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芥川龙之介


                    讲堂内,已有近一百多名文学社社员。     这其中一多半是一高的社员,另外的人则是从其他学校联谊赶来的。     毕竟一高的学园文化祭可不容错过。     也确实如同东平三郎所说,有着不少的女高校学生。     此时,正在谈论夏目漱石的名作《我是猫》。     这篇名作奠基了夏目漱石文学界的地位,处作直接登顶。     只不过……自从一九零五年在《杜鹃》杂志连载,到一九零六年刊印发行三册,这本书已经完结了五年。能分析的也早就分析了,这些文学社的人都是在老生常谈。     和做阅读理解似的。     一字一句的硬要分析当初夏目写这句话,究竟意在何为,到底说了什么?结合背景,有什么暗喻,有什么明喻。     “我是猫,名字还没有。”     “夏目前辈在开篇写了这么一句话。我翻看小说,看了一整夜又一整夜,等到我疲惫昏睡的时候,醒来时,我才觉得这一句的伟大,这一句是在说:我这只猫……”     讲台上,一个学生慷慨激昂,演讲道。     就这一句话的解读,就足足讲了七八分钟。     讲完后,台下掌声雷动。     白贵听完后,也无奈摇了摇头。     这和后世“鱼的眼睛闪着诡异的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夏目漱石这开篇第一句话确实是有隐喻,但还没到这么离谱的地步。     不过能以一句话阐述这么久,也算是厉害。     又有一些社员再去阐述自己的观点,这一过程历经四人,总算结束。     接下来又是谈论其他文学作品。     不可避免的提到了白贵写的《大秦帝国》。     “大秦帝国是白美和在一高正在念书时写的书,里面讲述了战国列国皆变法图强,强则强,弱则亡,魏国先一步变法……,但仍免不了被秦国蚕食,丢弃了河西之地……”     “从这本书中我读到了许多。自身革新才是不断精进的基础。自明治以来,我国胜于清国不少,但亦不可骄傲。清国人魏源先一步睁眼看世界,写下了《海国图志》,此书在我国盛行。如今清国弱,我国强,但天下时势多变……”这候 zongyiwx.com 章汜     一个人侃侃而谈。     场下众人也听得如痴如醉。     白贵写的这篇大秦帝国第一册黑色裂变,讲的就是“秦魏两国因变法,强弱相易。”魏国有河西学派的李悝主持变法,历经文侯、武侯,到了大魏王时,达到极盛,约定六国谋秦,然而在商君主持变法,更彻底的变法后,魏国惨败,割让河西地……     这何尝不是在说东瀛和清国二国之关系!     东瀛虽历经变法图强,但底子薄,有如魏国一样处在四战之地,而无天险为屏障。清国此时虽弱,但地大物博,有如关中四塞之地,一时惨败算不了什么!     白贵皱了皱眉,也就没多在意。     道理是这道理,大家都明白。大秦帝国只是一本小说,在一高的政论课上,类似这种理论提出来的也不少,他听到的也不少。     只不过小说契合了变法这一时代核心要素,以古喻今,显得难能可贵,是历史大作。     也算是过度解读了。     不至于多了一本书,就能多什么影响。     ……     下午,文学社的学园文化祭即将结束。     “白前辈,请停步一下。”     正待白贵打算起身离场的时候,在背后有人叫住了他。     是一个少年,年岁大约和他相近,十五岁左右,身体纤瘦,脸比较长一些,带着圆框眼镜,有点帅气,抱着厚厚一叠合订报,走了过来。     “我叫芥川龙之介,三月份刚从府立第三中学毕业,被保送到了第一高等学校一部乙班,白前辈也算是我的学长……”     芥川龙之介走近,和白贵握手道。     “是芥川君吗?”     白贵对这人也有所耳闻,不管是前世还是现在,现在的芥川龙之介也算在业内有一定的名气。他十岁就和同学创办了《日出界》杂志,此后的数年也一直在各报社投稿,算是东京都很有天分的一个少年天才。     所以一高才会特批将他保送。     “是的,想不到白前辈能记住我的姓名?”     芥川龙之介也早有预料,不过早慧如他,立刻表现出一副惊讶的模样。     “芥川君有什么要事?”&#24378&#29306&#32&#122&#111&#110&#103&#121&#105&#119&#120&#46&#99&#111&#109&#32&#35835&#29306     “对了,既然你即将升入一高,叫我学长就行,不必称呼为前辈。”     白贵笑了笑,说道。     虽然芥川龙之介比他早出道,但如今在业内名声,显然是不如他的。所以称呼前辈,是合情合理的,但叫学长,显然更亲近一些。     “是这样的,白前辈……学长写的小说我也拜读过,比较...(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六六闪读:www.663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