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二百九十七章 实验重大发现,理论研究初步完成,投稿《自然》杂志!
上一章
加书签
目录
下一章
< ?v=2022"/> 当已经有了实验以后,再做同样的实验,很快就有了进展。 何毅拿着最新的报告,带着激动说道,“合金钢材质地金属,通过特殊薄层后,表面上最高的磁场强度为0.2T。” “铜制金属,最高磁场强度为0.07T。” “同时,实验进行了后续测定,发现磁场强度随着时间而降低,并很可能呈现出类似于幂数型下滑的曲线。” “所以保守估计,金属通过特殊薄层,激发出的瞬时磁场强度很可能超过1T。” 何毅的话音明显十分激动。 研究团队上下都知道,眼前的发现非常的重大,很可能是发现了一种新的物理现象。 王浩拿过报告仔细看了一眼,他主要看的是磁场强度的数据记录,只列为扫一眼表格,他就知道何毅说的没有错,瞬时激发的磁场强度很可能超过1T,只不过是因为磁场强度下降速度快,再加上检测有延迟,最高检测到0.2T。 0.2T,数据已经相当高了。 如果做一个数据对比的话,一般的永磁铁,比如铝镍钴合金磁铁、铁氧体磁铁,散发出来的磁场强度在0.4~0.7特斯拉之间。 0.2T,已经接近了永磁体的强度。 王浩点头道,“我们的研究重点就在于特殊薄层。” “接下来继续实验,继续做检测,争取能拿到更精确的数据。” 当针对一项全新的实验,并且有已经有了全新的发现,肯定有很大的潜力可挖掘。 更何况,研究已经找到了方向。 研究中心内大部分人,都只知道有了新的发现,新发现具体是什么他们并不清楚。 但是团队的核心成员们,却知道肯定和强湮灭力有关。 王浩一直都在研究强湮灭力,设计实验的目的就是想找到和强湮灭力有关的现象。 在有了新发现以后,研究中心也马上召开了内部会议,参会的都是团队的核心,包括何毅、颜静、向乾生等人。 会议首先还是对新发现做报告,包括实验检测到的气体分子流动情况,包括反重力区域内的特殊薄层分布,也包括其他一些重要的数据。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金属材料,被激发出强磁性的发现。 向乾生带着激动肯定道,“这种特殊薄层的物理特性是非常值得研究的。” “一则,它具有吸引气体分子的作用,阻碍了反重力场内部和外界的空气交换。” “某种程度上来说,甚至达到了一种平衡。” “我认为这并不是巧合,也不可能如此巧合,我们之前已经做了实验,发现控制的风力并不能影响到反重力区域,简单来说,针对空气流动来说,反重力场的效果就像是不存在一样。” “再加上现在金属物体展示出的强磁性,我认为下一步的研究,必须要制造出强度更高的特殊薄层,也就是创造出更高强度的叠加力场。” 颜静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现在有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只有金属材料展示出磁性,而其他材料没有任何的反应?” “这是实验问题,还是说,不会给其他材料造成影响?” 王浩听罢点头肯定了颜静的说法,“这个点很重要。我们不确定是否对其他材料造成影响,所以必须要第一时间做检测。” 下一步方向确定下来。 研究中心就是安排迅速对通过特殊薄层的物质做出检测,有人提出直接把检测磁场强度的设备放在叠加力场内部,但最终还是被否决了,因为反重力场会对于设备运行造成影响。 另外,这个方案想要实施也不容易。 现在最快的办法就是,把检测设备放置在实验装置旁边,就可以直接做出检测。 所以实验团队干脆就搭建了一个临时的安全屋,把检测设备放在了安全屋旁边。 因为实验进行了很多次,安全问题是有一定保障的,王善庆教授干脆就直接在安全屋工作。 第二天进行的实验就有了结果。 在实验进行过程中,王善庆教授就举着一个材料,兴奋的喊道,“27高斯!” “有数据了!” 其他人顿时都看了过去。 何毅干脆快步走过去,激动的问道,“有数据了?” “27高斯!” 旁边有个参与实验的研究员,赶紧拉着何毅往外走,“何主任,注意安全!” 反重力实验还是有一定危险的,最初的危险来自于冷却液,以及高压电流。 现在实验的电流更高,出现一点‘漏电’的情况,都可能会造成巨大的风险。 另外,危险还添加一个‘不确定的高磁场以及放射性危害’。 那些通过特殊薄层的物质都要进行安全处理,因为他们不确定出了产生磁场外,是否还产生了其他变化。 比如,放射性就是一种可能。 王善庆喊了一声以后也没有再喊,他很认真的继续进行检测,但脸上明显非常的激动。 等实验结束以后,他迫不及待的报告说道,“有好几个材料都检测出了磁性。” “虽然磁性非常的微弱,有的甚至只有几高斯,而且很快就弱化消失了,但已经能够确定,所有材料都会激发磁场,磁场强度不同,只是因为材料性质不同。” 王浩听着也深吸了一口气,脸上都有的露出了轻松的笑。 如果只是金属材料产生了磁场特性,他感觉以理论很难做出解释。 但所有材料都产生了磁场性特性,就说明特殊薄层对于所有材料都是有作用的。 那么理论上就说的通了。 王浩马上做出决定,“把新发现给上级做报告。” “还有,继续实验,拿到更多的数据,我们接下来要准备论证后续实验工作了。” …… 科技处的反应速度非常快。 徐保功看到反重力实验组报告,也意识到新发现很可能非常重要。 他第一时间就联系了相关的专家,让他们跑一趟西海大学,看看具体情况。 来西海大学的专家组由三个人组成,领队还是个老熟人--吴晖院士。 吴晖见到王浩马上苦笑道,“王浩啊,我感觉最近几年时间,我就是给你打工的,每年都要跑这边几趟。” “谁让您可是专家啊?”王浩打趣。 吴晖好笑道,“你可别埋汰人了,除了你以外,谁敢说是反重力研究的专家啊?” 他把话题引到了正题上,“我看你们的报告说,是在研究反重力区域特性的时候,发现材料通过边缘区域可以激发磁场?” 他说着都觉得很有意思,甚至感到有些不可思议。 王浩道,“和我一起去看看实验就知道了。” 这个实验说白了就只是制造反重力场,因为使用的都是高温超导材料,实验消耗的并不大,只要有足够多的电力和冷却液,就可以不断的进行实验。 王浩干脆让研究中心再进行一次实验。 当确定通过特殊薄层的材料确实激发了磁场特性以后,专家组三个人都感觉很不可思议,他们惊讶的讨论着,“这绝对是个重大发现。” “完全搞不懂其中的原理,这种叠加立场的设计,难道能让边缘产生特殊的力场?” 【推荐下,换源app追书真的好用,这里下载
www.huanyuanapp.com 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这很有可能是新的突破!” 专家组的几个人一起看了实验数据、听了报告。 现在的发现就是,材料通过叠加力场边缘的特殊薄层,能够激发出磁场特性。 磁场特性强度和材料材质有关。 铁制品,表现出的磁场强度最高,大部分金属制品表现出的特性也很高。 像是塑料、木制品,甚至是液体,也可以产生磁性,但效果极为微弱,基本上都是以高斯为单位的。 磁场强度的定义里,高斯(Gs)和特斯拉(T)相差一万倍,以高斯为单位的磁场强度是非常微弱的,比如,地球磁场强度大约为0.5~0.6高斯之间。 等实验报告结束以后,吴晖和王浩一起谈着实验发现问题,“王院士,你觉得这个发现代表什么?” 当吴晖称呼‘王院士’,自然就变得认真了,他是带着工作任务来的,需要知道一些详细情况。 王浩道,“强湮灭力。” “强湮灭力?”吴晖听的一愣。 在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强湮灭力’不是个陌生的词汇,早在一年、两年前,王浩就一直和何毅、向乾生等核心人员,讨论过‘强湮灭力’问题。 他是希望其他人能带来一定的灵感,以便能找出和强湮灭力有关的物理现象。 其他人就完全不一样了。 吴晖还是第一次听到‘强湮灭力’的说法,他惊讶的说道,“强湮灭力。我看过你的理论说反重力场,就是弱化湮灭力的作用,降低空间挤压效果。” “所以说,强湮灭力就是增加空间挤压效果?” “你们说的那个叠加力场边缘的特殊薄层,就是制造出了增加空间空间挤压效果的区域?” 王浩思考着说道,“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这样理解。” “但实际上,我们并不能确定特殊薄层就是强湮灭力场,这还需要很多的研究。” 吴晖问道,“王院士,在你看来,它是不是强湮灭力场?我还是相信你的判断。” “不是。” “不是?” 吴晖感到非常的意外。 王浩仔细想了一下,才说道,“这样说吧,在我看来,特殊薄层并不是强湮灭力场,而是强湮灭力场的一种边缘表现。” “我们并没有制造出强湮灭力场,只是制造出了一种边缘效应。” “现在我们就是根据这种边缘效应来研究强湮灭力场……” 吴晖点头道,“不管是强湮灭力长也好,还是强湮灭力场的边缘效应,总之你们的研究和强湮灭力有关。” 王浩笑道,“这样说也没错。” “那我就明白了。” 等专家组的几个人离开以后,王浩又开始论证起了接下来的实验工作。 他们的主要方向就是制造出强度更高的叠加力场,看是否能让物质通过特殊薄层,来展示出更强的物理特性变化。 实验收集了三个方向,一个方向就是以现在的50%反重力场设备为基础,去制造出四重或四重以上的力场叠加效果。 另外,就是制造横向反重力场的包围性叠加。 换句话说,就是把横向反重力场包围在另外一个大型的反重力场内。 横向反重力场有个优势就是强度高,他们可以制造出强度超过百分之九十五的反重力场,再被另外的力场包围,叠加在一起很可能效果更好。 第三种就是制造不同强度的反重力场叠加,实验相对就简单很多了。 这三种实验都需要进行,就能拿到一系列的数据,即便不能发现更多的材料物理特性变化,也能根据同一种材料激发磁场强度的数值,对比研究其于反重力场强度叠加之间的关系。 每一种研究都是需要大量实验经费支持。 另外,也需要制造新的设备,新设备还要进行论证,就需要更多的时间。 …… 研究中心方面,短时间已经不可能有更多的发现。 王浩回到了梅森数实验室,认真思考起理论问题,有新的物理现象发现,其理论基础的研究都是非常重要的。 像是超导相关的研究,必须完善了理论基础,技术才会有飞跃式的突破。 现在王浩唯一知道的是,叠加力场边缘的特殊薄层,和强湮灭力直接相关。 但是,为什么叠加力场边缘,会产生特殊薄层呢? 其中的物理原理肯定是需要探究的。 这是和实验有关的研究内容。 另外一方面,强湮灭力的作用,倒是有了很大的进展。 在否定暗物质的研究中,王浩就已经有了明确的方向,也就是强湮灭力场环境下,粒子或物质的外在物理性态会弱化。 “现在又发现了强湮灭力边缘效应,会激发物质的磁性……” “那么,就和弹性问题类似,突然性的挤压,会造成弹性形变效果。” “这种挤压力的消失,形变自然会恢复,恢复的过程产生了外在效果,也就是产生了磁场。” “如果持续性的挤压,并且超过了一定的强度,弹性形变就会变成非弹性形变,彻底的改变物质的物理特性……” “粒子的最终变化,就是物理性态弱化?” 王浩仔细思考着。 他觉得自己的思路是正确的,粒子会受到湮灭力的影响,一时间的湮灭力增强,会对于原子核、电子的相互作用产生影响。 当强湮灭力效果消失,影响自然也就会恢复,过程中原子内部的变化,很可能会散发出磁场效果。 如果强湮灭力一直持续,并强度超过一定的界限,就很可能会给原子带来‘不可逆转’的变化。 “湮灭力增强,粒子活跃度增加,同时,内部力场强度增加,原子的性态反倒会更加稳固,也就表现出对外物理性态弱化……” 王浩不止是进行思考,还进行了一定的数学构造工作,也就是以湮灭理论为基础,构造出强湮灭力给粒子带来的变化。 他只做了简单的描述,随后就找到了海伦和陈蒙檬,说起了自己的想法,“你们遇到的问题,我有了个新想法。” “强湮灭力给粒子带来的影响,第一表现很可能是原子核、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不单单的论证原子核内部,或更微小粒子的变化。” “另外,粒子性态弱化,很可能和强湮灭力环境下,粒子的稳固构造有关……” “还有,当粒子稳固到一定阶段,本身也可能关联到强湮灭力,不过这个只是我个人的想法,并不一定是准确的。” 王浩指导性的说明了自己的想法。 其中有些内容是真实的,有些还停留在‘想法’阶段,但对于海伦、陈蒙檬进行的初步研究来说,已经完全足够了。 之前海伦和陈蒙檬的研究,已经有了明确的方向,但缺少‘性态变化’的过程。 换句话说,她们的论证缺少过程。 现在从原子核、电子相互作用影响的角度出发,就能够以数学的方式描述并推导出作用过程。 女研究员,投入研究的时候也是很疯狂的。 当找到了明确的方向、方法,海伦和陈蒙檬日以继日的待在工作间,不断的讨论、不断的记录研究,研究进度也快速提升。 两周后,海伦和陈蒙檬一起把归纳好的研究论文交给了王浩。 王浩花费了两个多小时,从头到尾仔细看了一下,也忍不住赞叹起来,“太精彩了!” “最初论证了强湮灭力作用下,原子核、电子之间的作用变化,甚至推导出,可能会产生磁场特性?” 这一点是王浩没有想到的。 他根本就没有说起叠加力场边缘薄层让物质产生磁场的发现,结果海伦和陈蒙檬竟然依靠论证推导出来了? 陈蒙檬有些期待的问道,“王老师,你觉得我们的结论正确吗?我和海伦讨论了很久,都觉得强湮灭力很可能会让粒子对外产生磁场特性。” 王浩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朝着两人竖起大拇指。 接下来的论证都是围绕强湮灭力会使得粒子内部稳固、对外性态弱化去论证的。 比如,强湮灭力能够增强强力作用,同时会让质子、中子的结合更加紧密。 比如,稳固粒子对外‘放射性’损耗会降低。 ‘放射性’指的不是衰变,而是对外散射的光波,以及一些对外的物理特性。 等等。 王浩把研究论证中的数学内容,从头到尾的梳理了一遍,指出了几个小问题,再让她们回去简单做了一下修改。 之后就可以投稿了。 这一篇论文的名字是个大标题,直接就叫做《强湮灭力》,分开两部分分别作为海伦和陈蒙檬的博士论文。 主体研究论文则直接进行投稿,作者就是海伦和陈蒙檬,她们一起并列一作。 王浩则是通讯作者。 因为是一篇物理理论研究论文,他下意识就要投给《科学》杂志,随后想到了上一次的事情。 《科学》一起发表了两篇暗物质相关的论文,而且两篇论文内容还是截然相反的。 王浩顿时做出决定,直接把《科学》杂志拉入黑名单,把论文投给了《自然》杂志。 《自然》杂志,曾经也有过合作。 至于审稿不审稿之类,因为是学生的论文,王浩倒是觉得正常审稿也可以,毕竟论文也不急着发表,间隔一个月、两个月发表,也是能够接受的。(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六六闪读:www.663d.com)
上一章
加书签
目录
下一章
六六闪读
找小说
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