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七章 李清照作出决定

 
    一行人在闻道台停留了一炷香的时间,然后来到了汴京大学学术报告厅。 这里又是另一番气象,闻道台一般针对大型学术交流和报告,适合面对全体书院学子,至少也是一个或者两个学院学子这种大规模的活动。 而学术报告厅显然逼格更高,紧紧限于精英级别的交流。 不过由于这种精英级别的交流开展的频率太低,所以汴京大学的学子们,始终觉得闻道台才是汴京大学的代表。 这次在学术报告厅不是听学术报告的,而是让李清照了解汴京大学的办学目标、十年规划之类的。 当然,钟粟无论如何是不会将支援大宋收回幽云十六州之类的内容写在里面的。 大宋如果不能真正强健起来,说了也没用,反而会被耻笑。 倒是那些“德智体美劳五育全面发展”、“书院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复合型人才”之类的提法,让李清照觉得这所汴京大学,和她了解的所有书院都有很大的不同。 同为为国育才,但一般书院培养的只是读书人,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考取科举,为了当官。 可汴京大学不是不培养读书人,而是将读书人和做其他事情的人放在的同等重要的位置。 虽然这样的理念李清照有些难以认同,但的确非常新颖。 李清照再次体会到了汴京大学中心的闻道台所包含的意义,钟粟尊重先贤,但显然又在先贤的基础上做了更多的事情。 在各大学院的参观,虽然只是走马观花,但她却感觉到,如果能够停留更多的时间,也许会了解到更多有趣的东西。 “钟——山长,我有一个疑问,如果我来汴京大学文学院,可不可以去其他学院。 我的意思是,去和其他学院的先生讨教。” 李清照觉得,汴京大学有着太多不可思议的地方,实在太值得去探寻。 她向钟粟这么一问,李格非不可察觉地摇了摇头,又轻轻地叹了口气,钟粟假装没看见。 可见李清照这个父亲已经看出了女儿的想法,他虽然重视礼法,但还不至于到无法通融的地步。 “汴京大学,不管是学子还是先生,名义上隶属于某学院,但对大家的自由不做限制。 也就是说,文学院的先生,如果对医学院的学习内容有兴趣,在完成了本院的任务后,自然可以去医学院学习。 当然,对于学生,这个会有所限制,必须足够优秀。 清照姑娘本来就是我汴京大学特意邀请的贵宾,如果愿意来书院,自然可以在各处自由活动。 不是钟某自夸,汴京大学和其他书院多少还是有一些不同,想必清照姑娘多少已经感觉到了。” 钟粟已经明了,李清照这么说,其实已经意味着做出了决定,一切都在预料之中。 李格非是礼部员外郎,他的岗位决定了思想上难免保守一些,所以直到现在,他虽然把做主的权利交给了女儿,但内心深处还是耿耿于怀。 不过,钟粟却抓住了一点,李家的家风还是比较开明的,从李清照从小能够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就可以看出来这一点。 或许在别的方面,李格非会坚持自己的原则,但到汴京大学来当先生,说来说去还是做学问的。 现在赵佶都没什么可说的了,他还能说什么。 “钟山长,小女子未及桃李年华,得蒙山长看重,今日又能窥得书院一斑,心中无比感慨,今后若有不周不当之处,还望山长海涵。” 李清照红着脸说出了自己的决定。 实锤了,钟粟反而微微一愣,就这么简单吗? 这可是“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啊,这么容易就被自己忽悠到汴京大学了? 或许还没有大放异光的李清照没有那么傲娇,但她或许也知道自己在汴京读书女子中的段位。 但不管怎么样,这里的生活必定会比她的闺阁生活精彩很多。 回过神的钟粟突然朗声说道:“欢迎李清照姑娘加入汴京大学。” 钟粟说完,学术报告厅内掌声随之响成一片。 其实在李清照一家艰难纠结的这几天中,钟粟没少做工作。 她写的《忆秦娥》《如梦令》已经在钟粟有意无意的引导下,逐渐传遍了汴京大学的各处。 别说文学院的,其他学院同样对这位奇女子之作暗暗称奇。 对于这样一位能够写出赵佶都称道词作的女子,许多汴京大学的学生,自然充满了期待。 当钟粟陪着李清照等人走出学术报告厅的一刻,李清照要来汴京大学当先生的消息就已经不胫而走。 虽然她是来当先生的,并不是大家的同窗,但她来为大家授课,那种赏心悦目的感觉的确很是美好。 “清照姑娘,从此以后,我得称呼你为李先生了,或者李博士。” 钟粟说完哈哈大笑,李清照也笑着摇了摇头,众人也一起跟着笑了。 随后,李清照在燕儿的陪同之下,来到了给她她早已准备好的办公区。 这又一次颠覆了李清照的认知。 一处白墙红瓦的小院,进去之后是三间朴素而不失淡雅的房舍。 乍一看有点像山乡村野之间的农家院落,可这正是文人墨客喜欢的氛围。 走进房屋后,书案几塌、妆台铜镜、文房四宝应有尽有。 当她得知,汴京大学目前只有一只手能数出来的先生获得了这样的待遇,一时之间惊诧万分。 她当然明白,汴京大学资历最深的自然是苏东坡。 她居然享受了和苏东坡同样的待遇,这是她根本想不到的事情。 当然,设备再怎么齐全,自己还是需要回家带一些个人用品。 当她参观完了自己的小院,出门后发现已经有一辆做工精美的马车停在了院中。 “清照姑娘,这是书院配给你的马车,要不要看看。” 一个清秀的小厮躬身说道。 李清照看了看身边陪同的燕儿,燕儿点了点头。 以后这里就是自己的第二个家,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小厮立刻放好了马凳,打起车帘。 钟粟的马车坊自从在登封第一次试制马车之后,一直在改进工艺。 到了现在,不管是外观内饰还是里面的各种配置,显然已经达到了最为优化的程度。 李清照就算是富家小姐,也被这样一辆独特的马车深深吸引。 她现在心里彻底踏实了,自己来汴京大学当先生,的确来对地方了。喜欢大宋教书匠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大宋教书匠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