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路遇种梨(求全订)


                    第425章 路遇种梨(求全订)     一行人在锦衣卫的看护下,在知府宅邸中收拾了东西,就坐着马车一路南下。     半个月后,就到了姑苏的郭北县。     因白贵屡次施法救治聂小倩,所以这一路颠簸,聂小倩非但没有病情加重,反倒气色渐好。     聂大人领了朝廷公书,走马上任郭北县的知县。     庭扫闲余。     白贵和聂小倩结伴而出。     僮仆、丫鬟尾随。     姑苏是繁华地,郭北县也不差。商街四处都是叫卖的商贩,一些是农夫赶早入城在卖自家产的果蔬,还有一些杂耍艺人,以及各类点心摊贩。     城中尽管能种菜蔬,但此时菜蔬并非良种,需精心呵护,多中选优,才能当做可贩卖的菜品。     西边有说书唱曲的。     亭檐下,扯了几根竹竿,撑着一块篷布,下面是几处简陋桌凳,已有三三两两的听众入了坐。     说书人此刻呷了一口茶水,正在吊着嗓子。     棚屋中,有孩童烧茶烫水。。     白贵携着聂小倩走了过去,坐在边角一处闲桌,要了壶上等的茶水,等待开腔评书。     隔壁支了个豆花摊,生意不错。     卖豆花的是一个年轻妇人,略有几分俏色。胸脯间紧绷绷的,特意穿了一件贴身的衫子,婀娜多姿。     “两碗豆花,一碗咸的,一碗甜的。”     白贵支使聂小倩的贴身丫鬟翠儿,去到隔壁豆花摊上买两碗豆花。     豆花白嫩丰腴,看着就极为可口。     口腹之欲,人间乐事。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五霸七雄闹春秋,顷刻兴亡过首。”     “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撒种后人收,无非是龙争虎斗……”这候 yunx*uange.*org 章汜     说书人来了几段定场诗,就拿起茶,润了润嗓子,一拍醒木,就准备开始评书。     可这时。     闹市传来几声喧嚣。     将茶棚听书人的目光吸引了过去。     街上。     是一个衣着褴褛的道人,破巾絮衣,正在乞梨。     而梨摊的乡人自然不肯,这是早梨,特意从梨园中精挑细选的好梨,能用来当街贩卖的。     一只梨虽说不贵,可也不能轻易舍了。     道人乞梨也无化缘的态度。     兴许先前不至于骄横,可随着乡人的叱责,这道人脸色也不大好看,青一阵白一阵。     街市的拥保人见这道人和贩梨的乡人在争吵,担心影响收益,所以自己掏钱买了一颗梨,赠予了道人.     “诸位看好了。”     这道人三两口吃完梨子后,对众人打了个稽首礼,“我有佳梨,请诸位品尝一次,算是道了此次谢意。”     他谢意指的是拥保人给他买的梨子。     围观者有些惊奇,毕竟刚才道人在问乡人乞梨,现在又改为他向别人赠梨,怎么看怎么奇怪。     “我需要这梨核作种。”     道人解释道。     下一刻,他栽种的梨核,开始抽条发芽,长出了一颗小树苗。俄顷,树苗成树,绿荫繁复,长出了朵朵梨花。     梨子硕大香馥,累累满树。     紧接着,道人将这些梨子分散给了闹市众人。     “郎君和小姐,不如也尝尝这梨子。”     道人捧梨,走到白贵和聂小倩饮茶的茶棚,笑道。     虽说闹市之中,绮绣绫罗的富户不少,可白贵和聂小倩在这些人群中,无一例外都有些卓尔不群。     聂小倩怎么说都是京城来的名家小姐,一些细微之处,都能看出与当地县中富户的不同,比如涂抹的胭脂水粉,还有精致的钗容等等。     再说她云鬓花颜,非等闲女流可比,哪怕带着帷帽,亦难遮掩。     而白贵气定神闲,无围观者的惊骇。     怎么看都貌似有些不正常。     即使能以善养胸中韬略解释,但总与常人有些不同。     “这位道长,不知仙观何处?在哪处落脚?”     白贵没有接过梨子,反问道人。     他是楼观道弟子,是正儿八经的道家嫡脉。     这道人看似是种梨,实则以移花接木的障眼法,将贩梨乡人的梨子骗了走。     如此作为,有损道家清誉。     他虽不至于清理门户,这也轮不到他如此做。     可一些必要的问话,还是要做的。     如果你发现有一只蟑螂出没,那么代表有成千上万只蟑螂在埋伏。     “你这书生,我好心给你赠梨,你反倒问起我的话来了。”     褴褛道人不满道。     “我见道长法力高强,有心拜访学习。”     白贵起身,拱手道。     做足了礼数。     他这一路上,随着聂家父女来到郭北县。路途中,也碰到了不少灵异诡事。比如什么尸变、狐夫人之类的。     道术,在这一界不是多么稀奇之事。     当然,这是以他纵览一界的目光去看,在实际生活中,普通人一辈子,说不定都难以碰到道人或者妖类施展道术。     褴褛道人微微皱眉,“我在上真观修行。”     “你若是有心,就去上真观拜师吧。”     他说罢,甩袖离开。     等道人离开后不久,障眼法解除,乡人贩卖梨摊上,一堆梨子已经空空如也。     乡人嚎啕大哭。     “白郎,你问那道士仙观何处?”     “可是打算前去避世修道?”     聂小倩神色一紧,问道。     读书人读书读厌烦了,不少人都会前去避世修道,即使不遁入空门,但在佛寺道观中住上几年、十几年,都是常事。     她曾偶尔听过聂大人说过这些事情,遂有此忧。&#24378&#29306&#32&#121&#117&#110&#120&#117&#97&#110&#103&#101&#46&#111&#114&#103&#32&#35835&#29306     “我现在可无修道的打算。”     白贵摇头,安抚了一句。     他能看出,那褴褛道人应该所言非虚。可道观的道人,就一定是道人吗?这可不见得。     是个人,都知道兔子不吃窝边草,在乡里不犯事。     现在褴褛道人如此做,纵使能解一时郁闷,念头通达。可对于当地道门来说,这可未必是一件好事。至少会让本地的道门,名声一落千丈。     人……总是宽以待己,严律他人。     “那道人竟然是上真观的道士?”     “想不到竟然心肠如此歹毒,这乡人只是不施舍他梨子而已,毕竟这梨子可是他一家老小的生计所在……,就因如此,他骗走了这乡人的梨子。”制大 z.com 制枭     “不说了,我家祖宗的牌位,我要从上真观请出来了。上真观的香油钱,我可不打算再给。”     “早就听说这些道人贪得无厌,嘉靖朝的时候,就是这群道人哄骗皇帝……”     “那祖宗牌位在哪供奉?”     “我听说……城外有一兰若,香火兴盛,可去那里供奉。”     ...(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六六闪读:www.663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