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剽窃?


                    曲江回来的很快,不但带来了那本册子,凡是清韵斋窑场拿来的东西,一件不落,统统拿了过来。     他返回去时,这些东西正被将作监的核心人员观摩研究,连他安排的誊抄都没来得及开始。     就像皇帝自己说的,他是个外行,当曲江把册子捧到皇帝的桌案,打开之后,皇帝对那上面的草图以及线条所包含的的意义一点儿没感觉。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不忍目睹的字迹,然后,是那橫一行、竖一行不知道怎么回事的数字。     在翻看几页,依然如此,皇帝不由的皱眉,看向喜滋滋的曲江,“这文字和数字,怎么回事?字迹潦草,写的毫无章法,数字也如此的混乱。这一二三四都堆在一起,这就是你说的、异乎寻常的记录方式?”     皇帝不高兴了,可曲江笑容不变,往前凑了凑,说道:“字迹是难看了些,夏氏进学时间短,这是难免的。但数字记录确实有长处,要不,微臣指给陛下看看?”     这倒是实情,夏氏就算聪明,习字没多久,写成这样已经不错了。     皇帝上下看了曲江好几眼,才勉强点头:“来吧。”     曲江上前,也不从第一页看起,就着皇帝翻开这张,指着一串横着写的“七三六.二寸”字迹对皇帝说道:“陛下请看,这一串数字。”     皇帝没吱声,完全不知所谓啊。     曲江继续:“夏氏用这个表示的七百三十六寸另二分,说是为了少写几个字,看起来也不乱。”     皇帝闻言,神色间有了些变化,曲江却没注意,接着解说,“微臣试过,若账册和术数计算都用这种方法表示,会简便很多,看起来也一目了然。”     皇帝刚才就意有所动,听曲江说明之后,再去看纸张上那一串一串的数字,好像看起来的确便利许多。     只要把如此写法普及开来,不论书写还是查看,的确比夹杂了个十百千万等文字方便快捷。     皇帝那个郁闷啊,很有些懊恼的瞥一眼曲江。     如此简单的记录改进,历朝历代多少年,怎么就没人想起来把数字之间的文字去掉?反而让一个没读几天书的女子,为了少写几个字给弄出来了?     孙从山看到皇帝的神色,心知皇帝这是认可了曲江的说法,但面子上有些下不来。这数字记录优势如此明显吗?让皇帝就算懊恼,也不得不认可?     他凑上来看了看那本册子,刚看还有些发懵,几眼之后,就感觉顺眼很多了。若以后都用这种方式记账,他以后记录和检查账册,那可就简单多了。     皇帝再翻开几页观看,不得不承认,若是用原来的书写方式,书写之人又是夏氏的话,这些草图和线条之间,只怕早一塌糊涂,根本写不了那许多字迹。     接连翻看之后,皇帝忽然发现一个问题,“这夏氏,满打满算也就读了两年书,期间还没算她主持生意的时间。她是什么时候学会如此复杂计算的?”     这一瞬间,皇帝的各种猜测纷至沓来。     其中,最合理的,就是这夏氏不知有什么际遇,剽窃了他人成果,据为己有。     所以才有了世间罕有的琉璃,做出了玻璃,还假借偶然悟出了千里眼的制作方法和原理,其中也有现在的、数字的记录方法。     皇帝已经面沉似水,曲江却依然从容,“这个,微臣也问过夏氏,”说着,他从藤箱中拿出一叠纸张,放在桌案上,“其中的复杂算法,夏氏都是拿回夏家,请其兄长云山书院的先生夏梓希代笔计算的。”     皇帝翻开,果然,这些纸张上的字迹不但工整,且很有风骨。其中记录和算式,少部分是传统的书写方法,大部分就是现在的简便方法了。     很显然,那位没做官的进士夏梓希,计算多次之后,感觉到了新记法的简便,不耐烦用传统书写方式了。     “哼,这夏氏,她倒是会省事。”皇帝终于找到夏宴清的一个槽点。     曲江兴致不减,一点儿不受皇帝语气的影响,又拿出一叠纸给皇帝看。     这上面的字迹就惨不忍睹了,皇帝皱了皱眉,嗯,这就是夏氏自己写的了。     ……可是,这是什么???     皇帝立即伸手,拿过那叠纸仔细查看,一个个算式看下来。     过了好长时间,才抬头看向曲江:“这是夏氏算的?难道不用算筹?”     曲江笑着点头,“是呢,这样算的话,就不用算筹了。”     皇帝再次把视线转到那叠纸上,这上面的计算是较为简单的加减法。     和他认知中不同的是,计算过程跃然纸上,把需要加减的两行或者三行数字同时写在纸上,位数相对,各自加减……     “这样算居然没错,居然都是正确得数。”皇帝喃喃自语,少有的,有点失神了。     孙从山是皇宫大太监,也是识文断字、有些记账根底的,站在皇帝身边看着,禁不住的咋舌。     如果这种算法的确成立,以后的计算,就再不用摆弄那些算筹什么的了。     验算过好多个算式,皇帝终于长出了口气。     一旁等着皇帝态度的曲江补充道:“着实是皇上福泽深厚,夏氏不过用了个最懒的法子,列出算式,分别相加,就变成了十以内数字相加的简便计算方法。微臣以为,若是让精通术数的高人进行钻研,说不得,加减乘除,都能用这种方法来计算了。”     这么说着,曲江满脸的向往,“咱们做工事的,那大量的计算,可就省大事了。”     这一刻,皇帝似乎不得不承认,他是真的得到上天护佑了。否则,一个村姑,怎能误打误撞、得到这许多际遇?     而这些际遇,于大梁朝都有莫大的好处。     “曲江,你回去审核,拿到清韵斋的望远镜之后,用于研制望远镜的银子能节省多少,都交付清韵斋,用作购买望远镜技术。”     “另,夏氏宴清开创了崭新的玻璃行业,不但使我天朝手工业更加繁盛,并能让天朝无数广厦都能沐浴阳光。如此功勋卓著,理应封赏……”(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六六闪读:www.663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