扎,帅帐往往居中,其实也是担心对方突然来个斩首行动之类的,赵鼎此时提出这个也是有据可依的。 “是啊,的确靠前了一些,但唯有如此,才能起到策应西路大军的作用,也算是做给契丹人看的。” 狄云飞和赵鼎听了连连点头,主帅就是主帅,他心里装的是整个宋夏全局。 “传令下去,大军主力暂时驻扎于此,派出一支奇兵佯装我大宋主力,四处袭扰西夏军。” 种师道知道,暂时是不能继续穷追猛打了,接下来的计划,时机非常重要,一旦少有差池,便会影响到整个战局。 **************** 尉迟恭铭让老许以最快的速度将情报的内容传回,虽然需要好几天的时间,但这些时间并不会耽搁什么,如果刚一接到消息大宋军队便动起来,反而会打草惊蛇,只有让西夏人想动起来,恰到好处的时候,大宋军队再采取行动,西夏人恰好会处在一个骑虎难下的局面。 这样的情况下,西夏人会最难受,大宋却会最爽。 所以,必须留一些时间,让子弹飞一会儿。 当这份情报出现在赵佶面前的时候,他觉得自己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 情报显示,西夏人目前仍然在大宋的掌握之中,他们仍然无法猜透大宋的作证计划。 兴庆府毕竟是西夏国都,不管是对国内,还是对契丹,李乾顺不能没有交代。 为了确保兴庆府的安全,西夏朝廷下令,迅速收拢兵力。 本来还指望契丹天德军能够助西夏一臂之力,但自从两万天德军被消灭之后,契丹人一直处在沉默状态,现在不管契丹人管不管西夏的死活,西夏人自己得为自己认真考虑了,总不至于洗干净了脖子等着让宋军来砍吧? 很快,西夏朝廷这次的意见出奇的一致,在他们看来,当初大宋陈兵兰州府,完全就是个假动作,真正的目的居然是兴庆府,西部部署的部分兵力开始以最快的速度驰援。 提前驻扎在会州的胡世将已经有些着急了,东路军打得热火朝天,他却只能在这里死等,但杨乂却显得四平八稳,现在时机终于来了。 当然,除了他们,种师中也已经早早接到命令,率领秦凤路大军在兰州府枕戈待旦。喜欢大宋教书匠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大宋教书匠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