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一章 装不下去了不是

 
    契丹没落的也很快,尤其是遇到外族入侵的时候,各种平时看不清的问题一下子都呈现出来了。 耶律洪基老迈昏聩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他其实已经隐隐看清了契丹的命运。 在目前的情况之下,个人的力量已经显得微不足道,没有人能够改变目前的现状。 可因为对大宋的迷恋,让他还对耶律真松的大宋之行抱着一点点期望。 如果这样也行不通,那只能过一天算一天了。 但耶律真松却不是这么看的,在他看来,契丹还是有翻盘的机会。 大宋的力量怎么样,他还是略知一二。 可就这样一个柔柔弱弱的大宋,却将西夏给打败了。 而西夏败了的这个时间,他恰好作为使者来到了大宋。 原来还有些不明就里,但当他认识了钟粟,见到了钟粟的手段。 他开始一厢情愿了,原来大宋有钟粟这样的人,难怪西夏能够被打成狗。 可事实上,钟粟和宋夏战争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就算现在钟粟在耶律真松面前赌咒发誓,他也不会相信。 怎么可能没关系呢,一定有,而且还很官家。 正因为这样的目的,耶律真松才再次来到了大宋。 当然,挽救契丹是他的最主要目的,但做到了这一点,他也可以成就自己。 指望耶律洪基再次让大家掷骰子,恐怕是没有机会了,他也不觉得自己有那么好的运气。 上次耶律真松来大宋,大宋朝廷其实有故意拖的意思。 一方面是拖一天,西夏的力量就会减少一分,大宋也会有更大的优势。 这次就不一样了,赵煦和大宋朝廷对钟粟有信心,再说契丹现都快被女真打得满地找牙了。 就算提出什么苛刻的条件,契丹又能怎么样,他们能抽出身来南顾吗? 也就是两天时间,大宋便安排了时间,接见辽国使者。 耶律真松按照惯例提交了国书之类的,顺带还象征性地交上了一份礼单。 两国交往,一份薄利还是不能避免的。 国书中的内容也不是什么机密,赵煦看完后交给了曾布、章淳、钟粟这些人轮流看了看。 钟粟发现里面居然只字未提辽金战争的情况,他暗暗发笑。 这显然是故意的,不提以为就能瞒住大家吗? 一番客套对答结束之后,钟粟笑着问道: “听说贵国最近可是麻烦不少啊,女真屡次攻打,不知道战况如何?” 钟粟这话明显问得不怀好意,但在场的大臣们虽然没说什么,但也觉得非常解气。 契丹你不是很牛吗,怎么也有吃瘪的时候。 我大宋这个吃瓜群众当定了,现在正是那个小板凳坐下看你们狗咬狗的时候。 果然,钟粟这么一问,耶律真松脸上立刻浮现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神色。 他也没指望国书上不写,大宋就会一无所知。 不写的目的,无非就是淡化处理。 “感谢钟管勾关系,区区女真对我大辽来说,无非就是疥癣之疾而已,何足挂齿。 再说,如果边境真有大事,辽宋实属兄弟之邦,大宋也不至于袖手旁观的。” 耶律真松说得轻描淡写,好像就是小股部队引发的一些小冲突而已。 钟粟也暗暗佩服,这家伙智商大有长进啊,明明都被打得吐血三升了,还没事人的样子。 让你继续装,看你能装到什么时候。 “是啊,宋辽是兄弟之邦没错,也正因为这样,辽国如果真有什么事情,还希望坦然告知,大宋自然不会袖手旁观的。 不过我怎么听说,归国各部似乎不和,才致使出现溃退迹象,不知可有此事?” 换一个大臣的话,这样的话是说不出口的,可钟粟没有那种大宋人自带的优雅,才不会在意这个。 这时候,正是需要尽量找难听的说。 说是不会袖手旁观,才不会呢,打个半死才好,最好能够两败俱伤,大宋到时候站出来收拾残局。 可让钟粟遗憾的是,历史的走向不是这样的。 契丹太不争气了,馒头都不蒸,短短一二十年,就被女真给彻底打趴下了。 女真反而在战争中获得了大量的财富,为进攻大宋做好了准备。 “钟管勾这是哪里听到的,没有的事情。 区区女真,大辽还真没放在眼里,我大辽目前兵锋正锐,短则三个月,多则半年,女真必定溃退。” 耶律真松说起大话一副大言不惭的样子,钟粟只觉得可笑。 虽不知道你们契丹现在是个什么鸟样,居然还抵赖不承认。 也罢,不承认就不承认,反正日后还得他谈判,我可是把话说明了。 你们既然没事,那就别提什么乱七八糟的条件,提了我们也不答应的。 “钟卿,边地苦寒,辽使来一趟不易,既然来了,那就陪耶律使者多舒活舒活。” 赵煦这话一出口,就已经表明了态度。 来玩几天就玩几天,说好的,别乱要东西,除了回赠的礼品。 钟粟也是暗暗发笑,耶律真松有长进,赵煦这小子也不错。 很会抓住时机,就这样真被打发契丹人了。 钟粟可不觉得,契丹人会悠闲到派出使者来大宋旅游。 只是这次来会是什么事情,钟粟一时也猜不到。 原来觉得无非就是要粮要钱,除此之外还能要什么。 可刚刚一番试探,他发现耶律真松还真没要粮要钱的意思。 如果说真是来随便转转,钟粟哪怕被打死也不会相信。 契丹人有那么无聊吗?就算无聊,也不至于无聊到这个地步吧。 这可是契丹使团啊,又不是民间来往的商贾。 “大宋黄帝陛下,臣倒是还有一事,不过因为是一件小事,所以没有写进国书里面……” 耶律真松说了一半停下了,他来之前已经商量好了,有些事情随口说出来反倒好一些。 一旦写进国书里面,反而显得过于隆重,容易引起怀疑。 可这也要看面对的是谁,钟粟可是早就推演了无数次。 国书没写什么实质性的内容,已经然他很奇怪了。 这时候耶律真松显得越随便,他越是起疑,怎么可能没有目的呢? 终于要说了,装不下去了不是? 原来还以为智商有进步了,看来是错觉啊。 “贵使请讲,既然是兄弟之邦,没有什么不可以商量的。” 赵煦也意识到了问题,但态度还是显得无比真诚。 各位兄弟姐妹,最近由于诸事繁多,加上咪咕杯**,剧情恰好也发展到了一个过渡期,有些内容自己都觉得写得不满意。不过好在文佬不是轻言放弃的人,现在总算是走出了困境。接下来一定会尽可能确保质量。另外月底将至,请各位月票支持一把。拜托拜托!喜欢大宋教书匠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大宋教书匠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