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未科省试结果牵动无数人的神经,朝野之间隐隐将今科贡举视为朝廷政治走向的风向标。虽然最终座次还得在十日后的殿试后揭晓,但省试取中定是不会罢落,可谓是尘埃初定。
奇异的是,未张榜前,舆论导向是刘知贡举是高举大刀,大有将与“新”有关系的贡生一刀切的态势,舆论对这部分贡生不无惋惜哀叹,更有人暗暗散布消息,叱责刘安世居心叵测、公器私用、德不配位,辜负了官家、朝廷重托,当换主考官重拟试题再考方称得上公正严明。群情汹汹之下,刘安世的耿直忠介之名为奸邪险恶所替代,关于他所有的鸡毛蒜皮的小事也被起底传播。当然,他的拥趸者自是奋起反驳,历数刘师种种光辉往事,努力维系一个清正廉明的君子形象。一时间,硝烟弥漫于无形。
到了省试放榜,就像是摁下了暂停键,所有的质疑、争执烟消云散,大宋文坛陷入了短时间的真空。
反对者固然是错愕茫然,刘安世的支持者也是百般不解。今科贡举与新党挨边的贡生并非如先前舆论猜测那般悉数罢落,而是录取了五成之多,几与“旧”派贡生持平。刘安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着实令人费解,一干吃瓜群众也不满意,眼瞅着就要上演的撕逼大戏就这么偃旗息鼓了,好不扎心哪。
朔党弟子率先反应过来,为刘安世摇旗呐喊,大肆鼓吹元城先生大公无私、天下为公、可为天下师,又少不了攻击讽刺“敌人”一番,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云云,总之是连消带打,一番操作猛如虎。
先前口诛笔伐、恨不得饮血啖肉的“小人”们却是讷讷无言,对手都站在了道德制高点,还能怎么做?再挤上去会摔的粉身碎骨的。
这段时日,刘安世处于漩涡之中,眼见着便要被潮流吞没,谁曾晓剧情居然还能如此反转,真可谓是一人可当百万雄师,乘风破浪的大哥大呀。
省试放榜罢,贡院大锁解开,刘安世率同知贡举官去往礼部复命,且需应官家诏见。
作为本科主考官,刘安世算是完成了使命,至于其中利弊得失,怕也只有放在朔党内部关门会议讨论复盘了。但他此举,乃是将损害最小化,至少没有成为士林公敌,还得了唯才是举的清正贤名。
至于同知贡举舒亶曾在刘安世面前据理力争一事,倒是被控制在小范围内。毕竟,舒亶身上可是贴着大大的新党标签的,得摁住不让出头。
当然,如往年历科贡举一般,外界仍是少不了有质疑的声音,显然是来自落榜贡生。刘安世也懒得去解释,三日后,社部印发了一本册子,里面刊印了部分今科取中进士的应试答题,王氏四人悉数在列。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王棣的经义问答及论、策犹如鹤立鸡群,与其他贡生拉开大大的距离,望尘莫及也。至于那道策问题,一干新党弟子绕来绕去的,多半是写的花团锦簇却又言之无物,但前面两场经义及论题俱是令人挑不出毛病,取中也算是令人信服。
而王棣当为翘楚,身为《论语集注》的作者,经义题自然是小菜一碟,且答出了新意,写出了高度。
三场的论文“试论‘士为知己者死’”更是叫人叹为观止。
豫让者,忠义之楷模也。其乃战国晋人,为晋智瑶(即智伯)的家臣,赵、韩、魏共灭智氏后,曾入赵襄子宫中刺杀襄子,被俘获。后豫让改名换姓,以漆涂身,吞炭使自己变哑,改变形象,谋刺赵襄子,又被捕,伏诛前,求得赵襄子衣服,拔剑三跃呼天击之,遂自杀。
“门客家臣义莫俦,漆身吞炭不能休。中行智伯思何异,国士终期国士酬。”
“士为知己者死”之典故便出于此。
可是王棣对豫让的评论,却别有卓见,既深于司马迁的认识,又无矫枉过正之偏颇。在他看来,真正的忠臣烈士应以国家的利益为重,具有改治远见,敢于犯颜直谏,防患未然;而不应计较个人恩怨,或在祸患发生之后,凭血气之勇,怀死名之义,以沽名钓誉。据实说理,剖析透彻,评论抑扬得体,颇有见地,文章层层深入,具有很强的逻辑性。
这样的文章,反其道而行,却也更具冲击力,更令人顶礼膜拜。两相映衬,有那脑子里转的快的在想,许是这篇论文已是让刘待制引为至佳,他的脾性不正如是么?
再说说那个坑……那道策问题,王棣显然是避重就轻甚至是偏题而答的,但那篇“正气歌”实在是叫人热血喷张、情难自已。
全诗先以“天地有正气”发端,然后层层陪衬,突出“时穷节乃见”。之后再历举“哲人”事迹证明“时穷节乃见”。此诗篇幅宏大而主旨突出、脉络分明。浩然正气直贯全篇,故历述古人事迹和己身遭遇而无堆砌之感。先写古人而后写自身,并表明“时穷节乃见”的古人正是自己的楷模,表现出他的浩然正气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沃壤之中。
这种五言诗,容易写得平板拖沓,但这首诗却以其慷慨悲壮拨人心弦,使读者倍受感染。这主要是诗人充塞胸中的浩然正气流溢其闻,使诗作元气淋漓,毫无干涩之感,且词气滂沛,笔力道劲,格凋沉雄。全诗以平和稳健的散文化语言,紧紧环绕对浩然正气的礼赞,于夹叙夹议中层层深入推进展开。且用韵富有变化,与文义互为烘托;旁征博引,具体体现了浩然正气的巨大力量;语多排比句式,文气绵密贯串,节奏整齐明快。
总之,此诗可为弘扬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的典范之作。
偏题跑题?聪明人都极聪明的避而不谈。要知道这首“正气歌”太具魅惑力,你敢非议一个试试,一个一口唾液得把你淹死喽。再者言,才情万丈如王棣,岂是你可随意置喙的?
《论语集注》已出到了第五册,影响力日盛,已有不少士子在讨论将《论语》列为科举本经。此时《诗经》、《尚书》、《易经》、《周礼》、《礼记》中的一经为本经,以《论语》、《孟子》为兼经,若是将《论语》列作本经,那可是科举大事。
而据“染墨轩”广告宣称,不日将发行《大学章句》,乃是将“大学篇”从《礼记》抽离出来并注解释义,此又是一大创举,令人期待。
言而总之,王棣夺省元之位,实至名归。
殿试前的这些日子,京师各大酒楼歌坊成了新晋进士集会地,同科进士忙着各种应酬,联络感情,加深印象,真真个纸醉金迷、醉生梦死。
王棣这位省元公自然是大主角,枣家子巷王府登门下帖者络绎不绝。毕竟王安石的人脉尤在,且王安礼仍在高位,此次王府叔侄四人同科中试,这是要一飞冲天之势呀,各路牛鬼蛇神齐齐现身,总得刷个脸熟吧。
真正让王棣头痛的是那些前赴后继的媒婆,让他感觉自己是怎么也逃不开魔掌了。
事实上,像他这般年龄的青年才俊正是香饽饽,令一干高宦豪绅垂涎三尺,恨不得在省试放榜便“榜下捉婿”。他未去贡院南墙看榜,也正是考虑到了此节,到时双拳难敌四手被捉走,那便悲催了。
这……实在是难为情了。嗯,是“此时此地难为情”……也不准确,难为他用情吧。才十七岁哪,我的天。好吧,在这时空,十七岁已经老大不小了,可以不要脸参加挑战了……
倒是有想过,入乡随俗嘛,且这辈子何其幸也,齐人之福不是梦……大概每个男人都这么想吧。当然,反之亦然。
问题在于,他几乎没得选,聂胜琼与蔡云英的心意是显而易见的,但没法成为原配,甚至不可能明媒正娶,顶多也就是一顶轿子从侧门抬了进屋……唯一的选项只能是苏静嘉。
倒是谈不上抗拒,要说起来还是青梅竹马呢,幼年便已相识,之后还有书信往来,是瞧着她从萝莉长成娉婷少女的。有才有貌,且出身不俗,这样的女子不正是最佳伴侣么?更何况,他与苏轼交情匪浅,老苏只差勒令他托请媒人登门提亲了。
人这一生,会遇到无数次选择,从心而为便是最合适的。
念及那张如花娇靥,王棣终究是心动了。也算是日久生情了,这样的女子怎能让人不动心?
二世为人,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想一千遍不如做一遍,心动不如行。等待,到头来只能换来悔恨及无法弥补的遗憾。
既然决定了,那便付诸行动。
就这事他先告知了长辈,老夫人几个听了自然是欣慰不已,当即商量纳彩问名事宜。
苏轼那里去了书信,长兄为父嘛,京中暂时由苏辙接头商讨。
这些个事情定于殿试后进行,总得圆满完成。
而苏小妹知晓此事后,反倒不再上王府作客了,尽是待在闺房,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做个安安静静待嫁的美娇娘。喜欢大宋河山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大宋河山六六闪读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