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大儒制造计划

 
    铜工艺设计制作攻关小组的成立,自然不需要和苏东坡打招呼,钟粟知道他一定会答应的。 只要是钟粟设计的坑,苏东坡已经习惯了凡坑必入,根本就不带任何犹豫的。 孙大匠更不用说,他绝对是钟粟最忠实的粉丝。 虽说这第一批剩下的铜数量并不多,但不管是纯度还是成色都是一流的,铜锭子变成铜工艺品根本不需要进行二次提纯之类的事情。 当钟粟把这个消息告诉苏东坡的时候,苏东坡一时之间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他的想法和钟粟还是有一点区别,把自己的诗词佳句镌刻在铜镇尺之类的地方,这个意义的确非同凡响。 苏东坡心里太清楚了,一般意义上,只有帝王将相的卓绝功勋,才会以勒石等形式进行几年。 当然民间也不是不可以,有些家族也会将家族的大事镌刻在木头、石头、金属上,进行记录。 但不管怎么样,将自己的东西镌刻在石头金属上,这种做法,不管怎么样都要比刻印成书籍要神圣得多,仪式感和逼格几乎能打满分。 “钟老弟,你确定要这么做吗?”苏东坡还是有点吃不准的样子。 “你都敢把别人的白扇子上画画写诗,让后让他们去卖,现在只是把扇子换成了铜工艺品,有多大区别?” 对于苏东坡的疑虑,钟粟需要以最为轻描淡写的方式去化解。 “既然这样,那就试试吧。” “还有,可以把你在惠州认识的大儒都拉入伙,让他们也将自己的得意名句拿出手来,怎么样?” “你这不算是沽名钓誉吧,总觉得有点不对劲。” “难道大家写好了诗词,就想默默压在自己的书案上吗?让更多的人看到不是更好吗?” “好吧,你说得有道理。” 面对钟粟早有准备的说辞,苏东坡无言以对。 他不明白,这个苏东坡脑子里一整天都在想些什么,自己也算是很能折腾了,但跟钟粟还真没法比。 “对了,你刚才说到写扇面的事情,这个你也知道?” “你以为呢,我知道的远比你想到的要多的多,包括你是怎么认识朝云,然后又怎么将她糊弄到手的,我也知道。” 钟粟本来是不想提这一茬的,可话赶话一不留神就飚了出来,说完后他真有些后悔,不知道苏东坡心里的伤痕是不是已经愈合。 苏东坡听到钟粟这句话,再也不能淡定了,一口茶水直接喷了出来。 真是想到什么说什么,连自己年轻时的老底都揭出来了,这小子还真不好说,看认识他以来的表现,说不定真知道一些自己的故事。 苏东坡晃了晃,脸上露出一副不喜不悲的样子。 钟粟真的很后悔,自己好像真不应该提这个,老家伙也算是大宋情圣之一,仅仅从那首《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就能看出。 “苏老兄,对不住了,我不该提这一茬。” “无妨无妨,都已经过去了,老夫都已经年过六旬,还有什么看不开的,在你小子来惠州之前,老夫也做了不少事情。 之前你小子还没来,朝廷的敕令已经来了,老夫就知道你来找事了,不过也好,你找的事情,从来都与众不同,老夫倒是满怀希望。” “苏老兄这样说我就放心了,对了,饭店的事情进行得怎么样了?” 钟粟不想在这个话题上继续,话锋一转,说到了饭店。 他其实也很关心这个事情,不管是一个穿越者,还是任何时代的人,唯美食与爱不可辜负。 “还忘了给你说了,老夫托朋友物色到了两处地方,原来都是吃食店,规模符合你的要求,地理位置都还不错,正想跟你商量,看看选择哪一处好一些。” “两处地方?那就开两家吧。” 钟粟想都没想就果断作出决定,两处就两处,为什么要选择一处呢,小孩子才做选择题,成年人当然是全都要。 无非就是钱的问题吗,我钟粟现在虽然不是大宋首富,但好像也不缺两家饭店的钱。 “那你不去看看吗?” “你都看好了,那还有问题吗?” 钟粟在这方面还是有信心的,原来就是吃食店,说明位置也不会太差。 再说,餐饮这种行业,在北宋时期已经非常成熟,想在巨大的市场竞争中胜出,那就得拿出特色,还得搞好宣传,钟粟可是有几大箩筐的经验可以现用,根本不用担心。 看到钟粟无比坚决的态度,苏东坡选择了沉默。 他知道,与其刨根问底,还不如选择蒙头执行得了。 钟粟回到住处的时候,有人告诉他,贺松风来了。 不一会儿,贺松风就找到了钟粟。 “钟大哥,让你失望了。”贺松风说话时多少有一点沮丧,不过也仅仅是那么一点点。 “区区小挫而已,有什么失望不失望的,龟山先生已经把一切都告诉我了,怎么,想去濂溪书院?” “小弟学艺不精,倒不是无颜留在嵩阳分院,只是想走出来开开眼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嘛。” “你这么想就好,濂溪书院的荐书我早就准备好了,不过这里还有一个选择。我准备在罗浮山脚开办罗浮书院,到时候子瞻先生会出任山长,但却一个副手,你有兴趣吗?” 听到钟粟的话,贺松风彻底不能淡定了,这可是要让自己去独当一面啊,自己有这个能力吗? “钟大哥,惠州可是也有不少大儒,我一个名落孙山的举子,恐怕不太合适吧。” 贺松风一脸不自信地问道。 “这些年中,你觉得自己为了科考,所下功夫如何?” “虽不能说博览古今,但也是读书万卷。” “那就足够了,龟山先生对你的学问评价很高,放心去做吧,大儒又怎么了,就算你终究不能考中,也不影响你成为大儒。” 贺松风听到这里,已经心潮澎湃,激动、幸福、紧张各种情绪一起涌来,他一开始只是想考取功名,至于能否成为大儒,这是他从来都没有想过的。 钟粟却不这么想,所谓的大儒之中,其实充斥着大量的腐儒,而贺松风就不一样。 钟粟一开始就看清楚了,虽然同样学的是四书五经,但贺松风却不死板,而且有着不可思议的勤奋。 有了这两点,他坚信区区科举考试,绝对挡不住他的大儒制造计划。喜欢大宋教书匠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大宋教书匠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