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五章 东西还是偷来的香

 
    在钟粟简短的训话结束之后,赴嵩阳书院学术交流团由贺松风和方武带队,正式出发。 在贺松风不在的这段时间里,汴京大学暂时由王元道代为负责。 其实也没什么负责的,汴京大学五个学院,每个学院都有负责人,王元道更多地也就是起个协调的作用。 其实更多的时候,只需要负责协调好兵工学院之外的四个学院即可。 兵工学院,说起来是汴京大学的一个学院,其实更多的时候,主要还是大宋枢密院和工部管辖。 学院主要研发大宋各类尖端武器,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虽然现在不是战时,但难免会有各国的密探,一旦某些武器的技术被窃取,对大宋也是一大损失。 大宋是这么想的,事实上,契丹还真排出了一些细作。 萧德崇和耶律真松的努力还是有了成效,辽道宗耶律洪基还是听从了他们俩的说法。 不管是面对眼前的女真,还是以后辽国的千秋万代。 耶律洪基虽然觉得自己的身体已经每况愈下,但还是下了决心,一定要努力一把。 比起萧德崇和耶律真松,他明显更加老道。 军事技术这总东西,可不是想发展就发展的。 耶律洪基前思后想了一番,发现本国的工业基础还是太差了,就算现在拍马去赶超,恐怕连也面临着被大宋甩八条街的状态。 也许积累个二三十年,契丹也会有大宋目前的技术,可他心里有数,自己绝对没有这么多时间了。 女真步步紧逼,契丹已经处于等米下锅的状态,再说他也感觉得,自己的身体已经一日不如一日。 虽然御史说没有什么大碍,但他其实比谁都清楚,这也就是安慰自己而已。 权衡了一番利弊,耶律洪基决定,最直接和有效的办法,那就是排除细作前往大宋。 虽然这个几乎没有多少人支持,但他还是力排众议去做了。 回到寝宫的耶律洪基一脸惆怅,契丹显然已经不是当年的契丹了,失望啊。 这些家伙总以为有了强大的骑兵,就能够定鼎天下。 可从大宋搜集到的种种消息显示,大宋似乎已经开始专门研究对付骑兵的方法。 这可不是一个好兆头,骑兵几乎是契丹乃至所有游牧民族最大的优势,一旦这种优势被削弱,问题恐怕就大了。 可惜的是,他觉得已经做不到独断专行了。 自己已经在朝议的时候说清楚了种种弊端,可是朝中显然已经被几股实力分权。 这些贵族王爷,眼睛看到的只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至于大辽国的光辉未来,居然没有多少人考虑。 他也想过,如果采取雷霆手段,好好整治一番大辽内部的情况。 可现在时机显然不合适,女真已经开始逐步蚕食大辽,这时候如果朝**现大问题,那就便宜了女真。 衡量再三,东西还是偷来的香。 就这样,一支五个人组成的细作小组悄悄出发了。 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窃取大宋武器研发的秘密。 怎么去大宋,一种就是秘密前往,可是他已经打听到,汴京大学的兵工学院,有朝廷禁军日夜把手。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想要混进去,而且还要取得想要的军事机密,简直比登天还难。 最后他听取了萧德崇建议。 大宋不是以文化繁荣为骄傲的资本吗,那就打着仰慕大宋文化的借口去。 既然要学习观摩大宋的文化,那就可以找借口接近大宋的各大书院。 这样一来,汴京大学自然就可以混进去了。 至于如何突破禁军的把手,那就只能看造化了。 本来,耶律洪基想让萧德崇带队前往,可是这家伙的学历显然低了些,太容易露馅了。 考虑再三,耶律真松似乎更合适一些,这货除了有上次出使大宋丢人的黑历史之外,别的方面都符合条件。 因为出身稍微差一些,耶律真松自小就刻苦学习,在契丹就是学霸级别的人物。 除此之外,他对大宋的情况了解不少,也有过出使大宋的丰富经验。 其实按照但是契丹的情况,比耶律真松合适的人选还是有的,但耶律洪基已经没有了太多的时间去考虑。 所以这样一支细作小组的组建还是非常匆忙的。 很快,大宋就收到了一封来自契丹的官文,赵煦心中暗暗一惊。 怎么回事,距离上次的调停时间好像还很短,契丹怎么又派人来了? 对了,是不是上次因为削减币银的事情,契丹要反悔了? 这一天的朝议也是格外郑重。 曾布大概简单地介绍了一下情况后,赵煦开始用询问的目光看着大家。 意思非常明了,大家都说说吧,契丹究竟想干什么,时隔不久又一次派使臣来大宋,到底是几个意思? 按照平时朝议的情况,大宋的朝臣还是非常能说的,可今天的情况还是有些不太相同。 很多人想法就是,怎么又是辽国,辽国真让人头疼。 来着幽云十六州也就罢了,一次次地派鸟使者前来,真是烦不胜烦。 最麻烦的是,明明牛羊无数,但一来往往就哭穷。 两国可是有协议啊,契丹是弟弟,现在穷的叮当响,都快揭不开锅了,当哥哥的是不是要照顾一下? 无息贷款什么的就算了,又不能当饭吃,干脆就来点实惠的。 大宋不是钱多吗,来一点把,江湖救急啊。 弟弟有了这些钱,就能买点吃的了,天天吃牛羊肉实在腻味的慌啊。 大宋不是有大量的绢帛布匹吗,适当给点吧,好多所谓的契丹贵族都快穿短裤上朝了,当哥哥的难道能看得下去? 当然,在宋哲宗之前,契丹老是提出这些过分的要求。 一旦不答应,契丹这个弟弟立刻就开始甩脸子。 给还是不给,不给的话,后果自负。 当哥哥的实在不喜欢打仗,有钱也是事实,朝廷一商量。 这个弟弟好可怜啊,那就给点吧。 这多少年之中,大宋就是在这样麻痹着自己的神经。 名义上是赞助自己这个弟弟,实际上大家都心里清楚,那是被逼的。 如果不给的话,这个弟弟会打人的,哥哥看起来长得高大壮,可就是不太会打架。 朝堂中一片死一般的沉默,赵煦都快发飙了,不是都很能说的吗,怎么一碰到这些两国邦交是事情就萎了?喜欢大宋教书匠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大宋教书匠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