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太稳健了不行的

 
    大事情,张商英显然被钟粟的话给震惊了。 其实,在刚刚开始进行生产建设兵团的时候,张商英觉得也就是一次改革之举而已,也没有太放在心上。 可到了幽燕和太原之后,他开始有了一丝异样的感觉。 大宋的历代统治者,都没有表示过要放弃幽云十六州,但实际行动却不是很多。 就算是最为坚决的宋太祖赵匡胤,也只是建立了封桩库,但此后的军事行动,一直没有取得什么实际性的进展。 到了澶渊之盟后,收回幽云十六州,基本上便不再提上议事日程,不管怎么样,已经和契丹达成了名义上的兄弟之盟,这时候再提出要收回幽云十六州,显然有公然向契丹叫板的意思。 可不管怎么样,这种嵌在骨头里的深深的痛苦,必定是大宋一代代皇帝必须经历的。 别的皇帝不说,之前的宋哲宗赵煦,便把火气撒在了西夏和青塘身上。 赵佶不是没想过,也不是毫无野心,但他一开始完全一头雾水,更不不知道该怎么实现他的一代雄主梦想。 可恰在此时,钟粟出现了,不断地给了希望。 张商英的太原府和燕京府之行,正是看到了一些蛛丝马迹。 这似乎不仅仅是改革,显然真要玩大的。 钟粟曾经在张商英跟前也流露过一些想法,但那时的张商英只是觉得这只能算是钟粟作为年轻人的一腔热血,真正做起来的难度实在太大。 但在不知不觉中,张商英发现一切都在变化,虽然不是很快,但看的非常清楚。 “钟老弟,你不会真想对北地用兵吧?” “用兵又如何?契丹侵我国土,这都多少年了。 以大宋目前的态势,再有个三两年,拉出一直五十万大军不在话下。 而那时候的契丹,恐怕正和女真在较劲,岂不是最好的时候?” 张商英一听,笑着摇了摇头。 还真要干大事啊,都瞄上契丹了。 不过,他转念一想,在全国建起四大生产建设兵团,难道仅仅是为了搞生产,多打粮食吗?显然不是。 尤其是太原生产建设兵团和幽燕生产建设兵团,基本上处在前线地带。 一点解决了粮草补给之类的问题,那倒不是不可以出手一战。 战争这种事情,其实就是打粮草打心态。 古代因轮输转运的各种不便,一旦粮草不继,往往会导致战局发生逆转,这样的情况往往屡见不鲜。 除了这个,精良的武器装备也是克敌制胜的重要因素,在目前这个时代,骑兵就是最为强大的战力,大宋一直以来都在为这个而努力,攻打青塘说来说去还是看上了青塘马。 从契丹人手里获得马匹,无异于与虎谋皮,但退而求其次,如果能够搞到足够多的青塘马,还能勉强组建一支次高端的骑兵队伍,尚有一战之力。 这些张商英都明白,但他却发现,钟粟似乎一直在为这些短板而做准备。 高产作物一下子解决了粮食短缺的问题,而且如果从太原和幽燕取粮,补给线会一些字短很多。 以往大宋不是没想过这个问题,但太原和幽燕并不是太适合普通作物的生长,尤其是稻子这些,压根就没有可能。 另外军队不仅仅是要吃粮食的,还得有菜蔬和肉食。 现在温棚计划,似乎便能解决一小部分菜蔬问题,至于肉食,有了生猪养殖,当然也会解决,只是时间问题。 还有就是士气问题,其实只要解决了粮草补给和武器,士气自然不存在问题。 大宋有史以来的名将如杨业、潘美、狄青、章楶等人,几乎都属于振臂一呼便会气势如山,所以主将只要不畏敌,士气也好办。 还有让他确信的一点是,张商英刚回来便知道了“没良心炮”的强大威力,这种奇怪的武器,让他一下子明白,钟粟为何对骑兵的建设上没有过关注。 原来,他或许就没想着发展骑兵,他做出这个来,就是为了专门对付骑兵。 大宋为了对付骑兵,的确费了很多脑筋,但效果真的不怎么样。 唯一的办法,就是以城池来阻挡。 但城池也不是想修筑就能修筑的,秦始皇整修了长城,也没有因此一劳永逸地解决匈奴犯边的问题,何况稀稀拉拉的几座城池。 如此一来,钟粟现在做出来的这种“没良心炮”,倒是成为了对付骑兵的大杀器。 其实张商英还不知道的是,钟粟还有更加庞大的计划。 比如说对于退役的军士,如果愿意居家迁入幽云十六州之地,那便按人头,没人奖励耕地二十亩,而且可以三年免税。 有了这样优惠的政策,只要稳定住了战局,还是会有不少人愿意去的。 华夏古代社会,说来说去,土地往往是最重要的,绝大多数的战争都是围绕土地而战,何况是白得的。 钟粟也不想再隐瞒,张商英是枢密副使,当然有必要知道这些。 “老张,想要青史留名,你就按照我的想法来办。 你要记住一点,我大宋最大的问题就是党争造成的,往后不要结党,这便是大宋的福气。 还有一件事情,我大宋一向厚此薄彼,对武将从来都是压制的做法,这真不是什么好事情,所以等到章楶告老还乡,你便接手枢密使。” 钟粟的语气轻描淡写,好像这大宋朝廷操控在自己的手中一样。 他事实上,张商英真感觉到,钟粟在大宋朝廷还真有强大的话语权,没有几个人会跟他过不足。 “那种师道将军呢,也是你早就想好的人选?” “那是自然,种师道可不是一般人物,老张你还别不信,我别的本事未必比得上你,这看人还真是一绝。” 钟粟吹嘘了两句,他总不至于告诉张商英,自己知道这一切。 但张商英真的信了,钟粟目前搞出类的这些神奇的情况,换作任何人都不可能办到,或许这真是大宋之福吧。 “不妨再告诉你一些事情,我为大宋做出的火器,可不仅仅是‘没良心炮’。 还有不少火器之类,只是还没有完全研发成功,但只要有足够的时间,这些都不是问题。” 张商英低头沉思了一会儿,但很快有了疑问。 “可这些火器再好,也要能够运输到战阵之前,没有马匹还是不行的。” 说完之后,他盯着钟粟。 此时的张商英已经又原来的心中有疑问,到了现在帮钟粟出谋划策了。 “当然,当然得有马匹。 我来问你,契丹骑兵之所以擅长野战,最关键的是什么?” “这还用问,自然是骑兵的速度,我大宋马匹总是比不上。” 张商英对于这等常识当然很清楚。 “可你觉得,骑兵所用的马匹,如果长时间行军是否可行?” 张商英摇了摇头,世间之物往往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不可能尽善尽美。 能够告诉冲锋的骑兵,往往在耐久力上会差一些,这其实是共识,没有什么疑问。 虽然古代有千里马的说法,但事实上,那种加速度快而且耐力惊人的马匹,实在是太少了。 所以,骑兵往往采取的是退而求其次的做法,如果的确需要长时间行军,那便每人带两匹马,甚至是三匹马,然后轮流换骑,也就是说换马不换人。 如此一来,既不耽搁行军速度,也不会把马累得够呛。 可即使在契丹,也不是说所有的骑兵都有一人配置多批马的待遇。 钟粟一笑说道:“契丹骑兵的马自然弄不到,但那些耐力长而有不善快速奔跑的马,购买起来是不是会容易一些?” 张商英一听,觉得还是很意外。 原来钟粟一直是这么想的,除了契丹战马这种品种,如果想要购买普通的马匹,还真没有多少难度。 做这些事情,无非就是为了弥补火器部队的运输之弊端,张商英再次对钟粟的创意充满了佩服。 “那我能帮上什么忙?” 张商英不自觉的说道。 “别让别人把你的枢密使给抢走了,做到这一点就足够了,太稳健了肯定不行的。” 再次提到了枢密使,张商英觉得有些头大,现在这个时候,说谁是未来的枢密使,是不是过分了。 张商英想来想去,倒是明白了一点。 钟粟是在做一件大工程,需要朝中大部分人的支持,自己也要做好这个呼应。 话说到这里,张商英感觉得,自己的内心居然有一些窃喜。 跟着钟粟,不但能够做大事,还能够帮自己当大官,真是有些不可思议。 “我想改天看看你研发的火器,如何?” 张商英突然来了兴趣,他要看看。 “不行,兵工学院非内部人员,只能拥有特旨才能进入,我也爱莫能助的。” 钟粟说的也是真话,他可不敢乱冒险。 “不过你放心,只要各类火器都研发成功的话,我会必要时处理一些,你看看。” 钟粟其实更担心的是,火器监现在的实验风险更大了,万一朝中忠诚被炸雷的弹片给销号,那就真就麻烦了。喜欢大宋教书匠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大宋教书匠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