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三章 天人交战

 
    怀州。 军校。 天子之兵的招募工作远远超出了钟粟的设想,原来觉得有五千人已经不错了,可就因为钟粟当初设想从西军中优先招募,比较西军的战斗力是最强的。 西军除了战斗力强,脑子同样好使,别说将领了,就算是普通军士,他们也明白一个道理。 大宋想来忌惮武人,战斗力弱,没有人在意,战斗力强,会被各种防范。 总之,当兵就是糊口饭吃,想要社会地位,没门。 天子之兵地位的问题姑且不论,但他们很快发现了一个显而易见的好处,你就是除了待遇还不错外,装备也是最好的。 杀敌很重要,但保命更重要,保命的目的是为了更多的杀敌,杀敌的目的是为了更多的军功。 这个冬天还没有过去,一万人左右的天子之兵已经到位。 张叔夜看目前的形势,过完年之后,哪怕再招募一万人也是很容易的事情。 当然,虽然钟粟将这里的一切都交给了张叔夜和宗泽,但张叔夜才不会自作主张擅自招募。 他很快将一封信送给了钟粟,钟粟找到曾布,在赵佶那里开了一场御前会议。 很快便做出决定,起初的一万规模算是经验不足的想法。 现在一想,不如将这个数字扩大一下,最后赵佶一拍板,常备军三万人,预备队一万人,共计四万。 这些人可不是普通军队,而且承担着比较特殊的任务,再多的话可真养不起。 再说,承担特殊任务的军队,规模太大也不合适。 限定在这个数量,算是最合适的。 果然,赵佶同意后,张叔夜的招兵工作继续进行,很快真的接近两万人。 好在怀州城曾经就是囤兵的,地盘也算足够大,这才能将这两万军士容纳下。 军校所在的这处屯兵之所,设施也算是齐全,至于练兵场,这里同样是有的。 只是因为时间实在是太长,训练场上已经长满了杂草。 这可难不倒张叔夜,也就半天时间,屯兵之所的干草被清理一空,宽大练兵场已经出现。 当将近两万天子之兵同时出现在训练场上的时候,那振奋人心的气势,就算是久经战阵的张叔夜也举得兴奋不已。 而一心想当文官的宗泽,同样觉得心中震撼不已。 怀州周边地势复杂,除了正常的训练场体能类训练,张叔夜也常常拉上部队,在也外进行训练。 为了适应今后执行特殊任务的要求,野外生存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 钟粟留下的训练章程,张叔夜越看越觉得有意思。 当然,在一些细节方面,钟粟并没有明确的交代,自然靠张叔夜。 他倒是不在意,行伍战阵的经验,让他训练起来得心应手。 训练的强度足够大,伙食同样不错。 钟粟之所以提出生产建设兵团的概念,一方面是需要对队伍进行一番重组。 大宋朝廷不是一直忌惮强大的军队吗,平夏城之战已经结束,那就干脆把有些部队分散分配。 战斗力强的队伍,继续保持。 而那些已经不合格的军人,那就全部纳入生产建设兵团。 打仗不行的话,种地的力气种有吧。 可惜是,到了现在,也就仅仅是成都生产建设兵团刚刚有了建设雏形。 即便如此,因为现在天气太冷,只能等等,然后让张商英继续去成都府,然把这个方案完全贯彻到位。 成都生产建设兵团只要建好了,这也算是一个试点,也就是用来总结经验的。 接下来的几大生产建设兵团,那就完全可以同时建设,至于建成的时间,两三年总能解决。 这么一来,大宋周边有生产建设兵团,同时还有一支身份神秘的部队。 别说契丹和金国,他们如果敢来的话,那就尽管来回试试。 可惜的是黄龙府有点远了,如果真要提前完成岳飞的差事,还是要做好一切。 随着天子之兵规模的扩大,张叔夜反而觉得有些迷糊了。 这样折腾难道真会有效果呢?而且这些人到底想干什么? 钟粟才不会把自己这些想法说得清清楚楚,那是保留的新节目,现在训练好才是最重要的。 但西军就西军,虽然训练强度很大,却没有一个人说什么。 话说回来,都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一伙人,当然不会在意这些。 其实,对于大宋西军这些人,他们还看重一点。 放在远离的军队体系中,弄不好就是被大宋高层过活拆桥的后果,只是谁都不愿意看到了。、 可怀州军校训练的,那是高逼格的天子之兵。 可以说,参加天子之兵,好处不少。 除了有比较好的待遇之外,还可以借机让自己的身份变得无比尊贵。 赵佶需要一直天子之兵,除了因为禁军孱弱不堪的战力外,还怀着一个君临天下的梦想。 谁都想做千古一帝,但千古一帝可不是说说就能做到的。 钟粟对赵佶做完工作的几天中,赵佶的心中几乎处于天人交战的状态。 风险和际遇并存啊,到底需要不需要走出一只大宋的强军之路,这是个问题。 另外,如果走了这条路,风险只会成倍增长,或许还会有无数的后患。 武力收回幽云十六州,这在历代大宋的脑海里,最多也就是想想而已。 太祖都没完成的大业,他赵佶能做到吗? 赵佶开始将一些之前的历史事实找了出来,这些事情他之前也了解一些,但仔细看了看。 不能说很失望,但也让人有这很多无奈。 尤其是澶渊之盟,都让对方的主将死翘翘了,为何还要赔款? 以前,没有人想过这个问题,他赵佶当然也没多想。 可有了钟粟的蛊惑后,他也开始怀疑。 契丹当时已经是败军,不答应又能怎么样?萧燕燕她能怎么样? 可当时为什么就答应了呢,给钱都给的那么痛快,难道那些钱是天上掉下来的吗? 动摇归动摇,但毕竟是事关国家兴亡的大计,赵佶亲所未有的纠结。 但他知道,一个决定性的时刻很快就要来了,他得尽快想好。喜欢大宋教书匠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大宋教书匠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