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三章 火器实验(二)

 
    火器实验还在进行中,柴统领和葛统领的脸色不断变换。 他们是大宋的带御器械,大宋原有的火器他们不是没有见识过,但威力却小了不少。 他们基本上不存在上正面战场的情况,但必要的时候,他们可以凭借自己的突袭能力,深入敌后或者侧翼来一番刺杀行动之类的。 就算不能够三军夺帅,但解决若干个高级将官还是有可能的。 运气逆天的时候,一个斩首行动,就有可能提前结束一场战斗。 可这些火器出现之后,他们觉得自己好像已经没有了用武之地。 两人越是往下看,越是觉得存在感直线下降。 他们甚至生出了一丝悲哀,自己不会是要被淘汰吧。 “两位统领在想什么呢?” 钟粟冷不防问了一句。 “没,没什么,钟山长真是神乎其技,我宋军有了这些火器,定能在沙场大胜而归。” 柴统领讪讪地回答道,葛统领脸上也挂着一丝尴尬的笑容。 他们总觉得,自己的想法似乎已经被钟粟给看穿了。 “我给两位也准备了礼物,想看看吧。” 钟粟说着,兵工学院的几名墨家弟子送过来两只类似竹筒的东西。 两位统领一脸不解,这是什么东西,好像从来没见过。 可左看右看,都比不上手中的短刀。 突火枪。 这本来是南宋才发明的武器,钟粟提前一百多年让它诞生了。 其实突火枪在南宋发明时还是很鸡肋的,据后世考证,有效杀伤距离其实也就二十米左右。 另外就是装药也很是麻烦,所以实战效果一般,主要还是震慑作用。 但目前来看,这已经算是能够制造出的单兵作战热武器了。 钟粟对着墨家弟子点了点头,他们开始熟练地装药。 “这——” 葛统领有点惊讶,这竹筒好像是中空的,里面似乎还别有洞天。 “这是给两位准备的,叫突火枪,只不过还有很多问题,今天先试试看,我以后还会继续改进。” 钟粟也不多做解释,无非就是个试验品,怎么改进,还得想想办法。 很快,装药结束,墨家弟子固定好了突火枪。 前方不到二十米的地方放置了一块木板,随着点火后的一声爆响,突火枪前段喷出一段火焰,紧接着就听见木板被击中的声音。 柴统领和葛统领快速上前,来到了木板跟前。 只见半寸多厚的一块木板,好多地方被打得坑坑洼洼。 两人互相对视了一眼,露出惊讶的神情。 “感觉怎么样?” 钟粟问道。 “此物如果用于战场,对敌之时突然击发,杀敌效果甚好啊。” 柴统领说话的语气充满了兴奋。 “马马虎虎吧,木板都没能击穿,而且这才是几十步而已。” 钟粟是真的不太满意,但柴统领和葛统领却不这样想。 就凭着这个威慑力,能杀伤多少敌人不好说,但却一定能够让敌人心惊胆战。 古代两军对战,士气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若果说一场战役,先用八牛弩来个一通火药弹和燃烧弹轰击,然后再对剩余的敌人进行一波这种突火枪,敌人恐怕会彻底失去斗志。 可钟粟居然说马马虎虎,这都叫马马虎虎,那什么又叫认认真真。 还改进什么,这都已经非常不多了。 这时候,窦统领也来到跟前,仔细研究了一番突火枪。 “如果能射得更远一些,那就好了。” 钟粟暗暗吃惊,窦统领是上过正面战场的人,果然一下子就看到了突火枪的缺点。 “的确如此,所以我接下来准备将竹筒换成铁质的。 当然,这两架突火枪暂时交给两位统领,先熟悉一下操作。 等铁质的出来了,再给你们配发。” 柴统领和葛统领面露喜色,虽然觉得突火枪的体积稍微大了些,但的确很厉害,值得琢磨一番。 半天时间很快过去了,最新研发的武器都展示了一遍。 钟粟大概总结了一番,其实主要面临两个问题,一个是材料工艺赶不上,另一个是设计思路还是有问题。 这两个原因导致火器的威力小了很多,射程也不够远。 按照大宋目前的生产力,想要取得突破性的进展非常困难。 但钟粟却有他的优势,材料工业上,他已经能够大量炼制铜,还能开发出了百炼铁。 有了这两样,火器还能继续向前发展一步的。 其实从根本上来说,大宋重文轻武轻理工的观念还是比较严重的。 所以对这些火器的研究,从上而下总认为属于不务正业的行为。 工业不被待见,武器研究不被待见,干这些事情的人也没有社会地位。 所以在唐朝和宋朝,火药是被早早发明出来了,但却始终却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最荒唐的是,这个传统还被一直被继承下去。 最后的结局,自然是一次次地错失了发展热武器的良机。 到了近代,等到国人睁眼看世界时,才发现东西方的发展已经有了云泥之别。 钟粟觉得如果说还有值得庆幸的事情,那就是自己遇到的是赵煦,他也算是宋朝主战的帝王之一。 如果没有他的支持,自己的兵工学院很难发展起来。 可这家伙太短命了,如果多活个二三十年,大宋也许会有一个华丽的转型。 接下来的时间里,只要继续获得宋徽宗赵佶的支持,最少二十多年的发展时间。 想要在这二十多年适当扭转一些大宋人的观念,应该还是有一些成效的。 至于武器装备的发展,其实反倒更容易一些。 可以上这些想法的实现,还是得靠综合性大学的建设。 汴京大学算是真正成为了一所综合性大学,也许以后还要增加一些学员。 可仅仅有这一家综合性大学,其实远远不够。 钟粟的下一步,就是等到汴京大学学院体系比较成熟的时候,就得向其他几所书院下手了。 最少也要争取得到他们的支持,最好能够也开设理工类的课程。 至于怎么下手,是采取之前和国子监一样的联合办学,还是直接进行改革,现在还不好说。 当然,目前还需要解决的是,他要把三种高产作物的种子尽快多培养出来一些。 当大宋的土地上涌现出了大量的马铃薯、甘薯和玉米的时候,温饱问题就会被迅速解决。 那时候不管是征兵,还是发展其他产业,人口就已经非常富余,底气也会足很多。 思想观念、经济、文化等全面发展、均衡发展,大宋的前途才会一片光明。喜欢大宋教书匠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大宋教书匠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