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背诵张功甫的《梅品》,是算不上开金手指的。于王棣而言,重生的最大好处是记忆力远胜前世。
就是不知道百年后爱梅达人张功甫想写《梅品》时,却发现有前人的珠玉在前,而且所言者恰是他心中所想,他会是怎样的愕然,以及丧气?
但他提前一百年让《梅品》问世,虽然只是一小段,也足以震住别人了。
“说的妙,便是‘梅妻鹤子’也未有此等精妙雅言也……”李之问掀帘而入,身后跟着聂胜琼以及她的一众追随者。
早前一刻,王棣品梅声传到隔壁,“宜称廿六条”一出,聂胜琼眼睛都亮了,显然是深得她意。
李之问倒是猜中了她的心思,晓得她极想去往隔壁当面聆听那人的品梅高见,心里虽有些酸溜溜的,仍是决定成全她,遂带头过来王棣这边,也顾不得不问而掀帘而入的无礼之举。
见到雅间的数人,李之问怔了证,话语戛然而止。他虽不认得王棣,王桐与王楠却是认识的,父亲与王安礼关系不睦,后辈之间的关系自也好不到哪去,平素遇见也不交流,井水不犯河水。今儿个可是有些尴尬了。
王桐等自然也不会理睬对方,王安礼将调知扬州,李察的非暴力不合作态度是直接原因。长辈被“挤”离江宁,虽然是平调扬州,但在某些人看来,至少在官家心里,李察是比王安礼更得圣心的。
聂胜琼并不认识王棣等人,见李之问默不作声,也未想太多,盈盈一福:“小女子聂胜琼见过各位郎君、娘子……冒昧问一句,先前品梅宜称是哪位郎君高见?”
她娇靥晶莹如玉,肌肤胜雪,冰肌玉骨,仿佛吹弹可破,峨眉如一弯细细的月亮,齿如瓠犀,目若秋波流转,双瞳剪水,婉如清扬,千万种思绪藏于其间,明亮动人。细小的洁白琼鼻下,粉嫩可爱的樱唇好似一朵美丽的花儿,娇艳欲滴。
难得的是,她未施粉黛,却依旧妩媚动人,精致又显清丽脱俗,艳若桃李,丽如春花,当真是“六宫粉黛无颜色”。
如此娇美的容颜,便是王未、王末姊妹俩见了也是为之倾绝。
她口中出声询问,目光却最终停在王棣身上,大概是认定了他是正主。
让美女盯着看,饶是两世为人、心静如水的王棣也有些吃不消,咳了声,道:“是在下谬论。”
“公子太谦虚了,适才那番话若非真正识梅之人怎说得出?”聂胜琼绝对是个好学生:“既有花宜称,想必是有花憎嫉的?还望公子不吝赐教。”
王棣微微一怔,这女子真“花痴”也。她的一对眸子似会说话,让人不敢直视。这样的年龄,在他的前世还是中学生呢,王棣为自己一瞬间的失神而暗觉羞愧。
美女有求,自是有求必应。
王棣干脆花憎嫉十六条、花荣宠六条及花屈辱十二条一并讲完。
梅生傲骨兰报幽,竹揽清风菊耀秋。最是花中君子四,枝枝叶叶解烦忧。
四君子者,梅兰竹菊也。华夏园艺绵延数千载,物种繁茂,风采纷呈,而文人雅士尤好梅兰竹菊,其因何在?盖此四物虽生于自然,而究其各自秉性,却别具君子之风。
而梅为四君子之首,寿可逾千载,枝干虬曲,身姿苍古,其芳愈寒愈媚,临风寒劲挺傲然铁骨,遇冰雪更添飘然风仪。
自古以来,文人好梅、颂梅者不知凡己,是为文人雅致也。
但王棣这番言语却是说如何欣赏梅花,另辟蹊径,偏偏说的有理有据,让人不得不服。
“风送香来,香来而寒亦至;雪助花妍,雪冻而花亦冻。”末了,他又说:“吾以为:梅不畏寒乃出自天然,而寒香俱来更是造化奇绝,踏雪寻梅,呵气凝香,满目娇色,风雅至致哉!呵呵,今日虽无雪,但有清溪,有小桥,有松竹,正是赏梅佳时也。”
他望聂胜琼一眼,未说出“美人淡妆簪戴”这一条,听者却是心领神会。
这位是谁?怎有如此见解?
见到李之问等人脸上大大的问号,王桐等人自是与有荣焉。
王未更是笑道:“三郎,想不到你还懂这些,真是出人意料啊。”
“三郎?”李之问的表情最为复杂,既为聂胜琼寻到了爱梅“知音”而欣慰,又为自己不是这个“知音”而自怨自艾,听王未言语,倒是知晓了王棣的身份:“可是介甫公大孙王棣王公子?”
王棣?跟随李之问的那数位年青士子表情愈发精彩,望向王棣的眼神有羡慕,有好奇,还有嫉妒。
王棣前世在机关部门工作,察颜观色是必修课,将那些士子的表情变化一一收入眼底,稍加思忖便明白了前因后果,不由得暗暗苦笑:东坡居士也太给力了。
数年前,苏轼折道金陵拜访王安石,停留一月有余,期间王棣几乎全程陪伴。
苏轼见王家子气度不凡,数次考校后大为赞叹,言道“此子大才,某亦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过后,苏轼国惜王棣之才,不欲其沉泯于众,乃在扬州、汴京等地,多次在友人面前提及王棣此人。
东坡居士何许人也,能得其多般称誉、提携,王棣在文化圈想寂寂无名也难。只是这数年,王家三郎从未在公开场合露面,其人究竟如何却是成谜。
在这“暗香阁”,先前侃侃而谈的温润少年原来便是那个传说中的“王家宝树”,观其人听其言,东坡居士大抵是没有言过其实的。
聂胜琼终究并非“圈子”里的人,不晓得其中关节,但王棣所说的如何赏梅的论点着实让她深以为然,想了想,说道:“王公子何不将此般言论编辑成册,好教天下爱梅之人有所禀持?亦是一桩风雅妙事呢。”
王棣微微一笑,尚未开口,王未便抢着说道:“对呀,三郎,你若是不得闲暇,我可以帮忙的。”
她说完,大概觉得有外人在,不应如此率性,吐了吐舌头,很是可爱。她是王旁的长女,只比王棣小了一个月,打小便不肯唤王棣作“哥哥”。
“可以呀……”王棣随意地应了声,看看时辰:“歇够了吧,走,赏梅去。”
雅室不大,挤了十几个人,便丝毫显不出“雅”了。
梅花山约有百来亩,人在“暗香阁”上四眺,山岭青葱,隐约还有积雪未消。再看阁楼周遭,满眼一片色彩娇艳高洁的梅树,有的娇小玲珑,憨态可掬,像初生的婴儿般可爱;有的青春洋溢,热情奔放,似亭亭玉立的少女般可爱;有的超凡脱俗,端庄大方,如贵妇般可敬。
待到人置身花海中,却又是另一番景象。
满树的梅花开了,细长的枝条被密密麻麻的花朵包围了。一朵朵梅花你挤我拥,形态姿势各不同,有的懒洋洋地平躺着,有的翘首盼望,有的歪歪扭扭地依着旁边的花朵,有的侧着脑袋,有的俯瞰着大地。
红色的艳若桃李,灿如云霞,又如燃烧的火焰、舞动的红旗,极为绚丽;粉红色的梅花如情窦初开的少女的面颊,带着十二分的羞涩,如描似画,柔情似水;白色的梅花如银雕玉琢雪塑,冰肌玉骨,是那么清丽超然,清雅脱俗,清白无瑕,清正无邪,令人望之肃然起敬。
至若徜徉其中,便有芬芳浓郁,暄香远溢。浮功的香气盈怀,在身子内外萦绕不散,若深深地吸上一口气,更是清香满口,沁心入脾,顿觉心旷神怡。
偌大的梅林间,游人三五成群,男女老幼咸有,多以士子文人居之,或高谈阔论,或窃窃私语。亦有少妇在侍婢的陪同下细步行走,虽有薄纱遮面,仍是吸睛无数。
彼时无论男女皆喜斜簪插花,不曾折花插髻的王棣几人反倒显得异类。
“此品梅花头甚丰,叶重数层,盛开如小白莲,梅中之竒品。花房独出而结实多双,尤为瑰异,极梅之变,化工无馀巧矣……”李之问亦是好梅之人,指着一株梅树说道:“某晓得蜀海棠有重叶者,名莲花海棠,为天下第一,可与此梅作对。”
众人自“暗香阁”下来,聂胜琼便一直跟在王棣等人左近。李之问诸人自是陪同左右,绞尽脑汁要在佳人面前展露才情。
李之问故意提高音量,前面的王棣等人当然听得清楚。
王未不喜李之问出风头,随手指着一株粉红色的梅树问王棣道:“三郎,此谓何梅?”在她想来,王棣自是晓得的,盲目的信从啊。
王棣还真认得,随口说道:“红梅。标格犹是梅,而繁宻则如杏。香亦类杏。诗人有‘北人全未识,浑作杏花看’之句,与江梅同开,红白相映,初春绝景也。东坡居士诗云‘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盖谓其不韵,为红梅解嘲云。”
众人想了想,记起“诗老不知梅格在”一句出自苏轼的《定风波.红梅》,此词是他贬谪黄州期间,因读诗人石延年《红梅》一诗有感而作。王棣这么信手拈来,肚子里存货真足啊。
聂胜琼更是双眸发亮,王棣寥寥数语将红梅解释通透,且顺口说及东坡居士的诗句,何其博学也。
又听前方的王未穷追不舍:“如此美景,三郎何不赋诗一首?”
王棣对性子爽朗洒脱的王未也是没辄,晓得对方的心思,是想着压李之问一头呢。
他虽不欲莫名其妙的得罪人,心下却有另一番计较,遂缓缓吟道:“桃李莫相妒,夭姿元不同。犹余雪霜态,未肯十分红。”喜欢大宋河山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大宋河山六六闪读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