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百尺楼

    “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轩辕生”。
    三月三,亦称“上巳节”。,是古人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论语》中所记的“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与《兰亭序》中“曲水流觞”都与上巳节相关。
    唐人《辇下岁时记》载:“三月上巳有赐宴群臣,即在曲江,倾都人物,于江头禊饮踏青。豪家缚棚相接,至于杏园。进士局在亭子上,宏词拔萃宴在池南岸,内学士驸马等张封宴元巳曲江,特命宰相同榻入食。”这段细致的描述,与杜甫笔下的三月三《丽人行》十分吻合。应该说,上巳节在唐代达到了顶峰。
    三月三的情人节由来已久。有诗为证,李白诗云:“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这里的年年柳色,即指农历三月三的情人节。透过这首诗,我们看到中国的情人节是多么的浪漫:一对有情人在春和景明的艳阳天,漫步灞上,折柳相赠,箫声不断,何等境界?!不仅如此,在很久很久以前,亲人相别,友人相离都有折柳相赠的习惯,也有诗为证:“垂柳无端馈赠别”。由此可见,情即为柳,柳即为情以成定式。
    欧阳修也在《清明上巳西湖好》写道:清明节与上巳节的时候,西湖风光正好。满眼都是一片繁华景象。拥挤的湖边吵吵嚷嚷,那是谁家在争道?一辆有着红色轮子和金丝花纹的车子,在翠绿的垂柳下穿行而过。日暮时分友人才相随离去,醒的醒,醉的醉,相互招呼,喧哗不已。游人连成一串,渐行渐远,道路弯转,湖堤也歪斜变化。从西湖弯斜的堤岸一直到城头,沿途都是开放的鲜花。
    汴京的上巳节自也不甘示弱,这日,霏霏细雨丝丝飘飞,反倒给情人节增添了浪漫气息,无数青年男女外出踏春,寻花问柳(绝非讹化之意);更有那文人墨客携美出游,效仿魏晋名士,放浪形骸。
    商贩们伺机而动,推出名种精致小物件迎合市场,很是大赚了一笔。
    国之四民,士农工商,同是国家一等齐民。
    在大宋朝做个商人,从事生意,绝对恰逢其时。宋朝对商人有很多宽商恤商政策,比如取消坊市制度。商人不必像宋朝以前那样,只能在官府规定的地方做生意,而是看哪里市口好,哪里市场吸引力大,只要有钱租房子,就能在哪里开张。
    在汴京这样人口众多的城市,不用担心市场萧条,没有顾客。商人可以随处开个铺子,除了正常营业时间,另有早市、夜市,还有整个通宵都有买卖的鬼市,都会带来源源不断的顾客。
    譬如国子监贡院前的小广场,是日小商贩云集,售卖各种精致吃食、奇珍异宝。
    今日省试放榜,按惯例会在巳初张贴榜单,但辰时许小广场已是围满了人。
    省试五千贡生,大部分都聚集于此,国子监周遭的正店脚店顾客盈门,这时分已是觥筹交错,食客们纵然心不在焉,也尽量应酬着,谁知道座中哪一个呆会儿便鱼跃龙门了呢?即便自己名落孙山,亦可在第一时间恭喜道贺,当是结下善缘。
    辰正三刻,贡院大门在紧闭了十八日后哎呀一声徐徐而开,几名皂差鱼贯而出,当中一人手捧黄榜卷轴。
    广场上的人群顿时如潮水般向前涌去,个个争先恐后,俱想在第一时间看到榜单。
    皂差显然颇有经验,旋即缩回贡院里,一个公差大声喊话:“诸位贡生,还请守序莫乱,否则这榜单可张贴不了。”
    挤在前头的大多是各家豪奴,当即稳住队形,不让后面的人前挤上来,给皂差留足了贴榜的空间。
    皂差这才重新走了出来,一人拿了浆糊刷墙,一人踩在凳子上,另二人帮着张贴榜单。
    榜单是自右往左贴的,吊胃口的技能可以打满分。
    本科贡生五千余人,自不可能全在这里看榜,在京中有宅邸的便选择在家静候。当然,也会派家中仆从去贡院等待放榜。
    大宋科举发榜挺有意思:一、在放榜日贴出榜文,相当于录取公告;二、在朝报上登刊榜文,发往各州县,相当于新闻报道。宋朝有民间小报,这些小报往往会抢先刊发消息;三、给考中的考生送录取通知书。这个录取通知书叫做金花帖子,长五寸,宽二寸半,“书其姓名,花押其下,护以大帖,又书姓名于帖面”。
    虽然,贡院放榜在巳时,但从辰时开始,便有不少公差揣着金花帖子奔赴汴京城大街小巷。这可是份好差使,过关的贡生收到金花帖子,狂喜之余,少不得要派放茶水钱,少了还拿不出手,那些大户人家更是出手阔绰,赏上三、五十两银子也是有的。
    枣家子巷王府,侧门开着,王忠坐在门房歇息,年纪大了,精神不济,他靠在躺椅上休憩。
    躺椅是三郎设计的,一摇一晃地很是舒服,府里几乎每人都有。
    入京后,王府雇了十数个奴婢。王棣念王忠年迈,早不让其在门房待着,只让他颐养天年。
    但今儿个忠爷爷实在呆不住,干脆坐到门房,与门房小子作伴,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耳朵却时刻听着外面的动静。
    虽然老了,但他犹记得当年王安石与王雱贡举过关时的热闹场景。这些日子府里的“阴雨密布”他瞧在眼里,也大致知晓了省试时的猫腻,却是坚信府中绝不致于一无所获。
    这不,今天放榜,虽然王直、宗沐等都去贡院候着了,王忠心里放不下,守在门房等着官差上门送金花帖子呢。
    看看时辰,已是辰时正,往年这个时候送金花帖子的公差已是满城奔走了,外头也隐隐传来几回鞭炮声,想必是有人已收到喜报了……
    王忠躺下去又坐起来,嘴里碎碎念着,也不知在嘀咕些什么。
    门房小子不知趣,忧心忡忡的说道:“忠爷爷,您不是说贡院那边从辰时便开始往外传喜报了么,怎么都半个时辰了还没差人送金花帖子呀?”
    王忠拿起拐杖轻轻敲门房小子一下:“你懂什么,贡院到枣家子巷就得走大半个时辰,而且越是名次高的越晚到哩。”
    门房小子挠挠脑袋,“哦”了声,仍是似懂非懂。
    便在此时,急促的脚步声从巷口传来,一个宏亮的声音清清楚楚的响起:“捷报喜传,恭贺王府举人王旁郎君高中礼部省试第三百六十八名……”
    王忠嚯地坐起,问门房小子:“小三,外面那人嚷嚷什么?”
    小三挠挠头,不确定的说道:“好像是说谁中了三百多名。”
    外面报喜人的声音愈发清晰,小三听的真切:“忠爷爷,是府里二郎君中了三百六十七名!”
    王忠拿拐杖敲敲小三:“快去后面通知呀……”
    这会儿,后院候着的王府诸人也听得喜报,大步走到前头。
    七手八脚的打开中门,那报喜人刚刚到门口,作揖恭喜:“谨贺贵府王旁老爷高中今科省试三百一十七名,来日传胪捷报频传。”
    “好好好,看赏。”王旁声音微颤,虽然才三百多名,但殿试不再罢黜,进士之资是逃不了的了。这是他第四次参加省试,总算是苦尽甘来,怎不心情激荡?
    报喜人得了丰厚的赏金,喜滋滋的离开不提。
    王府众人亦是喜不自胜,吩咐仆人燃放鞭炮,一时间噼里啪啦热闹非凡。
    “好好好,咱们王家后继有人,老身这心里也踏实了。”王母抹了抹眼泪,老怀甚慰。
    稍稍平静下来后,众人更是期待不已——学业不甚突出的王旁都过关了,王旉、王桐、王棣岂不是更有希望高中?
    这省试拆卷唱名是有惯例的,乃是自第六名拆弥封,以至榜末,每拆一卷,先送本房官,房官照举子卷面姓名,以蓝笔书两长条,交监试主试阅过,始发省事吏,省事吏交写榜吏书之。自朝至夕毕,别自第五名倒写至解元,每写一名,易满堂灯烛一次。至是时而人声嘈杂,如鼎沸,如火警,如乱兵之入城,如夕鸦之归林。
    新进士每及第,以泥金书帖子附于家书中,至乡曲亲戚,例以声乐相庆,谓之喜信也。
    贡院则是在南院放榜,张榜墙乃南院东墙,别筑起一堵,高丈余,外有壖垣,未辨色。即自北院将榜就南院张挂之。
    新进士的名录则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在全国各地迅速传播,“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辰而周闻天下。”“浃辰”就是十二天,也就是说十二天内,新科进士们就已经名闻天下了。
    这些勿需赘提,一科录取进士、诸科及第出身八九百人,得于张榜墙贴数张榜单。报喜人由后向前报喜,官差派送金花帖子亦如是,越到后面收到喜报代表名次越高。
    果不其然,接下来报喜人和送帖公差相继来了几拨,其中王旉中第二百六十一名,王桐中了一百七十八名。至此,王府五名贡生已是中了三人。至于王楠,才十五岁,原本就不抱希望一科即过。而王棣,则是大有希望考取高排位名次的,所有的焦点尽落于他身上。喜欢大宋河山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大宋河山六六闪读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