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白鹿原开始的诸天
103、艺町
上一章
加书签
目录
下一章
< ?v=2022"/> 白贵没有贸然而动,而是先熟悉报社事务。 民进报报社虽然初创不久,却已经有了完整的架构。这点倒是不难理解,在秦省省城的时候,刘学裕就已经同雅阁女学的校长闫培堂创办过《广通报》,又出了《半哭半笑楼诗草》这等杂志,可以说对报社的结构基本门清。 所以民进报看似只有十多名员工,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除了刘社长之外,有专职新闻的新闻部,有专司评论的评论部,有负责内容创造收稿的编辑部,也有印刷的印刷部,负责宣传报纸的宣传部…… 只不过大多数时候,一人兼任数职。 例如他这个主编,不仅负责内容收稿,还负责评论部对新闻的评论等等。 权力部门的话,本来是一个叫长野主编的人负责,这是一个东瀛人,和刘长辈素来交好。现在他担任主编,按理来说,报社他也可以代管。 砰砰砰! 想了想,白贵敲开了长野主编的办公室。 “请进!” “美和见过长野主编,还望多多照料。” 长野主编看见白贵进来,稍稍愣了一会,不过在看到白贵胸前的铭牌时,脸上就挂上了和蔼的笑容,微微颔首。 “你既然是社长推荐的高才,必有过人之处。” “在报社很快就会崭露头角,不用我多加照顾……” 这句话很谦虚,配合长野主编的神态,也不像是作伪,白贵也就不以为意,跪坐在矮长桌旁,与长野主编相对而坐。 “我德薄才疏,初来报社,想着能为报社增添一些微薄之力……” “这是我近来写的稿件,还请长野兄鉴赏一二。” 白贵谈了几句话后,就开门见山,将稿件递给了长野主编。 这批稿件有三万多字。 从庞涓的六国谋秦,写到了卫鞅入秦。是《大秦帝国·黑色裂变》最精彩的一个小高潮,讲述庞涓会和六国之兵,准备攻伐秦国,而秦国经历河西之败,秦献公病死,其次子嬴渠梁,即秦孝公继位,颁布《招贤令》,魏国丞相公羊痤的弟子卫鞅被迫入秦…… “好,美和兄是秀才出身,必定见识不凡,所写稿件也会令人耳目一新。” 【讲真,最近一直用野果阅读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
www.yeguoyuedu.com 安卓苹果均可。】 长野主编恭维几句,就呷了口茶水,接过稿件,细细看了起来。 他看着稿件,刚开始时有些漫不经心,可看到对六国的叙述,大将军庞涓的志在必得,也不禁认真的继续看了下去。 东瀛在春秋战国时是没有历史记载的,所以基本学自华夏的春秋战国。秦始皇派遣的徐福,也有不少东瀛人认为是他们的神武天皇,因为《史记》记载说徐福到了“平原广泽”之地,自立为王,皇室供奉的剑、镜、玉都介于秦汉年间…… 明治维新以前,东瀛建国纪念日就是吴太伯的诞生日。 例如明治前,就有东瀛学者松下见林在《异称东瀛传》书中说:“吴之时,其国王姬姓亡命东瀛,是东瀛开国之始。” 因此,在东瀛的史书中,对春秋战国的历史,也是有讲述的。所以,长野主编对庞涓这个“围魏救赵”典故出处人,一点也不陌生。 “白君书中所写的五行德行说是来自阴阳家?” 长野主编看到小说稿件,也忍不住对白贵使用了敬称,称呼为君。 “阴阳家来源于齐人邹衍……” 白贵微微皱眉,和长野主编说起这些始末。在华夏,阴阳家已经有些落寞,融入了道家,但在东瀛,关于阴阳家的传说可是屡见不鲜,安培清明这个大阴阳师更是家喻户晓,他创造的五芒桔梗印,也是在东瀛广为流传,几乎到处可见。 “我对白君的学识也很是佩服呢。” 长野主编不以为意,含笑点了点头,心中对这份稿件更加重视起来。同时在交谈中,他也是恍然,原来白贵是治春秋的,又是长安人士,难怪能写出这篇大作。 “我会让校对编辑仙校对一遍,先刊印一千份,看售卖成果如何。” “按照报社规定,这篇小说三万字,润笔料按照市价最高,可以开到千字二円,毕竟你这是长篇小说……” “若是卖的好,后续报社和出版社联系,印花税可以高达三成。” 长野主编淡淡说道。 白贵是报社的主编,也有一定的权力,自然这价码是往最高的开,反正是社长的后辈。再说,这稿子的质量他也拜读过,也值这个价格。 润笔料,是对稿酬的雅称。 印花税,作家出书时和出版商写上,以印税结算费用。印税,就相当于印花税,著作人在每本书上加印私章,出版社按照检印数乘以书价的税率百分比结算稿酬。 润笔料是一次性付清,类似工资。而后续的印花税就相当于奖金了。 “这个价格不算低了,毕竟尾崎红叶一篇小说才30日円。” 见到白贵没回答,长野主编忍不住说道。 此时明治文坛上最负盛名的就是尾崎红叶,他的一篇短篇润笔料是三十日円。现在名气不低的夏目漱石在朝日新闻社上连载杂志,一年的年薪也才三千日円。 “很高的价格,多谢长野主编的赏识……” 白贵笑了笑。 他拿了三万多字的稿件,两日円一千字,那么就是六十日円。虽然比不上短篇小说家几千字就能二三十的日円,却也不少了。 长篇小说,定价肯定是比短篇低的。 这也是得益于他是主编,在报社有一定的地位,不然到一家陌生报社,是不可能开这么高的润笔料。 “不过白君也需要保持稿子的质量,如果销售不顺,这稿子恐怕……” 长野主编又忍不住说了一句。 虽然他看这幅稿子很喜欢,没有经过市场检验前,谁也不能保证这篇小说就能大卖。所以他言下之意就是,如果卖的不好,这润笔料就开不了这么高了。 “这是肯定的!” 白贵点头,现在东瀛平民一个月的收入,大抵在三四日円左右。 此时的女作家樋口一叶出身东京小吏家庭,父亲早丧,上有母、下有妹,而女人也不能应聘工作,只能靠给报刊写小说为生,一个月的收入只有六日円,这才勉强支撑一家老小的营生。在《一叶》日记中,可以看到她奔波在借钱和典当途中。(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六六闪读:www.663d.com)
上一章
加书签
目录
下一章
六六闪读
找小说
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