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挽天倾,救时英雄(求全订)


                    第406章 挽天倾,救时英雄(求全订)     什么孝心?     不过是狼子野心罢了。     昔日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被金国俘虏,现在宋徽宗已死,尸体被金人熬了灯油。只剩下了宋钦宗赵桓还在五帝城。     赵构已经称帝了这么多年,他的兄长宋钦宗赵桓对于金人来说,只不过是一个鸡肋罢了。     &#24378&#29306&#32&#115&#117&#121&#105&#110&#103&#119&#97&#110&#103&#46&#110&#101&#116&#32&#35835&#29306&#12290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如今白贵想要,意欲何为,不言而喻。     ……     很快,三日过后,快马来报,金国愿意将天水郡公赵桓归还宋境。     天水郡公,是赵构给赵桓的封号。     金人的想法很简单。     白贵要赵构一个假秦王,现在又要赵桓这个人,很显然是行割据事。舍弃一个没用的赵桓,让宋国生出内乱,他们还是很希望看到这种事情的。     没等白贵迎接到赵桓,白氏宗族、唐氏宗族已经被秘密送往到了秦地。     长安城外,白氏宗族、唐氏宗族一干人等,皆是人困马乏,在见到白贵的第一眼时,老弱妇孺痛哭流涕。     这哭,绝大多数人并非是和白贵有多么深厚的感情。。     而是这一路上,他们提心吊胆。     毕竟……稍有差池,那可是丧命的买卖。     “劳累诸多亲族奔波,这是贵之错事。”     “但陛下欲意以我首级去赢得那金人的欢心,我若束手以擒……,诸位要是能安稳的话,贵愿往之。”     “但岳大帅的下场,诸位也看到了。我若死,宗族何复?”     白贵叹息一声,说道。     此言一出,白氏宗族和唐氏宗族的绝大多数人,怨气顿消。     岳飞被冤杀,他的亲属一部分被流放到了岭南,一部分流放到了闽北。别看流放是多么好的事情,稍有波折,就是客死他乡。     现在白贵对他们的安排还算不错,反正现在已经跑到了秦地,再去怨愤,也无济于事。     见此情景,白贵点头,让麾下亲兵带两家亲族下去歇息。     这时,只剩下了父母、唐婉父母、唐婉这些亲眷。     白贵一一问安。     等安排妥当之后,他再带着唐婉入了行营。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我是白郎的妻室……”     进入营中,唐婉抱住白贵的虎腰,垂泪道。     两人小别胜新婚。     数度恩爱。     隔日,白贵册封唐婉为秦王妃,管理后宫。     另以唐婉父亲唐闳为秦王内相,主管内政等事务。     虽说外戚干预朝政是朝廷大忌,但在创业初期,亲族和妻族才是最忠心耿耿的,因为叛乱首诛的就是他们。     而唐闳,曾是五品的通判,处理政务的本事还是有的。     自此,秦地虽小,但也被白贵勉强构建起了行政的班底,不再是什么草台班子。     两日后。     天水郡公赵桓被金人送到了长安。     白贵即日起,尊赵桓为皇帝,而称赵构为康王,不再尊为宋帝。     金宋两方正在对峙。     白贵如此施为,给了金人信心,暂时免了后顾之忧。开始专心对付起南宋,同时金国亦是征兵,准备再次攻打秦地。     然而让金宋两方没有预料的事情发生了。     在这短短时间内,白贵率领马步军共计七万余人,进逼西夏西平府,意欲一举灭夏,绝了秦地的后患之忧。     西夏此时是夏仁宗李仁孝当政。     李仁孝重视儒学,轻视武备,政策上重文轻武,所以边军军备废弛。     不过白贵为秦王之后,一改往日打法。     不再为先登士,而是转为谋策。     金灭辽之战,西夏和辽国有姻亲,所以数次援救辽国,在这一场场大战中,西夏兵力下滑严重。     并非金国不想灭掉西夏,而是金国的战略是先宋后夏,所以一直任由西夏苟延残喘。     所以白贵是捡了金国的一个便宜。     西夏还是有一定家底的,死守西凉府、西平府等地。     古代攻城,在没有火炮的前提下,若是死守,数月攻下一城都是寻常事,有的更甚,数年都难以攻破。     西平府白贵以马军卖了一个破绽,守军追击,歼灭。     再以翘关士进行夜袭,攻下。     后面数州,白贵以马军绕走,而直接前往西夏都城兴庆府,围攻西夏都城。     李仁孝比宋徽宗、宋钦宗厉害一些,知道此时不能服软,亲自上城墙激励士兵,同时也喝令诸州兵马立刻组建勤王军,前来护驾。     但这也如了白贵的心意。     围点打援!     军备废弛的西夏军,怎么可能是他手底下骑军的对手。     这候 7 5zwz.co*m 章汜。至于铁鹞子,数量止有三千。     这群乌龟壳,哪怕是轻骑兵来了,也不好使。白贵见此,只能披重甲,和胜毅军的重骑兵一同冲阵。     数次大战,西夏兵力匮乏。     然后白贵再以步军攻城,数战之下,西夏国土沦丧一半。     兴庆府岌岌可危。     西夏皇帝李仁孝祈口衔玉,反绑双手坦膊出城投降。     白贵请命赵桓,赵桓册封李仁孝为违命候,皇族全部押往长安听候发落。     绍兴十九年,西夏国灭。     哦,不,宋钦宗赵桓新建年号,建熙元年,西夏国灭。     等西夏国灭后,白贵又马不停蹄的带着赵桓跑到了蜀地的剑门关,要求剑门关守将开门迎帝。     剑门关守将不从。     于是赵桓身披戎甲,御驾亲征,亲自扣关。     制大 z.com 制枭。剑门关守军无一敢放箭。     若是金人胁迫赵桓扣关,那还罢了,放箭也就放了。     能成就一番美名。     但现在白贵和赵桓可是宋人,一个宋帝,一个秦王,不敢放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赵桓若死,不管死在哪一个人手中,赵构这个亲弟弟哪怕心里再高兴,但也不会轻易放过他,表态还是要做的。     再说,投靠“旧宋”,也没什么心理负担。     剑门关始下。     剑州附近的领土亦归了旧宋。     但白贵打到这里,叩开了巴蜀的门扉之后,就没有再往下攻打。他收住了手,开始全力修理内政,消化所得。     这候 7 5zwz.com 章汜。他之所以打剑州,为的是控制住入蜀咽喉。     有了这个咽喉,今后蜀地任由他驰骋。     而且,打下巴蜀,他嫡系兵力摊开的太多,势必会一一击破。所以巴蜀这个肥肉,现在还不能吞下。     另外……,他不拿巴蜀,但巴蜀的钱粮亦能被他所利用。     次日,白贵再奏报,奏折急递铺发往临安。     这次他没称呼赵构为康王,而是改称陛下,并且狮子大开口。     一者索要打下西夏的封赏,二者索要远征将士的亲眷,让临安一方通过巴蜀送往秦地。     顿时,不仅临安震动,更是天下哗然。     收复旧州,虽然足以称奇。但绝没有灭掉一国这么令人震撼。     西夏国弱,但怎么着,也是和宋金辽对峙这么久的大国。     就这么……,说灭就灭了?!     临安城内。     文人名士虽然明面上仍旧称呼白贵为乱臣贼子,但私底下却对白贵好感突生,认为他是救时英雄。     毕竟这天下是赵宋的天下,赵宋失德,以致山河沦陷,事实已经证明赵宋不配有天命。现在白贵挽天倾,有驱除鞑虏,恢复中原的可能,称功颂德再是正常不过。     与此同时,有相士看白氏祖坟,言有天子气。     ……     临安城,垂拱殿。     “这白贵心机狠毒啊!”     “剑门一下,今后巴蜀任他鱼肉,我等若是想坚壁清野,以抵挡秦军觊觎,势必会遭至民怨……”     “而若民怨,他可兵不血刃而下巴蜀。到时候顺流而下,临安危矣。”     赵构不是没有眼光,一看就看出了白贵的谋划。     金宋大战多年,江南疲敝。而且中原与秦地有金国领土交杂,想要送犒赏给秦军,难上加难。唯一的法子,就是从巴蜀索取。     可若从巴蜀索取……。     民怨沸腾!     巴蜀百姓势必会抛弃新宋,投到旧宋的怀抱中。     但若临安这方不给白贵粮饷,将白贵推到金人这一方,不说出手,只要两不相帮,就算是帮助金人,宋军局势大大不利。     即使退一万步说,没有这些局外事,仅是不给犒赏,那些被白贵“欺骗”的宋军,可真的会变为秦军。     另一方面,给不给远征宋军的家属亦是难事。     白贵兵贵神速,攻下了秦地、西夏,现在麾下之兵,只有一少部分是旧宋军,即使临安这一方扣押远征宋军亲眷不还,对大局也无济于事。     “陛下,韩世忠、刘锜两路主帅皆与此子有旧情,若陛下……”     “国事艰难,还望陛下容忍一二。”     &#24378&#29306&#32&#122&#104&#117&#105&#121&#111&#46&#99&#111&#109&#32&#35835&#29306&#12290忽的,一亲密大臣出列,低声道。     赵构脸色迅速变化,青红交加,良久,才恢复了镇静,“秦王为国为民,攻下夏国宿敌,朕欣喜而见于宗庙,赐金五万两、绢十万匹,各种珍宝无数,再赐美姬十二名。”     现在局面可与白贵攻下秦地不同了。     攻灭西夏,意味着白贵所率之兵有能灭一国的可能。而同样的,巴蜀乃是南宋赋税重地,若是白贵真的撕破脸皮,引马南下,巴蜀孱弱之兵能否抵挡还在两可之间。     再者说,谁敢断言韩世忠、刘锜这两路主帅会不会舍了他这个阉人,转投旧宋,毕竟有岳飞的前车之鉴。     挟天子以令诸侯!     制大 z.com 制枭。南宋可以抵挡金人,却难抵挡白贵的秦军。     咽喉被握,由不得他不松口。     至于后面的赠送美姬,则是他的龌龊心思,白贵年少,再是勇猛又如何,说不定会马上风死于女人肚皮上。     ...(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六六闪读:www.663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