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出乎意料的李隆基(求全订)


                    第356章 出乎意料的李隆基(求全订)     “本宫……本宫只是一时嘴快。”     武惠妃唾面自干,揭过此事。     其实她也没说错,以李隆基现在的状态,一旦白贵卸任,她和李瑁可就成了孤儿寡母,必定会受到朝臣欺负。     “太后不必担忧,本相虽然卸任相位,但天下的兵权仍旧在手。”     &#24378&#29306&#32&#104&#120&#106&#120&#115&#46&#99&#111&#109&#32&#35835&#29306&#12290“宫廷禁军的权力,本相离开之际,会将其给与瑁儿……,至于朝政之事,就看他自己的本事了。”     白贵沉吟稍许,说道。     什么权力都没有兵权实在。他之所以能掌控李隆基,就是因为将南北衙军的军权掌握在了手中,导致李隆基被架空,尽管在别的州郡,还有效忠皇帝的军队力量,但显然无济于事。     这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现在他还一部分兵权于李瑁,但却不会还朝政于李瑁。张居正的教训,他还是知道一些的,谁能知道他自己会不会看走眼,李瑁是不是下一个万历皇帝。为了反对他而反对他,致使大好局面直接崩盘。     人心向来难测。     “左右千牛卫本相会暂时交给瑁儿和太后你的手上,其他宫廷禁军亦会陆续放权……”     白贵又补了一句。     防人之心不可无!     谁知道寿王李瑁心底里在想什么。     千牛卫是负责皇帝的仪仗军队,人数较少。这部分兵权给了,也就给了,还不至于生出什么祸患事。     他不可能将长安的所有兵权都交给李瑁手上。     “如今天下虽然承平已久,但白相肩负社稷之重,不可轻去,本宫望白相三思……”     武惠妃挽留道。     她虽然从白贵的神态中,能看出白贵是真心实意想要卸任相位。但谁知这是不是白贵三辞三让的把戏。     论到计谋,十个她,也会被白贵玩弄于股掌之间,搓圆捏扁。     “太后勿要复言此事,本相心意已决。”     白贵摇头,他接着看了眼武惠妃的神色,就猜到她心底所想,“想要篡位,依照本相的功劳,早就封王,加九锡了,不至于等到现在这个时候。”     “我做的是圣人,而不是这个圣人!”     他一语双关道。     唐朝皇帝,以圣人代称。     一是因为《易经》中所说:“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这里面指的圣人就是皇帝、天子。二则是因为李唐皇室崇道,道家按照层次划分为真人、至人、圣人、贤人,“(圣人)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形体不蔽,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所以称呼为圣人,是想要长命百岁。     现在他为金丹真人,寿元百岁不止,算是有了圣人之实。     “看来白相是真欲……卸下宰相之位了?”     武惠妃盯着白贵的眼睛,一字一顿的问道。     一旦白贵卸下宰相之位,即使私底下仍旧掌握兵权,但这与他在位的时候,肯定会有所差别。     “太后自当知道贫道之志。”     白贵打了个道家稽首礼。     他现在身穿紫袍、带金鱼袋,腰间又挎着剑,看起来颇有些不伦不类,但神色从容,举止自然。     开元八年的时候,前往骊山狩猎的途中,武惠妃问起他的志向,他没有回答,现在他即将卸掉宰辅之位,可以回答此事。     因为当你着手于权势的时候,你说自己不贪权不恋权,没有人会信,但正当你权势正隆的时候,放弃权力,不信的人,亦会信了。     这就好比说,不爱钱,那么施善积德,散去身家,不用说,大家都知道你不爱钱,能从举止中看出。     有时候,将事情做了,亦是相当于说出去了话。     “白相这一回答……”     “就是十年之久,真够长的,若不是本宫记性好,还不知道这茬。”     武惠妃目光幽幽,看了一眼白贵,嗔道。     她和白贵面议机事的次数不多,因为面议的事情都极为重要,所以刻意记下了每一次的细节,不然十年前的事情,谁还会记得一清二楚。     “恰好,瑁儿刚刚过来的时候,给本宫带来了一些西域的贡品葡萄,就由本宫喂给白相吃吧,也算是有始有终……”     她叹了一口气,说道。     若不是白贵的扶持,以她的手段,固然能在后宫争宠。但想要达到如今这般地位,就要靠命。后宫的地位,争宠能争到,但一旦涉及到皇后、太后之位,就必须告知外朝,由皇帝和朝臣一起商议决定。     天子无私事!     ……     从后宫出来之前。     白贵亦是再去看了一眼李隆基,全了君臣之情。     给李隆基一些修道指点。     他至今也没有用望气术去观察李隆基到底是不是孔升真人转世,或者是其他的仙神转世。     这候 7*5zwz.com 章汜。小心无大错。     李隆基即使被尊为太上皇,不再是人皇。但他曾是人皇,至尊至贵,如果以望气术观测他的本相,必定会遭到反噬。     另外一点,他喝破李隆基的迷障,已经算是全了君臣之谊,再多的,李隆基和他的感情还没到那个地步。     “武惠妃此人心性阴毒,白卿要小心为上……”     离开紫宸殿的时候,李隆基说道。     太后,是白贵册立寿王李瑁之后,给武惠妃尊为太后。但在李隆基这里,显然还将武惠妃视作是以前的惠妃,并非是太后。     “陛下……”     白贵愣住了,一时哑然。     他和武惠妃图谋的事情,李隆基不可能不知道。毕竟李隆基的皇子不少,但白贵偏偏册立寿王李瑁为皇帝,肯定和武惠妃有分不开的关系。     现在李隆基说武惠妃心思阴毒……,怎么听怎么古怪。     有一种指桑骂槐的感觉。     不过白贵稍想之后,也就释然了。     对于李隆基来说,未必对这些妃嫔有多少感情,一个冷漠的君王,这又不是什么自由恋爱,哪会有什么深厚感情。     而他对李隆基有成道之恩,现在卸任宰相之位,更是显露出了,他的夺权不是出自私心,而是为了施展抱负……。     另外,相比较李隆基被尊为太上皇后,人走茶凉,他这个权相还时不时过来给李隆基一些指点,也算是患难见真情。     制大 z.com 制枭。故此,李隆基说这句话,虽然在意料之外,可细思之下,又在情理之中。     最后一点,现在的白贵执掌朝堂,又是李隆基的修道引路人,以李隆基的心性,只不过是一个后宫妃嫔罢了……,有可能是意欲交好于他。     ...(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六六闪读:www.663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