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章 这一关总算过了

 
    观摩团这次的汇报还是很中肯的,最后的奏折中说得很清楚。 “汴京大学乃我大宋一开创性书院,山长钟粟思虑奇异、公忠体国,书院虽属草创,然已呈蒸蒸日上之态。 六大学院,各有所置,博士兢兢,学子莘莘。兵工学院,虽不得入其中,然据工部所以,专以研发火器为能事,可保我大宋战阵之利……” 大概是因为汴京大学清奇的办学模式,从文字上看,主笔在写最后的评语时,显然煞费了一番苦心。 赵佶之前当然了解了一些,对于这些看法,完全表示同意。 不同意也不行,有些事情他也不明白。 钟粟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也不是第一天才认识,有些奇怪的想法,自认为是天才的赵佶也难以理解。 当然,评语里面还提到,汴京大学存在杂而不精的情况,这也是事实,钟粟也认可。 没有个十来八年以上的积累,想要出成绩还是非常有困难的。 就在钟粟还有点暗自得意的时候,尉迟宫铭派人来找他,说是有事情要商量。 钟粟恰好也想见见他,准确地说,他想要感谢尉迟宫铭。 提出观摩汴京大学,是尉迟宫铭最早说的。 起初钟粟稍稍有点不明白,但很快便想清楚了。 尉迟宫铭就是在有意促成这件事情,他对钟粟有信心,当然能够猜测到结果。 虽然是小然的父亲,但钟粟还是不得不说,尉迟宫铭的确是一只老狐狸,一只根本看不出来的老狐狸。 他这样做,完全是在成就钟粟的路上狠狠地推了一把。 见到尉迟宫铭的时候,他的表情仍然是一脸的庄重。 “结果你应该已经知道,我就不多说了。” 尉迟宫铭淡淡地说道。 “此事还得感谢郡王,若没有郡王一力促成从中斡旋,恐怕没有这么顺利。” 感谢的话钟粟觉得有点说不出口,便以官场的客套口吻胡乱应付了一句。 尉迟宫铭看了钟粟一眼,淡淡一笑。 不管是以后会成为自己的女婿,还是作为皇城司重点培养的人,他都得帮一把。 “我也只能做到这些了,以后主要还得靠你自己。 当然,想要成为皇城司的干将,甚至把握皇城司,还要很多事情要做。 我们这些人已经老了,再过些年,只能林泉相伴。” 尉迟恭铭居然流露出了少有的落寞神情,钟粟不免有些意外。 可这皇城司,钟粟还真没多少兴趣。 得罪人不得罪人的,钟粟还真不担心。 他一进入大宋朝廷,被赵煦青眼有加的时候,就有不少人对他不满,甚至故意找茬。 他已经习惯了,也看清了这些人的嘴脸。 有些人对他来说,简直如同蝼蚁,根本无需在意。 果然,后来他拿出了实实在在的功绩,很多人开始闭嘴了。 不担心得罪人事实,但皇城司这个地方,钟粟总感觉还是太冰冷、太机械、太沉默。 就算自己能够玩转,那也不会太好玩,那有办书院有意思。 可赵佶已经做出了这个决定,而且还没有跟他商量,显然是看重自己的本事。 现在唯有的办法,只能是过一天算一天,等待自己有了强有力的背后势力,再退出也来得及。 “郡王放心好了,官家所托我自然不会马虎。” 不知不觉中,老许已经离开了,钟粟都没留意到。 “钟侯,公事至此,接下来我要说的话,跟我是渤海郡王、皇城司副使都没有关系,但很重要。” 尉迟宫铭的再度面沉如水。 钟粟暗暗一惊,终于来了。 他知道尉迟宫铭这次来汴京,一定会说起他和小然的事情。 “小然是个可怜的孩子,幼时过了几年大小姐的日子,可后来的事情,你也知道了。 我想问你的是,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五年之内,等书院有所成,我会上门提亲。” 既然都问道了这里,钟粟不再犹豫。 尉迟宫铭看来一眼钟粟,钟粟看懂了这个眼神,他的意思显然是,如果钟粟现在想要提亲,他也会一口答应。 可尉迟宫铭不明白的是,为什么还要再继续等。 “师傅曾有托付,大宋国祚已经一百多年,古来历朝历代,难免有变。 不知老许是否对郡王讲起,师傅对太原大地动的时间也有准确判断。 除了这些外,还有不少,我这些年中一一印证,发现丝毫不差。 是以我该做的事情没有做完,自然不会把最多的时间花在儿女私情上。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对小然不重视。 恰恰相反,我想给小然最好的一个大宋。” 钟粟一出口,尉迟宫铭还是显得有些震惊。 有些话他猜到了,但由钟粟亲口说出来,还是有一些不一样。 “老许说过这些事情,太原府地动的事情,我始终都难以置信。 但后来我信了,先帝驾崩的事情都被你师傅算出来了,我还能说什么? 先不说这个,我问过小然,她对你一心一意,如果你到时候反悔,我尉迟宫铭是不会放过你的。 就算是官家从中说项,我也不会动摇。” 尉迟宫铭说道这里的时候,目光中透出冷冽,钟粟只觉得室内温度骤然下降。 “郡王想多了,我会用事实来说话的。” 钟粟勉强笑了笑说道。 “还有一件事情,婉婉同样对你一往情深,你又当如何?” 问道这里,钟粟都觉得有点难为情。 苏婉婉到底是怎么想的,他真有些吃不准,但不管怎么样,钟粟实在无法适应古代社会的一男多女制度。 “婉婉只是被我赎出来的,她愿意帮我,只是因为对我感恩。 我曾经多次说过,只要她想离开,随时都可以的。 至于郡王说对我一往情深,恐怕是误会了。 当然,哪怕真是这样,我也只会娶小然一人,郡王尽可放心。” 有些时候,说真话比说假话更需要勇气,钟粟觉得今天这屋子里格外沉默,来到大宋还是第一次。 “也好,希望你记住今天说的话,事关老夫女儿,多心之处,亲钟侯包涵。” 尉迟恭铭说道这里,想钟粟拱了拱手,显然还是很有诚意。 钟粟在长长吐了一口气,这一关总算过了。喜欢大宋教书匠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大宋教书匠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