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歧视链


                    等藤野先生过来之后,斋夫也帮白贵引荐了一下他,这才知道他是东瀛人,名叫做八平治,来自京都,鼻梁上也和大多数知识分子一样挺着眼镜,是时务斋日语速成班的老师。     “藤野先生?”     白贵听到这熟悉的称呼,诧异了一下。     不过很快就转为平静了,这应该不是迅哥儿笔下的那个藤野先生。仙台的藤野先生可是学医的,这时应该还是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教书。     1870年,为了征兵、征税、制作户籍等的需要,东瀛明治天皇颁布了《平民苗字容许令》,后来又在1875年,颁布了《平民苗字必称令》,规定让所有东瀛人必须拥有姓氏。但文化不高的东瀛平民只能采取他们熟悉的名称取名,所以东瀛姓氏多见川、田、山、野等的字眼。     藤野,顾名思义,就是有藤的野外。     这也是东瀛人的大姓,类似于赵钱孙李一样。     至于日文速成班的教师是东瀛人,这没有什么奇怪的,正如现在大部分的西文讲师,也是西洋人一样。很少有哪个留洋回来的留学生回国后,会“堕落”仅成为一个外语讲师。     这候 7 5zwz.com 章汜。此时东瀛也只是堪堪挤入了列强的行列,国内平民生活不见得比清廷治下的百姓生活的好,平民时饿死也是常有的事情。然而学会中文的东瀛人只需远渡到清国,就能寻得一件不错的日文讲师差事,得到丰厚的报酬。     “白桑,很欢迎你来我的班上学习,我这里有讲义,你可以先借用学习。”     听到白贵是新加入他们日文速成班的成员,藤野八平治也很是高兴。每多一人,他获得的报酬也就相应多上一些。     他的汉语说的不错,可一字一顿,像是卡住了的磁带,拥有着东瀛人特殊的发音,和粤省人说普通话一样,一听就能听出来,字正腔圆,但就是古怪。     藤野八平治补了一句,“教材都是特殊定制的,是没有多余的”     “多谢藤野先生。”     他起身鞠躬道谢,师道重礼,不能因为他是东瀛人就有偏见。     很快,这一顿饭吃完。     白贵先去藤野八平治居住的东廊寓所,借了一套讲义,厚厚的一本书,两三寸厚,牛皮封面,教材扉页上的出版社是写的日文,应该是东瀛出版的教材。     他出了师范学堂,买上了几件点心,再去了讲堂耳房,寻了斋夫,将点心送给斋夫,道谢今日的一饭之恩。     斋夫也很高兴,他将白贵引到西圃的宿舍,寻了件人少的宿舍。     宿舍是大通铺,可能是几人一间,也可能是几十人一间。本来按例,白贵这种免除学费的学生,是会睡到人多的宿舍。但斋夫在看到白贵投桃报李,就徇了私情,动用他手上的权力,调到了一件上等的宿舍之中。     说是上等,也只是人少了一些,采光好了一些。想要住单间,那是不可能的!     “这里面的学生也是日语速成班的,你和他们是同班,也好多请教学问。”     斋夫说道。     师范学堂分为致道斋、求志斋、学古斋、兴艺斋、时务斋等数个斋,斋内有数个学科。和后世大学中以学院专业划分类似。这种划分方式起源于宋朝胡瑷的分斋教学法,也叫苏湖教法,被后世地方学院所沿用。     进入宿舍,里面正有一十七八岁的少年半躺在床铺上,翘着两条腿,叠在围栏上,手上捧着一本杂志津津有味的看着。     斋夫和他说了几句,他也下了床铺,很热情的和白贵打起了招呼。     “有劳指教!”     两人相互作揖,也通报了姓名。     这十七八岁的少年叫做刘明达,家里是秦省的富商,做生丝生意的,其父在南方包了桑园,专门运回来卖给吴氏纱厂。     “白兄要是想买布,尽管可以告诉我,我去拿是有优惠的。”     刘明达将书册夹在肋下,对白贵笑着说道,就径直走出了宿舍,朝着讲堂的方向走去。也快了要开课的时间了。     这时的商贾的地位可与几十年不同了,一点也不轻贱。在西洋的影响下,大多数人的眼睛也向金钱看齐了,毕竟堂堂状元都能办厂做生意。     等刘明达和斋夫走后,他仔细一看,这间宿舍加上他,竟然只有两人。     另外一人的床铺,价值也不菲,粗蓝洋布,棉花被子是丝绸缝的,里里外外,显示着主人的阔绰。     “这应该是斋夫为了照顾我,特意挑的富户子弟。”     白贵暗道。     师范学堂进来读书的,虽然学生基本都不差钱,比普通老百姓有钱不少,但他们之间也是分档次的。档次不同,住的宿舍也不同。     他估计也是有赖于自己的案首身份,住在这里,是不会有人置喙的。     ……     白贵刚刚登记入学,监院给他放了两天假。     他回到客栈。     周元等人已经在等候他了。     “教授我们英吉利文的教师,竟然是个红头发的洋人,真是奇怪。”入了咸柠县学的三人谈着入学的趣事。     如藤野八平治一样,教授英吉利文的也是个西洋人。     “红发人,会英吉利文,应该是苏格兰人!”     白贵吃着菜,说道。苏格兰人应该也是在国内混不下去了,来到清国当西文老师。这确实是个挺好的出路。上流的英伦绅士才不会跑到秦省这么偏僻的地方,委屈在县学中教授西文。     他们特意在酒楼中叫了一桌子菜,这次吃完之后,再有时间见面,就得到高等学堂放假的时候了。     “苏格兰人,不是英吉利人吗?”     &#24378&#29306&#32&#57&#98&#122&#119&#46&#99&#111&#109&#32&#35835&#29306&#12290几人饶有兴致的听着说话。     “在欧洲,罗马帝国还在的时候,黑头发才是最高贵的种族,现在的意大利人就是多黑头发的,他们是罗马人的后裔,而现在金发碧眼的西洋人是入侵西罗马帝国的蛮族……”     “红头发的苏格兰人最早是英伦三岛的原住民。英吉利的本土是英伦三岛……”     白贵本想以突厥和匈奴举例,但突然想起现在还在大清,就打住了这处的话茬。     文化自信这种事情在后世看样子是司空见惯的,谁也不会认为西洋人高了自个一头,可在这个民族危亡的时候,鼓吹西洋化是极为常见的事情,又怎么可能不会有崇洋媚外的倾向?     他可不想看到同窗变成这幅模样。     “在《后汉书·西域传》有过记载:其人民皆长大平正,有类中国,故谓之大秦……”     制大 z.com 制枭。白贵见几人不信,举起史书中的记载。     ...(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六六闪读:www.663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