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七章 宁可直中取,不可屈中求

 
    太学生一心想要对汴京大学晓以利害,但汴京大学却不一样,他们之中不管是普通学子,还是参加诗会的人,个个都很是放松。 出现这种不同情况的主要原因,还是和两所高校的理念不同大有关系。 就拿汴京大学文学院来说,学子们除了做学问之外,还会分出一部分精力,研究自己喜欢的东西。 李纲就是其中的代表,他可是可以在文学院、理工学院、兵工学院三个学院学习的。 汴京大学学子们深刻地明白一点,仅仅会做学问写诗词是远远不够的。 会写漂亮的文章,固然可以参加科举考试获得功名,最后从政。 可从政当官只是出路的一种,与其说这是一条出路,还不如说这是一座独木桥。 只有少数人能够到达终点,更多的人只能葬身桥下。 就这样,有着各自心态的几波人聚集在了一起。 第二天,是诗会开始的日子。 参加诗会的学子有一百六十人,但开凑热闹的足足有千人之多。 知道三声炮响,人群才停止了骚动。 洪六宣读了举行诗会的诏书,表达的赵佶渴慕人才的心情,然后宣布诗会正式开始。 大宋的各类大型活动钟粟也参加过不少,一切都按照既定的程序进行。 终于,到了作诗的时候。 大宋人诗词俱佳,开始有婉约词,后来苏东坡等人的出现,又以豪放词吩咐了词的广度。 到了这个时候,词已经取得了和诗平等的地位。 所以这次的诗会,并没有严格要求写诗还是写词,仅仅对题材进行限制。 诗会分三轮举行,第一轮题材为写物。 写物看起来简单,但要选择写什么,也让学子们费了一番功夫。 很快,有专门负责的禁军,将学子们完成的诗词送给誊录的官员,随后将大字版的诗词张贴于那些展览用的木架子上。 钟粟粗看了一番,有写砚台之类文房用品的,也有生活中常见物品的。 诗词的水平如何,钟粟也不太会判断。 到了第二轮,参与诗会的学生少了许多,毕竟在第一轮淘汰了不少。 这次居然是一个舞蹈节目,众学子观看一番,写出自己内心的感受。 这次倒是出了一个小插曲,有一名学子居然写得非常露骨,大概将自己在勾栏瓦舍的不可描述之事带入其中。 内容实在有些不堪入目,直接被几位道貌岸然的裁判给毙了。 在一番哄笑中,最后一场的人选已经确定了。 不过时间已经到中午了,李格非宣布最后一场在午后举行。 附近的商贩一下子活跃起来了。 诗会现场范围,几乎被各类商贩为了个水泄不通。 赵佶也兴致满满地在周边转了转,偶尔还会拿起一件感兴趣的东西,洪六会迅速上前付账。 象征性地展示了一下自己的亲民作风后,赵佶迅速回到了一间棚子中。 这里被礼部的人装饰了一番,猛地看去,和勤政殿的内部居然有几分相像。 一座巨大的烤肉架上,固定着一只整羊。 经过小半天的小火烘烤,羊的全身发出淡淡的金色。 钟粟让人反复用过了调料的热油反复刷了好多遍,刷一遍烘烤一会儿,刷一遍烘烤一会儿。 到了中午,羊肉已经彻底烤熟,而且味道也完全入透。 一张案几上,摆满了各色果蔬,还有用来专门蘸着吃烤羊的孜然辣椒粉。 这番景象和赵佶之前在汴京大学商业街的情况很像,但这次却有了真正的红辣椒粉。 羊肉是大宋共同最为感兴趣的食物,有了这一具烤全羊,赵佶看都不看别的食物了。 洪六正准备用刀切羊肉,赵佶摆了摆手,他要亲自动手。 除了赵佶,曾布、章惇、范纯仁都十几个朝廷重臣都来了。 “众卿家,钟侯这次为大家准备了鲜美的烤全羊,吃这烤全羊得亲自动手,别人伺候的不好吃。 我先来,大家都别拘束。” 赵佶手握,拿起切刀就开始从养身上切下了一片羊肉,然后沾了一些孜然辣辣椒粉,送进了嘴里。 “啊,这味道不错啊,感觉比之前的更好了。钟卿,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说说。” 钟粟一笑,说道:“官家,上次你吃烤全羊,那时候还没有辣椒粉,这次有了。 这辣椒粉是从十万里之遥找到的东西,有了这东西,完全可以替代茱萸。” 钟粟说完,毫不客气拿起切刀开始动手吃肉。 “众卿,还等什么,上手啊。” 赵佶笑着说道,章惇显然有些等不及了,第一个上前开始切羊肉。 赵佶和十几个朝廷重臣在一次吃烤全羊,外面其实更加精彩。 大量的学子们想继续留下了等待下午的最后决战,所以选择了就此就餐。 附近的各色小吃卖得极其火爆,尤其是从汴京大学商业街,因为有准备,显然有些顾客盈门的意思。 原来的各种美食有了辣椒的正式加入,味道一下子得到了质得飞跃。 麻辣粉、冒菜、肉夹馍…… 无数来自后世的美食被钟粟进行了简单的改造,然后投入了市场中。 学子们三五成群,一边吃着美食,一般喝着钟粟酒坊出产的百日醉。 不能喝酒的,也有各种各样的香饮之可以喝。 一处相对偏僻的小吃摊,一堆兄妹坐在一起。 “兄长,小女子可惜是女儿身,不能参与这样的诗会,只能看看了事。” 少女衣着淡青色的衣裙,裙袂在秋风中飘动。 难以掩饰的书香气质,从一双晶莹的眸子中透出。 论起容貌,在大宋的女子中,也只能说处于中上等。 那时那种自然而然流露出的气质,让不少坐得很远的学子都是不是地看过来。 其实,她早就意思到那些苛求交往的眼神,只是她丝毫没有心思。 “事情,小妹如果是男儿之身,必定可以技压全场,让这下所谓的汴京娇子黯然失色。” 男子身穿紫色圆领袍,手摇折扇,一副普通书生的打扮。 目光中对眼前的这位妹妹充满了怜爱和钦佩。 “哎!不说这些了,兄长能够进入下去的最后一场,也算是难得了,妹妹等你的好消息。” 女子淡淡一笑,烟波流动,男子点了点头。 一旁不远处的赵明诚急的只搓衣角,心里嘀咕着,说好了要引荐我的,到了这个时候还没动静。 “妹妹,我倒有一个办法……” 女子都没听完的意思,摆了摆手,打断了男子的话。 “宁可直中取,不可屈中求,兄长的身份要紧。” “……”男子沉默中。喜欢大宋教书匠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大宋教书匠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