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章 理工书院
钟粟发现时机已经成熟,他也没有太多的时间来耗。
“官家,下臣想在汴京郊外办一所理工书院,主要教授冶铁、炼铜、营造之类。”
“理工书院?不教授经义诗赋这些吗?”
“以后会有的,但暂时先不考虑,不知官家意下如何?”
“钟卿啊,你的不世之功朕看在眼里,满朝大臣也是心里有数,不过开办一家书院,耗资巨大,大宋这些年来一直和西夏开战,现在虽然差不多结束了,但国库已经赤字严重,虽说建一所书院的钱也能随随便便挤挪出来,但现在用钱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要不先缓缓吧?
朕可以向你保证,再过个三五年,咱们好好建一所最大的书院,朕还可以让朝臣中的饱学之士偶尔去书院讲讲学,但目前的情况下,不是不想帮你,是真的不能为力。
先不说别的,春耕马上要开始了,可去年因水旱灾害失地的农民安置都是个问题,这件事情做不好,明年还会继续恶化,契丹的狼子野心钟卿也看到了,万一过几年举兵来攻,那可就是雪上加霜,这些困难朕一说钟卿自然就明白了……”
赵煦说着说着,脸上居然流露出了一种很难过的表情。
“官家,你想多了,我只求官家恩许即可,至于建造书院所需钱财,钟粟自认为还有一些积蓄,再凑一凑也就够了。
不过官家如果能够稍稍扶助一二,让工部的重臣们偶尔抽时间来讲讲营造之法、冶炼之道这些,下臣就已经感激不尽了。
至于学成的这些人,他们自己开作坊也罢,朝廷征召效力也行,这个都可以商量。
只要书院建起来,就靠着马车坊和火炉煤炭的收益,维持书院的运转应该没有大问题的,官家无需担心。”
钟粟这一席话说完,赵煦几乎感动的要流眼泪了,我大宋的朝臣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有觉悟了,自费办学,而且学成后还可以反哺朝廷,这一看就是赔本的买卖啊。
所有人不都说钟粟爱钱,甚至在时刻算计别人吗?现在看来,这些人真的是其心可诛。
当然,赵煦已经明白了,钟粟其实就是想借重朝廷的威名,这样会便利许多。
至于书院一开始只是教授工部的那一套学问,虽然这些学问也非常重要,但终归属于末流。
想到这里,赵煦还是稍稍有些遗憾,但也仅仅就一点点。何况钟粟也说了,只是暂时不考虑教授经义诗赋这些,那就意味着往后还有可能加进去的,这样也没什么问题。
最主要的是,钟粟说了半天,朝廷居然不需要掏一分钱,赵煦觉得都有些难为情。
钟粟是很会赚钱,可他的钱可不是自己用来享受了。
“钟卿,朝臣之中,你的资历很浅,甚至连功名都没有,但已经能够为我大宋殚精竭虑,有什么要求尽管说,我把章相指定给你,有任何问题直接找他,只要没有太大的事情,不需要告诉我,你们自己商量着办就行。
另外,如果有谁敢阻挠,你那名马夫上前拿下即可,过后在禀报都没问题。”
赵煦这么说,摆明了就是对钟粟的信任,甚至可以先拿后奏。
“官家,你也许觉得这么办书院有点不合时宜,下臣其实都是为了大宋的将来考虑,有了这些技艺,也许有一天,就会研制出非常好用的兵器,到时候别说是契丹,也许十个契丹也把他打趴下。”
钟粟信誓旦旦地说道。
“钟卿,我信你,我只要能够打趴下一个契丹就够了,只是……”
“官家不必忧虑,下臣知道官家担心什么,等到这边的书院开起来之后,下臣准备寻找机会做点别的事情,只是此事没有把握,下臣暂时就不说了,但只要这件事情成功,我大宋的人口从一万万变成两万万甚至更多也有可能,而且各个吃得饱饱的。”
钟粟都觉得自己说得有点多了,赵煦无论如何是活不到那个时候的。
“钟卿居然还有这样的想法,朕等着这一天。”
话说到这个份上,赵煦其实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他现在最着急的就是希望钟粟所说的未来早一点成为现实。
从皇宫出来后,钟粟也觉得踌躇满志,赵煦也没有食言,钟粟前脚一出门,他就安排洪六去传章淳。
钟粟自然知道,就这么一说,肯定起不到太大的作用,但让赵煦心里有数还是有必要的,至少他还有一年的活头,也许一年之中,他还能做出不少事情来的。
比起刚刚到大宋,现在自己也算是混出个人样了,要做点事情也方便了许多。
其实说来说去,不管是赵煦,还是哪位皇帝,他们担心的核心就是吃饭问题。
农民没饭吃会造反,军队没饭吃没办法打仗,这是很现实的,也是很扎心的,耕地的数量有限,农作物也就那么几种,很难搞出大的动作。
钟粟在想,过些时候再次回到惠州,他还真要想想办法。
袁院士的事情他自然做不了,那就设法做点能做到的。
按照目前的手段,想让水稻小麦这些农作物的产量提高一二成,那都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可提高一两成,还真解决不了太大的问题。
有时候遇到了灾年,灾民出来一大批,那多出的一两成就是杯水车薪,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如果是晋惠帝司马衷在世,自然还会说一句:“何不食肉糜?”
增加产量这个办法自然是行不通的,那就得想其他办法了。
其实钟粟已经有了思路,只是这个思路实在有些缥缈。
他联想到了明朝时的情况,人口出现了大爆炸式增长的情况,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玉米、红薯、马铃薯、花生这些高产作物的引进。
尤其是两钟薯辈,虽然营养上稍稍差了一点儿,但几乎可以代替主食,直到后世都是很好的蔬菜和食品。
可玉米、红薯、马铃薯、花生都不是问题,没有这些东西的种子才是问题。
钟粟记得,这几种东西无一例外都是舶来品,而且是几百年后的明朝才进入华夏的,现在就算翻遍大宋的每一寸土地,肯定连一粒种子都找不到的,野生的都没有。
最夸张的是,这些东西的原产地还不是东南亚之类的地方,而是在更为遥远的欧美。
就算在明朝,红薯的传入也是非常艰难的,但也很有意思。
明代万历年间,福建长乐人陈振龙到吕宋岛(后世的菲律宾)经商,发现了红薯不仅产量高,而且美味可口,便要引种回国。
可红薯也被菲律宾人当成了宝贝,而且有严格的法令,禁止带出国内。
可美食当头,好歹也要想想办法,陈振龙和儿子陈经纶也不着急,先向当地百姓学习栽种方法,不知道怎么栽种带回去也没用。
等到学会之后,父子俩想到了一个瞒天过海的法子。
他们无意中留意到船上的缆绳非常粗大,立刻心领神会。
两人特地挑选了一些个头较小的红薯,然后再切开,只要芽眼没被破坏就行。
然后把搅紧的缆绳松开一些,再将这些“薯芽”藏了进去,就这样还觉得不太踏实,便又在缆绳上故意弄上了泥巴水草之类的。
吕宋岛的海关眼光再怎么锐利,毕竟也不是X光,过海关时例行搜索了全船,始终没有发现缆绳中藏着的秘密。
就这样,“薯芽”终于被悄悄地带回了华夏。
郭沫若“满江红”词中也写过这件事情,“挟入藤篮试密航,归来闽海勤耕植。”
当然,红薯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那就是不太挑土质和温度湿度,只要不是极端环境,都能成活,无非就是口感和产量的一点差异而已。
就这样,亩产可以达到数千斤甚至上万斤的红薯就在华夏大地上到处开花。
钟粟想着想着,内心都开始极度憧憬,红薯、马铃薯,冬天涮火锅不错,如果在火炉中烤熟,味道也好。
不行,无论如何得试试,虽然成功率可能不太高。喜欢大宋教书匠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大宋教书匠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