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二节 决战轮台(9)


                    两日后,正沿着驿道,从祁连山北麓向着玉门关前进的李广利得到了轮台的急报。     “李陵为将!”李广利将手里的密信纂成一团,咬着牙齿说道:“这竖子真的出息了啊!”     若要问李广利这辈子最讨厌的人是谁?     李陵肯定位居前三甲之中!     他和李陵当年的矛盾,可是曾闹得朝野喧哗,天下纷纷。     李陵在酒泉、张掖练兵的时候,就天天向朝廷打小报告,控诉他打压、不给资源,还限制其活动。     这也就算了。     关键还是,当年长安舆论掀起‘贰师将军不过都尉之才,奈何陛下拔苗助长’的风潮的时候,被拉出来做他的对立面的正是李陵。     那时候,舆论将李陵吹的天上地下,绝无仅有。     什么长平烈候第二、冠军景恒侯继承人……     偏偏,李陵自己确实争气!     从还是一个小小的建章宫监时,就已经甩开了同龄人,成为大汉帝国最杰出的年轻将领。     其后奉命率八百骑,深入匈奴腹地数千里,过匈河而还,更是震动了朝野。     因为,上一个能这样玩的人叫霍去病!     那段时间,是李广利最不好过的一段时间。     甚至比现在,鹰杨将军崛起还要难受。     因为当时,他根基未稳,不过刚刚打完了大宛战争。     两伐大宛,让他接受了全天下的嘲讽与鞭笞。     人人都在质疑他,哪怕是河西四郡的官员、将士,也都是怀疑他的能力。     无数人都在投资李陵,巴结李陵。     幸好,李陵折于浚稽山,让他长出了一口气,从此地位稳固起来。     可以这么说,李陵之败,是他在过去数年内,可以稳坐帝国第一大将位置,垄断军方资源的重要条件!     如今,这个曾经的对手与仇人,成为了他真正的对手!     “马上召集所有校尉以上军官议事!”李广利冷着脸,无比认真的下令。     李陵为将!     这是他的挑战!     也是他的机会!     只要在正面战场击败后者,那么,就可以用确凿无疑的事实,将长安那帮文人与八卦党的脸抽烂!     更为他自己与整个贰师将军系正名!     反之……     李广利知道,后果恐怕不堪设想。     ……………………………………     而在此时,令居前线的战火,已经燃烧了整整两日。     站在城头上,范明友望着如潮水般退去的羌人大军,忍不住擦了一把汗。     过去,汉家对羌人多有轻慢,以为这些胡人,乃是不堪一击的战五渣!     然而现在,没有人敢这么想了。     诚然,羌人的组织、秩序无比混乱,进攻与撤退,还不如关中农民抢水时的械斗。     但是……     这些人,根本不惧生死!     他们就像蝗虫一样,铺天盖地而来。     裹胁着无数旗帜,簇拥在一起,人挤人,如同山洪一样,势不可挡!     月氏人的骑兵,掺杂在他们中间,冷不丁的忽然冲出,给汉军造成了很大压力。     两天战斗下来,令居外围的数十里的边墙、烽燧台,已经有大半被羌胡联军所摧毁。     现在,他们已经抵达了令居塞的外围,可以威胁到这座要塞了。     随着令居外围边墙的被毁,整个涧河流域,门户大开。     要不是令居城牢牢的扼守住了通向河西的要道,使得任何军队,都无法绕过令居,进入河西腹地,恐怕此时,羌人已经涌入河西内郡之中。     即使如此,小规模的渗透,也开始出现了。     从昨天开始,就有着数十、数百人不等的羌人,从涧河山峡泅水而过,奔向河西。     当然,等待这些人的,肯定是敦煌、酒泉郡兵与民兵的无情截杀!     但,这样下去是不行的。     “我们必须主动反击!”范明友扭头说道:“困守边墙,绝不可取!”     被动防御,等于将主动权交给敌人,让敌人可以选择在什么时候进攻?什么地方进攻?     况且,汉军现在也不是几十年前的那支对守城与防御无比熟悉的军队了。     现在的汉军,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一支为进攻而生的军队。     如今,集结在令居以及令居附近的数万大军里,就有着一万多骑兵。     这支骑兵,完全可以投入到反击中,而不是现在这样,只能在令居塞后的平原待命。     “不行!”代表贰师将军负责协调令居汉军的赵新弟摇摇头,道:“君候吩咐了,只让俺固守,不许俺出击!”     赵新弟是李广利的死忠!     这个农民出身,大字不识一个的男人,虽然勇武在整个河西都是无人可及。     但,他打仗很呆板。     只会听从和遵从李广利布置的方案,根本不懂变通。     “可是现在贰师将军已经离开了!”范明友红着眼睛,看着赵新弟,道:“将在外,君命尚且有所不受!为将之道,变幻无常也!”     “赵将军应该也看到了,这两日,我军拼命防御,但杀伤和挫败的敌人,太少太少了!”     令居的防御武器,如床子弩、车弩、檑木、滚石等,虽然在战前紧急补充了不少。     但,依然严重缺乏,难以支撑长时间的防御作战。     而令居或者说整个河西的边墙,都是远远不如长城的坚固的。     这条防线,相当脆弱,只能起到一个预警和拦截、迟滞的作用。     真正的防御,是依靠着当初营造边墙时,选择营建在关隘和要地的要塞来维持。     但,即使是曾经的天下第一塞的函谷关,也挡不住义军的攻击。     何况是这个拍马都赶不上函谷关,甚至连萧关都不如的令居?     而且,以范明友对羌人的了解,他知道,若不给羌人来一击狠的,他们的士气只会越来越高涨,状态越来越疯魔!     然而,赵新弟却是把脑袋摇的和拨浪鼓一般:“不行!没有贰师将军的命令,我的骑兵绝对不会出击!”     在心里面,赵新弟的心思,可比他表面表现的呆板要活泛的多。     对赵新弟来说,只要守着令居,拖下去就好了。     反正,北地郡和陇西郡的援兵,再有几日就可以赶到。     到那个时候,羌人和月氏人,应该差不多都被拖在了令居城塞之下。     届时,他指挥骑兵汇合援军,从斜刺里杀出来,必定可以立下大功。(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六六闪读:www.663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