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九节 蚩尤化胡(2)


                    站在将台上,张越居高临下,望着宽阔的校场中,那矗立的两千将士。     他越步上前,提起腰间的嫖姚剑。     立刻,所有人的视线都跟随而动。     作为霍骠骑的佩剑,这柄传奇的宝剑,近来在关中又开始为人们所熟知。     因为,张蚩尤拿着它,寸步不离身。     故而,人人都知道,那是嫖姚剑。     而一想起嫖姚剑,人们就难免想起当初那位十七岁功冠全军,十九岁横推河西,二十岁天下无敌的传奇。     那位汉家历史上,甚至是整个诸夏历史最富传奇的名将!     而张越的年轻,又让无数人遐想不已,浮想连连。     于是,所以将士都抬起头,无数眼神聚焦在那一人一剑之上。     “诸君……”张越扬声说着,让音波扩散到整个校场上,甚至回荡在营垒间:“吾乃南陵长水乡子弟张子重,受陛下之命,将与诸君,共使于幕南……”     “从小,吾就常常听闻,乡中老人、长辈曰:长水义从,义盖云天,宣曲胡骑,当代英豪……”     士兵们听着,都是面带得意、骄傲。     作为北军六校尉之一,长水校尉下辖的将佐,自然都是真正的精兵强将!     心气也都是很高的。     自诩,便是虎贲、羽林、期门,也不是对手。     如今,听着张越赞誉,更是感觉良好。     “只是……”张越却是忽然话锋一转:“自渐渐年长,吾内心便有所疑惑……”     台下将士闻之,立刻聚精会神。     “既是义盖云天,何以称义从?既然为当代英豪,为何要称胡骑?”张越自问着,又像是对台下将士发问。     “难道是君等衣冠礼仪,如夷狄?”     “难道是君等未受中国教化,起居如夷狄?”     台下将士们听到这里,纷纷思考了起来。     我们哪里像夷狄了?     即使是从边塞征召来的义从,哪怕是宣曲胡骑,其实也都是从汉化非常深的家庭选拔的。     他们的家庭,可能依旧游牧,但再也不像过去了。     礼仪、文化、风俗,都与从前大相径庭。     至于穿着打扮与语言,更是与汉人没有差异了。     至于那些父子接替为长水军士的人,那就更是没有任何胡气了。     他们中很多人,出生在关中,长于关中。     只是顶着一个乌恒义从、胡骑的名头而已。     实则从小到大,与邻居家的孩子没有区别。     都是四岁开蒙,八岁授书,十二岁学弓马……     一样的喜欢蹴鞠,一样的爱在山陵之中嬉戏,甚至一样的少年艾慕,有着喜欢的女郎。     那么为什么……     我们会被称为义从?胡骑?     只是因为我们的父祖,曾是胡人?     每一个人内心,都生出了异样。     有生以来,第一次,他们想要探究一个问题。     就听着高台上的那位侍中官大声道:“中国,自古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仲尼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君等既明礼仪,知荣辱,安能称胡?”     “此番,吾与诸君并行幕南……”张越不动声色的画出一个大饼:“假使君等始终如一,忠于职守,服从命令……”     “归来之日,吾必上禀天子,为诸君除其胡籍!”     “从此子子孙孙,皆为汉臣,世世代代,皆为诸夏!”     轰!     全场炸裂!     在短暂的沉默后,山呼海啸一般的浪潮,立刻席卷而来。     “愿为侍中效死!”     “必为天子效死!”     两千人齐声呐喊,足以让天摇地动,山川反侧。     没办法!     汉家户口本,在当代可能不如后世欧米的绿卡有吸引力。     但也是各族人民,孜孜以求追求之物。     尤其是这些归义士兵们,他们对汉家承认的狂热,是有目共睹的。     而且,等级越高,越是如此。     士兵们可能想到的还只是,如有一个汉家身份,成为汉人,从此子孙不必受歧视,自己也可以光明正大的与士人交流。     但军官却都是狂喜。     若能除胡籍,那么对他们限制的天花板就不复存在了。     像刘珝这样的人才,就获得了青云直上的通道。     更紧要的是,对所有人来说,哪怕抛弃现实的好处。     仅仅是汉人这个身份,就足以让他们全家都欢喜。     不知道多少人的父祖,为了成为一个汉人,花费了毕生的心血来追求!     汉人,在很多人意识中,都是和高贵挂钩的。     义从与胡骑们,虽然汉化很深。     但依然不可避免的会受到旧日残留习俗的影响!     而游牧民族,都是重视血统与种姓的。     血统高贵的人,哪怕再落魄,也会让人尊重。     就像是当年乌孙昆莫猎骄靡被其老仆带到冒顿面前,仅仅是因为猎骄靡是乌孙王子,冒顿就收其为义子。     哪怕他连半头羊,一个兵也没有!     乌恒人被霍去病从乌丸山带到幕南时,骤然富贵的乌恒贵族们,纷纷迎娶了旧日的匈奴阏氏们,哪怕有的女人,其实已经四五十岁了,也毫不在乎。     只为借其血统、种姓来慑服族中。     而在所有人的认知中,即使是匈奴人,也承认,汉人的血统高贵、神圣。     匈奴人的军队,抓到了其他部族/国家的人,只会做一件事——送他去萨满祭司那里,将其献祭给神明。     但是……     匈奴人抓到汉人时,哪怕是一个农民。     也不会轻易伤害。     汉匈百年战争,多次扣押汉使,但没有一次会无缘无故的诛杀汉使。     为什么?     因为匈奴人觉得,汉人的血统与他们一般高贵。     甚至,有些匈奴人认为,自己的血统是远没有汉人高贵、神圣的。     所以……     这些贵族会高价购买汉家战俘,挑选其中俊朗、强壮之人,为自己的女儿丈夫。     为的就是要借高贵的汉人血统,改良自身的卑微血统。     这股风潮,如今连单于都被影响。     所以,汉家将官们,只要投降的,几乎人手一位居次(公主)。     李陵甚至娶了单于最喜欢的女儿……     因而,可以想象,汉人身份,对这些士兵和将官们的吸引力有多大?     仅仅只是为了这个,就已经有无数人愿意,舍生忘死来拼搏一把了。     于是,张越简单而快速的收服了军心。     其速度,甚至创造了历史记录!     一刻钟不到,就让全军归心!(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六六闪读:www.663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