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惊恐的易中海 【加更求全订】

    烈日炎炎,空气黏稠闷热,车间内就跟个蒸锅似的。     轧钢机启动后,蒸锅就开始冒热气了。     工人们在车间内待一小会,就热得直喘气,纷纷跑到车间门口。     门口摆放有凉开水,咕嘟咕嘟,痛饮一阵。     然后伸出舌头,在凉风中歇过来劲后,再钻进蒸锅里继续忙碌。     这种干一会歇一会的情况,当然会耽误工作,不过也没办法,总不能把工人们热坏吧。     好在工人们都很拼命,也很自觉,只要稍稍歇息两分钟感觉能坚持,就会回到车间了。     当然,易中海不用亲自上机操作,经常躲在窗户口,拿着搪瓷缸子喝茶,用不着出去‘散热’。     他一面思索着该如何安排秦淮茹进厂接班,秦淮茹虽是贾旭东的媳妇,贾旭东并没有死,每个月还能领取伤残补助,一般情况下无法马上接班。     一面监督那几个小徒弟,生怕他们偷懒。     车间的产量低了,他八级钳工的面子,也挂不住。     今天好像有些异常,那几个徒弟都出去大半天了,还没进来。     等下该完不成今天的任务量了。     这几个混小子,是不是不想干了!     八级钳工易中海把搪瓷缸子放在堆满配件的桌子上,冷着脸走出去。     正准备挨个训一遍,就听到门口传来一阵议论声。     “你们听说了吗?今天贾旭东的老娘贾张氏,带了一大帮子人医院闹事。”     “真的?敢去医院闹事,这贾张氏可真够厉害的。”     “啥厉害啊,我看是不讲理,红口白牙的诬陷人家医生把贾旭东治残了。”     “嘶,可真够睁着眼说瞎话的,医院的医生我都认识,人老好了。上次我没带药钱,还是医生帮我垫付的。”     “那后来到底怎么了?贾张氏讹到了吗?“     “当然没有,就在大家伙犹豫是否上去帮忙时,李东来医生出来了,他三下五去二就把贾张氏和贾家庄的那群大汉送到了笆篱子里。”     “怎么回事?你快给我讲讲“     “事情是这样的...“     工人们讨论得越来越激烈,都称赞李东来足智多谋,为轧钢厂挽回了损失,鄙视贾张氏企图薅工厂羊毛的行为。     甚至到最后,连车间主任也加入了‘临时聊天会’。     听得易中海心头一颤,忍不住吞咽一口吐沫。     正在这时,一阵‘滋滋滋’的刺耳电流声后,大喇叭的响起激情澎湃的声音:“好消息!好消息!今天团结湖医院的两位老专家,莅临我们轧钢厂,并准备在大会堂为医院的医生做培训,这标志着我们轧钢厂医院在杨厂长这只领头羊的带领下,医疗水平日新月异的发展,已经得到了京城最知名医学专家的肯定。让我们全体工人同志为两位老专家的到来,鼓掌欢呼。”     杨厂长也在这件事里,插了一脚?     工人们听了广播后,兴奋得纷纷鼓起掌。     轧钢厂医院的荣耀,就是轧钢厂的荣耀,也是他们每个人的荣耀。     而躲在门后偷听的易中海,却是心惊胆战,手脚发软,以至于扶住门框才能站稳。     因为贾张氏之所以回贾家庄找人来医院闹事,其实是他给秦淮茹出的主意。     当然了,易中海的目的并不是帮贾家,而是为了拉拢李东来。     李东来为人善良有礼貌,并且尊老爱幼,几乎是完美的养老人。     但是,他的位置太高了。     医院的大主任啊,正科级干部。     易中海没有把握拿捏住李东来。     他想让贾张氏对李东来发难,待李东来被打得满头包,几乎丢掉主任位置的时候,易中海再用贾旭东受伤真实原因来威胁贾家。     从而拉李东来一把,达到让李东来对自己感恩戴德的目的。     把别人揣进坑里,再抛出救命的绳索,这样才能最快的拉拢人心。     就像他对经常傻柱做的那样。     计划十分完美,没有丝毫破绽。     可是千算万算,他没有算计到李东来早有防备,还请来了两位团结湖医院的老专家助阵,轻易搞定了贾张氏。     易中海并不是在为贾张氏担心。     他巴不得这个老虔婆被关在笆篱子里一辈子出不来。     关键是贾张氏被抓走后,保卫科的干事门一定会对她严加审讯。     介时一旦她把秦淮茹拉下水。     秦淮茹被抓后,必然会把易中海咬出来,那样就糟糕了。     易中海对这两婆媳能保守住秘密压根不抱任何希望。     不行,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易中海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连假都没来得及请,借了一辆自行车,车链子都被蹬出火星子了,直奔四合院。     他要跟秦淮茹好好聊一聊。     ....     另一边。     办公室内,李东来已经使用赤脚医生系统帮两位老教授检查了身体。     根据系统给出的提示,帮他们开出了两张土方子。     两位老教授并没有太大毛病,就是一些常见的高血压,心律不齐等常见的老年病。     方子也中规中矩,没有稀里古怪的药物。     接过单子,两位老教授不约而同的点点头。     上面的药物和药量都十分精准。     即使是他们自己出手,也只是能达到这种水平。     难怪顾慎会称呼他为神医。     三人闲聊一阵,两位老教授给李东来留下了联系方式,并约定下一次还让李东来帮他们检查身体。     然后三人就在轧钢厂众医生的簇拥中来到大会场。     众人距离很远就被惊呆了。     大会场门口旗帜飘扬,宣传科干事们分列两旁边。     “咚咚咚!”     “锵锵锵!”     “呱唧呱唧!”     这热闹非凡的场面,让李东来怀疑走错片场了。     这是培训会啊,又不是开大会,搞这么大场面?     不过,当他看到杨厂长鼓着掌,面带微笑的走向两位老教授时,顿时就明白了过来。     扯虎皮唱大戏呀。     现在杨厂长和李副厂长之间的战斗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据说李副厂长得到了强有力人士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还占了上风。     在两个厂长中,李东来虽没有站队,不过心里还是偏向杨厂长一些。     不单是李东来,轧钢厂医院的医生和护士们也都觉得李副厂长这个人太过滑头。     并且,在工人中间还流传着李副厂长跟女工人搞乱男女关系的新闻。     只不过大家都没有真凭实据,再加上李副厂长根底很硬,才没有人敢去举报。     杨厂长要拉虎皮,李东来自然要成.人之美。     他快步走向杨厂长,介绍道:“这位是团结湖医院的王教授,外科手术一把刀。这位是团结湖医院的杜教授,内科的扛把子。”     【讲真,最近一直用野果阅读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www.yeguoyuedu.com 安卓苹果均可。】     “这是我们轧钢厂的杨厂长,这些年杨厂长没少为我们医院奔波,可以说,正是在杨厂长的支持下,医务科才能顺利成立。”     杨厂长感激的看李东来一眼,忙伸出双手。     一阵热情洋溢的寒暄后,众人步入会场。     两位老教授面对台下那些满脸期待的医生,毫不犹豫的把多年的经验倾囊相授。     虽然整个培训会只有两个小时,留给每个教授的时间更是只有短短一小时,但是他们是行医几十年,经验丰富的老医生,往往短短几句话就可以让人茅塞顿开。     像在后世一个医生如果想坐诊,必然考取助理医师或执业医师后需要进行注册,才能在临床有看病、处方权。     这个过程少则五年,多则7到10年时间。     而这年头,医学教育并不发达,很多医生都只是中专学历。     缺少必要的医学教育,医生们只能边为病人看病,边通过自学提升自己的水平。     可是,有很多知识,尤其是经验是书本上没有的。     这时候,就需要‘名师’指点一下。     而两位老教授扮演的正是’名师‘的角色。     两位老教授的经验很丰富,其中一些观点就连李东来也听得频频点头。(记住本站网址:www.663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