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谋逆,假秦王(求全订)


                    第405章 谋逆,假秦王(求全订)     大概持续了不到半个时辰,这场大战的余尾总算收拾干净。     汝州地处中原,在金国腹地,距离淮河一带两国的对峙范围,还有一定的距离。     白贵此次率领胜毅军兵马赶到汝州,已经算是孤军深入了。     所以他们不敢耽搁时间太久。     打完就撤!     也是完颜亮自信,认为一万铁骑对付白贵的一千宋骑,优势在他,所以并未通知附近金国守军,不然这仗真不好打。     当然,在战后,白贵也撒出了一队游骑,尽量阻止金军获得此方战报消息。但这显然无法持续太久,最多封禁一到两个时辰。     “这就是完颜亮尸首?”     临近行军之际,胜毅军将士总算从一堆尸山血海中,找到了完颜亮的尸首,并运送到了白贵面前。     “从这尸首中搜集到了上京留守的印绶,应当无误。”     亲卫回道。     白贵点了点头。     他倒不是对这尸首有什么质疑。     事实上,在他“陷入”金军阵中,再到弯弓搭箭射死完颜亮的这一阶段,他已经将完颜亮的气息、容貌等等刻画入心,此时这尸首尽管被人马践踏,但首级的保存度还不错,断不至于认不出身份的程度。     胜毅军兵马立刻后撤。。     一日半后。     紧行军后,到了淮河南岸西路军的大营。     西路军驻扎在光州,此地紧邻淮河。     白贵一身戎甲,赴营。     大营中。     刘锜听到战报,眼底露出一抹喜色,但身为统帅,他脸色仍旧很平稳,未曾出现太大的变化。     为将切记戒骄戒躁。&#24378&#29306&#32&#121&#117&#110&#120&#117&#97&#110&#103&#101&#46&#111&#114&#103&#32&#35835&#29306     “你在汝州截杀完颜亮这个上京留守,是大胜,剪掉金兀术一翼。于我军此次应战大有好处。”     “不过你为先锋,这打法还是太险……”     他沉吟了一会,“兵马我会给你补足,另外我会将麾下的踏白军交给你,踏白军乃是精锐之师,虽止有千五骑,但……你要慎重使用。”     说到这里,他也露出一丝心疼之色。     能冠以踏白军的兵马,无一例外都是精锐。踏,是检踏,勘察、搜查的意思,白,是薄的通假字,薄的意思是‘草木丛生,交织,不可进入’。因草木茂盛,容易潜伏敌人。所以踏白联合起来,就是“查探敌人隐伏”之意。     换句话说,踏白军都是侦察兵,而侦察兵,无疑是精锐中的精锐。     若是换做其他时候,刘锜断不会将手中这支仅有的精锐骑兵交给白贵。可如今,白贵刚赠予了三千匹马入了西路军,有了这些马,再加紧训练一段时间,就又是一队精骑,尽管不如以前的踏白军,但能堪重用。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更何况是善于骑战的猛将。     这时候,将有限的机动力量集中在一人手中,才是统帅应该做的事情。抠抠搜搜,反倒成不了大事。     “多谢叔父。”     白贵拱手道。     “现在是军帐之中,叫什么叔父?”     刘锜眉宇一皱,训斥道。     “是,大帅。”     白贵领命,不以为意。     现在帐中仅有他和刘锜二人,叫叔父更能增进二人感情。而刘锜虽然是明面训斥,可实际上,他能看出来,刘锜心底亦是高兴。     在封建时代,能担任一军主帅的,公心和私心都会有。公心,代表赏罚分明,而私心则是培养亲信,若无亲信,就如人体没有四肢百骸,运使不灵敏。因为只有亲信,才会毫无质疑的服从命令。     “你说说此次截杀完颜亮万骑的过程……”     刘锜捋须轻笑一声,继而说道。     看似只是军帐中的一次普通问话。但白贵这句叔父,意思不辩而明,那就是他这个侄儿,是他刘锜这个主帅的亲信,唯他马首是瞻。     哪怕他并无私心,亦感满意。     “此次战役过程,末将已经写在奏报之中。”     “还请大帅查看。”     白贵从怀中掏出一卷绢帛,递给了刘锜。     他早知刘锜会有此问,所以早早的就准备好了奏报。     “你这奏报……,虽然词理简单,可能看出功底。”     刘锜只看了奏报的几句开头,就不忍赞道。     他当主帅,很久都没见过如此赏心悦目的奏报。这奏报虽然辞藻不华丽,可字字贴切,又切有韵脚,一句句读之,使人悦然。     这并非是白贵不会写辞藻不华丽的文章,而是军事奏报,以简明为主。     但简明……,粗鲁武夫写的奏报,和白贵这个学过八股文章、诗赋的秀才、状元郎写的奏报相比,很显然差距会很大。     看奏报的时候,刘锜抬头看了一眼白贵,又回头看了一眼奏报。     打仗如此“莽”,但写文章又这般好。     差距实在让人有些不敢置信。     “这完颜亮倒是有意思。”     “想学曹孟德,喊切勿伤你……,以致于酿成大错,一败涂地。”     刘锜看完奏报,轻笑道。这候 y un xuan ge.o rg 章汜     在奏报中,白贵提到,事后审问完颜亮亲卫的时候,亲卫有提到这茬,这也是白贵之所以能冲到敌阵之内的一大原因。     “金人骄矜,素来轻视我宋人。”制大 z.com 制枭     “完颜亮此次遭此大劫,亦在常理之中。”     白贵闻言,脸色古怪了一下,复而平常,说道。     完颜亮确实和曹孟德很像,虽然没有曹孟德的本事,但曹孟德的爱好一个不落。在海陵王完颜亮登基之后,曾说:“吾有三志,国家大事,皆我所出,一也;帅师伐远,执其君长而问罪于前,二也;无论亲疏,尽得天下绝色而妻之,三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曹贼虽死,曹贼之志永存!     “若是他爹完颜宗干执掌此万骑,就不会如此了。”     “由此可见,金人之骁勇,亦不久存矣。”     刘锜点头道。     完颜亮就是个金国金三代,所以轻敌率进。让白贵“捡了”一个大便宜。当然这个大便宜不是谁都能捡的,只能说,相比于完颜宗干、完颜宗弼(金兀术)这些金二代,例如完颜亮的金三代好打许多。     ……     刘锜是名将。     白贵的先锋军得到踏白军一千五百精骑补充之后,已达四千铁骑。于是西路军的机动力量大大增加。在刘锜的妙手指挥之下,淮西金军屡次受挫。     而淮东的韩世忠主军则稳扎稳打,虽有三四州沦陷,但成功将金军主力,金兀术所率之兵成功拖在了淮东,两军陷入了僵持阶段。     几次轮番大战之下。     白贵亦是在战场上声名鹊起。     成为兵形势大家。     何谓兵形势?     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道:“形势者,雷动风举,后发而先至,离合背乡,变化无常,以轻疾制敌者。”     在战术上,对战时,把握“行”与“势”,从而破军杀将,溃众夺地,成功乃还,以力而胜。     几月后,白贵累功至高,又因为他是童子科的文官出身,年岁又小,建立了如此丰功伟业,南宋朝廷亦有心通过封赏、宣扬白贵的战功,来表明“皇权神授”、“天命在宋”,故此白贵数次建立战功,不曾落下,到了绍兴十八年七月份的时候,他已经因功升到了京西北路制置使。     制置使,是北宋边疆地区的临时性军事统帅。北宋不常设置,但南宋初年,对制置使的设置越来越多。这个官职,是执掌本路各州军事。     而京西北路,则大半地方位于金国境内,剩下的一些各州,还是这几个月,白贵屡次作战,作为先锋将,夺回来的地方。     不过制置使只是白贵的差遣,白贵的品级,还只是从五品的宁远将军。     “京西北路无险可守……”     “朝廷发令,命我等速夺潼关,入秦地。”     七月中旬,白贵召集麾下众将,言道。     在这数月的打拼之中,他麾下的兵马愈来愈壮大,从最初只辖胜毅军这一小军,到了辖一大军,共计三万五千余人。     而他这三万五千余人,至少七千人有马,剩下的步军,亦是东路军和西路军拨给的精锐。     “谨遵将军之令。”     众将半跪,听令。     数月大战以来,他们对白贵已经有了绝对的服从。即使白贵未曾拿出调兵公文,但他们亦是下意识相信了白贵的所言。     这就是兵形势的魅力,主帅的意志压倒了一切。     “本将军率骑兵先行……,尔等后随之。”     白贵眯了眯眼睛,说道。     他可不想仅在淮河这一片地面上,螺狮壳里做道场。中原无关隘可守,再打,也无济于事,只是胶着战。     而关中尽管不复唐时繁华,但以地形,做王业之基绝对绰绰有余。&#24378&#29306&#32&#55&#53&#122&#119&#111&#114&#103&#46&#99&#111&#109&#32&#35835&#29306     另外……,秦地的关隘,对于他来说,形同虚设。     夺下关中,一者,南宋临安距离秦地太远,鞭长莫及,可以给与他壮大之机,二者,以关中侧翼威胁中原,进可攻,退可守。     定下战略之后。     半日,拔军赶赴秦地潼关。     这七千铁骑,在白贵的训练下,已经做到了“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动如山。”     三日后,白贵做先登士,潼关一辰而下。     夺下潼关之后。     白贵广招秦地百姓,散播武库,征召为军,得步卒三万。     七日后。     秦地金人见大势已去,望风而降,白贵尽得秦地。     他再以京西北路的将士为骨干,大肆招揽兵卒,拥兵已达十五万。     而……这时,白贵上奏。     “臣在秦地素无威望,不能服众,曾闻先汉韩王信故事,请陛下施以隆恩,降旨册封臣为假秦王,以广揽秦人之心……”     “臣心中惶恐,伏望吾皇勿怪之!”这候 7 5 zworg*.com 章汜     这一上奏,一层石,激起千层浪。     宇内哗然。     金国皇帝完颜亶亦派人劝降白贵,若是白贵肯投降大金,那么前程富贵应有尽有,这秦王,宋帝不给,他这个金帝予了。     临安。     赵构愤怒,“这个白贵,狼子野心,他现在才多少岁?就想着谋逆篡位,该死!该死!”     “陛下,或许这白氏子是真的想以封王拜相为己业。”     “此子鲁莽。”     “昔日项羽想为霸王,而汉王欲为皇帝……,这秦王,还不若予了他。只是小孩心性罢了。”     “反正这白氏子年幼,陛下现在无嗣,可收白氏子为义子,再予以册封假秦王,名正言顺。”     秦侩上言道。     赵构眼眸冷了下去,狠狠盯了秦侩一眼,他被金人吓到无嗣这个耻辱,一般人敢提都不敢提,不过他想到秦侩背后的依仗,沉沉的坐在龙椅上叹了一口气,“告诉那白氏子,朕收他为义子,不用册封什么假秦王,秦王这个王号就予了他就行。”制大 z.com 制枭     说罢,他又望向了垂拱殿外,幽幽道:“秘密扣押这白氏子的父母,以及宗族,勿要使其逃走。”     虽然韩世忠、刘锜等这些名将,和白贵也关系匪浅,但这些人轻易动不得。他能杀岳飞,却不能杀这么多宿将,饮鸩止渴的道理他还是明白的,再说这白氏子“谋逆”,想来也和这些宿将无关。     然而没过多久,皇城司的押班来报,“启禀吾皇,白贵亲族和唐家亲族,皆在五日前迁移别处,临安城内,白氏布庄只剩下了仆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六六闪读:www.663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