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四节 恐怖的汉朝(2)


                    越过太原,就进入了真正的诸夏民族精华地区。     巍峨的太行山,延绵向前,铺就了中国的脊梁。     一座座城市,拔地而起,星罗密布的布满了山峦两侧。     提着宝剑的士大夫们,结伴出游,他们高唱着古老的诗歌,走在道路上。     来往的商人,驱赶着牛马,将大批物资,运往远方。     运输军粮的民夫,在道路上挥汗如雨。     而所有人身上,都带着武器!     从精良的弓弩,到锋利的宝剑。     甚至,就连村亭外嬉戏的孩子,也是拿着小弓,在树下争相比试着箭术。     使团一行,越看越心惊。     年轻人更是已经沉默了好几天了。     这个陌生的国度,太大了,也太强了!     他也总算明白了,为何当初,第一批乌孙来汉的使团,回国后就立刻鼓吹与汉交好,甚至可以说服先昆莫,迎娶汉朝公主!     这样的超级强国,只能接触!     不然,一旦被祂认为是威胁,就可能亡国灭种!     西域的轮台、扶乐等国,就是贸然招惹了这个巨人,而被从地图上抹去。     “使者,萧关已到,还请下车……”一个声音,从车帘外传来。     年轻人掀开车帘,就看到了一个穿着汉朝博冠宽袍的官员,持着一卷文书,在车外躬立。     “萧关?”年轻人眼皮子微微一跳。     这个名字,他早有耳闻。     据说,只有进入萧关才算进入汉朝真正的精华富庶之地。     “回禀使者——前方正是萧关,天子已命钦使在萧关做好了迎接贵使的准备……”那官员轻声用着匈奴语道:“还请使者下车……”     “天子?”年轻人玩味着这个尊称,微微一笑。     当今之世,列强的君王,其实都是以天子自称的。     譬如匈奴单于,正式的称谓应当是撑犁孤涂单于。     在匈奴语境之中,撑犁是天,孤涂是子,所以其全称的真实意思就是天神之子,所有引弓之民的王。     至于乌孙,也是如此。     与匈奴人信奉萨满教,以为万物有灵,万事皆可以为神不同。     在乌孙的传统之中,狼与乌鸦,才是神灵的化身。     一般来说,乌孙人以为,狼是守护天神,而乌鸦是养育万物的大地母神。     故而,狼为天神,乌鸦为大地母神。     故而,乌孙君王,名曰昆莫,又曰昆弥,意思就是狼神之子,所有乌孙人的守护者,也可以翻译为‘天神之子,所有乌孙人的保护者’。     故而,乌孙王族的男性成员,都会在成年后,在自己的胸口,文一个狼头纹身,以此作为自己身份的证明与骄傲!     低下头,看着那个被隐藏在狐裘之中,胸口上的狼头纹身,年轻人终于有了些气概,也恢复了傲气。     “无论如何,我都是伟大的猎骄靡的子孙,乌孙的昆莫继承人!”     “不管怎样,乌孙都是已知世界的三强之一,是可与匈奴、汉朝,相提并论的强大国家!”     在心中念着这些话,年轻人就提起自己身边的一把小刀,走下马车。     所有使团成员,见到他下车,纷纷翻身下马,匍匐上前。     甚至有贵族,趴到他脚下,亲吻他的靴子:“伟大的昆莫,愿狼永远徘徊在您的周围,愿乌鸦落在您的肩上!”     年轻人坦然接受着臣属们的膜拜。     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他是猎骄靡的子孙,军须靡的嫡子。     传说中狼神与乌鸦之神的后代,所有乌孙人的下一代君王——泥靡!     从他的名字,就能看出他的高贵!     泥,是水和土的混合。     是大地母神的杰作,是乌鸦垂青的男人。     可惜,泥靡的骄傲,没能持续太久。     因为,他看到了一个奇观。     一个恐怖的景象!     远方的城塞下,宽敞的道路中,一支骑兵悄然列队,沉默的排成四个纵队,分列于道路两侧。     他们的数量并不多,每一纵队,最多不过五十人。     但是,他们的装备,让泥靡根本挪不开眼睛。     这些骑兵,身上穿着铁甲。     整齐的铁甲,被打磨的非常光滑,以至于,在冬日的太阳下,形成了一个个反射源。     虽然反射的阳光不多,也不是很刺眼,但泥靡依然感觉眼睛有些疼!     更恐怖的是,这些骑兵手里,持有的那些巨大的兵器!     长长刀刃、锋利的枪头,无不寒光闪烁,让人看的毛骨悚然,心惊肉跳。     “这是……下马威吗?”泥靡轻声呢喃一声,整个人的内心,都被重锤击中,瞬间四分五裂,内心刚刚燃起来的傲气,不知不觉就又沉寂了下来。     自汉朝出现在西域诸国视线之中后,整个世界秩序就已经被这个超级强权的出现而彻底改写!     首先引发的影响就是——列国不得不争相进行军备竞赛。     但,现在要维持一支军队的费用,比从前贵了不知道多少。     主要原因,就是汉朝军队大规模使用铁制甚至是钢制兵器!     在汉军的铁刀、铁剑面前,曾经旧有的一切武器,瞬间淘汰。     而可惜的是,西域列国,大部分连青铜铸造技术,也未能掌握。     过去,列国之间的纷争主要是以石器,木弓,了不起有人能凑一支全青铜骑兵出来。     但,就连列国最好的青铜兵器,在汉朝的铁器面前,也不比木头强多少!     这逼迫列国,不得不装备铁器。     然而,世界上只有一个国家能够大规模生产和铸造铁制兵器——汉朝!     列国能够获得铁器的途径,也只有一个——与汉贸易。     连匈奴也是如此!     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匈奴武器,是从汉朝边塞和乌恒、小月氏这样的汉朝附庸部落里,高价走私回去的。     剩下的百分之三十,则是通过战争缴获等途径得到。     匈奴本身,并不具备冶炼、制造铁兵器的能力!     这就很尴尬了。     这意味着,在全新的时代,很多西域王国,很可能连一千可以上台面的骑兵都养不起了!     没办法,西域很多国家本来就很小,人口也不多。     像乌孙,连奴隶带妇孺,加起来一百万不到,就已经是超级强权。     而类似楼兰、车师这样,有个十万人口的国家,就已经是地区一霸。     很多国家,人口只有三万、五万,其生存也依托于本身存在的绿洲。     绿洲不在,国家灭亡,人民离散。     而汉朝的铁兵器,动辄就价值几头羊,甚至需要拿一匹马或者数块品行极好的皮毛来换。     一般的小国,根本就负担不起。     哪怕穷兵黩武,以举国之力,也最多能装备几百的铁器骑兵。     纵然是乌孙,因为与汉交好,通过马匹贸易和丝绸贸易,从汉朝可以得到廉价、高质量的铁器。     也不过是将一万骑兵,换装了铁器而已。     而很遗憾,这一万骑兵,是属于他的叔叔,当今昆莫翁归靡的直属嫡系。     这就使得,西域列国,在新的战争局势面前,面对强权,甚至连抵抗的能力也已经丧失!     譬如,轮台王国,被李广利屠灭,其王都五万人口,不是被杀,就是被俘,带回了汉朝,整个战争过程中,据说汉兵只死了不过一百人……     更恐怖的还是扶乐王国的灭亡。     汉朝的一个低阶军官,带着五十个士兵,骑了一百匹马过去,就将全国上下,连国王带贵族、人民、奴隶全部俘虏!     而在现在……     就在他眼前!     汉朝列出了两百骑,全身着甲,手持巨刃的骑兵!     泥靡瞪大了眼睛,仔细的观察着,他咬着牙齿,大口大口的喘气。     “汉!已经强大到这个地步了吗?”泥靡无法抑制住自己内心的恐惧之色:“这样的国家,该如何对抗?”     他知道,假如汉朝的这些骑兵没有弄虚作假。     那么,仅仅是他们装备的铁甲和巨大的武器,就已经超过了楼兰、车师这样的西域中型国家的全国铁器保有量了!     更让泥靡忌惮的,还是这些骑兵,能够运动!     “汉朝人,到底是使了什么魔法?”泥靡在心里问着自己:“居然可以让战马驼动这样重的士兵!”     乌孙,本就善于养马,自身更是培育出了驰名世界的名马——乌孙马!     乌孙马,体态强壮,耐力十足,对水和草料的需求,远低于其他马种,奔跑速度也在诸多马种之中有着明显优势。     故而,泥靡很清楚,大部分战马,对于骑手的重量,都有着严苛的限制。     若是负担过重,马匹就很容易受伤。     特别是马匹脆弱的马蹄!     故而,不管是匈奴还是乌孙,都不会让自己的骑兵穿甲。     在所有人的常识中,骑兵就是一种不应该有一丝防御,而将所有的力量用于奔袭和突袭的军队!     但现在,汉朝人却打破了这个常识!     他们的骑兵,正在全副武装,身披重甲,手持巨刃。     这样的骑兵,在战场上能有用吗?     泥靡甚至都不需要去想,就能给出答案——何止有用!简直是太有用了!     骑兵行军,在多数时候,都是步行。     像乌孙和匈奴这样的民族,因为骑兵规模巨大,所以,还必须在骑兵的后面,安排一个庞大的牲畜群。     干什么呢?     当然是吃啊!     所以,乌孙和匈奴的战争,通常都会带上全族。     作战的骑兵在前方开路,妇孺老弱带着牲畜,紧随其后。     所以,军队经常会在开阔的草原上,拉成一条长龙,延绵数十里。     而这样的战争方法,很容易被敌人抓到漏洞,打击脆弱的牲畜后勤。     只需要截掉尾随在主力后面的牲畜和妇孺,整支军队立刻就丧失了作战能力。     故而,草原战争,发展出了多种保护和护卫脆弱的后勤的战术。     无论匈奴还是乌孙,都发展出了专门的斥候骑兵,用于清扫战场,遮蔽敌人的斥候。     很多时候,战争的胜负甚至就在于,我方斥候能否驱逐敌方斥候,甚至消灭敌方斥候。     就像数年前的汉匈余吾水会战,匈奴能击退强大的汉军的骑兵的关键就在于,在斥候发现汉军主力后,立刻将匈奴的辎重与老弱,撤退到安全的余吾水南岸隐蔽起来,而同时将单于庭主力置于汉军前进路线的正面。     正是这一决策,令匈奴有了与汉朝大兵团消耗的底气。     不然,要是和很多年前,汉朝的霍去病卫青活着的时候那样,战争还没打,汉朝骑兵就绕后端了后面的老弱妇孺看守的牲畜群。     那这仗就不用打了,赶紧跑吧!     作为匈奴单于的外甥,泥靡听匈奴的贵族们说起过,他们是如何保护和隐蔽自己脆弱的牲畜群和妇孺部族的办法。     总之是想尽了办法,甚至,用起了汉朝人的计谋。     什么狡兔三窟,什么虚虚实实。     所有能想的办法,都想了出来。     纵然如此,还是有一个囤积十万头牛羊的部族,被汉朝骑兵绕后端了……     而,假如匈奴能有一支这样的重甲骑兵,可以跟随大军行动。     那么,一切都将改变。     匈奴人甚至不需要将这支骑兵放到正面,仅仅只需要将之配属给后方的辎重妇孺,用于看守牲畜。     这样,一旦遇袭,这支重甲骑兵就可以配合本身的防御力量,在牲畜和妇孺前方筑造一道防线,抵充敌人的突袭,同时传讯给主力。     而骑兵偷袭一旦变成强攻,对于偷袭者来说,就意味着灾难!     因为,战马的耐力,是有限的。     长途奔袭后,再次投入进攻的战马,最多能有三次冲锋机会。     而在事实上,一次不成功,就等于全军覆没!     长途奔袭而来的骑兵,不可能跑的过,养精蓄锐的守方。     一旦偷袭不成功,就意味着会被防御方在广阔的草原上追逐至死!     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凝视着那支正在缓缓而来,充满了压迫感的骑兵。     泥靡回过头来,用乌孙话问着左右:“若在战场上,我们遇到这样的一支骑兵,需要多少人才能抵抗?”     “起码一千吧?”有人不太肯定的答道。     “大概四五百吧……”有人很乐观的说道:“毕竟,这些人不多,应该也跑不快……”     “倘若,他们是跟随着大军运动呢?”泥靡冷冷的问道:“假设,对方的骑兵数量与我方相差不大呢?需要多少骑兵才能抵消这支骑兵的力量?”     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     因为,他们给不出答案。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乌孙人都未遇到过这样的对手!     但作为大国的高层,他们很清楚,当今世界的战争,已经从过去的小打小闹和不要怂就是冲,变得越发的复杂、多样。     战争,已经在汉匈两国数十年的争霸之中,演变成为艺术。     奔袭、突袭、反突袭,侧翼包抄,大纵深包抄、穿插包抄、反包抄。     斥候侦查,反斥候侦查。     甚至战斗的战术,也从一开始的骑兵白刃冲锋,变成了今日的追逐与反追逐、埋伏与反埋伏,天山会战的时候,汉匈双方,甚至第一次集中大量的步兵,进行对射,甚至出现了汉朝的步兵,举着长戟,冲向匈奴的大阵,而匈奴骑兵则下马,拿着各种武器,与汉朝人白刃交战。     不管是匈奴人,还是汉朝人,他们的战争,已经变成了一个系统,一个体系的交锋。     在狼居胥山,在浚稽山,在车师,匈奴人开始在学着汉朝人,耕作土地,播种粟米,收获粮食。     传说,匈奴人甚至在其腹地,纵深深处,修建了城市,聚集着工匠,学着汉朝人冶铁铸造,锻打兵器。     而很遗憾,乌孙在这次变革浪潮之中落伍了。     乌孙人,甚至至今不知,何为大规模的军团级作战!     泥靡看着自己的臣子们,使团的成员们,压低了声音,轻声道:“这一次,我之所以答应昆莫和右夫人来汉朝,就是希望我与大家,都亲眼看看这个超级强国的模样,亲眼瞧一瞧现在世界最先进的国家和祂的军队!”     “乌孙要生存,就要学习!”泥靡意味深长的道:“只要学习,才能生存,才能独立!”     “先昆莫猎骄靡,就是向匈奴的冒顿大单于和老上大单于学习,才建立的乌孙!”     “现在,我欲和先昆莫一样,以汉朝为师!”     “但……”泥靡低声道:“我要告诫你们!汉朝人的武器和战术以及想法,可以学,但汉朝人的文化和习俗以及语言,不要学!”     “正如先昆莫,就只将匈奴的战术和战法,教导给乌孙的人民!”     他撕开自己的胸襟,露出狐裘下的胸膛,将狼头纹身坦露出来,骄傲的道:“狼神保佑,乌鸦之神眷顾,伟大的乌孙,从前没有屈服于匈奴,现在也不该屈服汉朝!”     所有使团成员,都屈膝下跪,左手抚胸:“狼神保佑,乌鸦之神眷顾!”     ………………………………     远方的萧关下,张越骑乘在战马上,听着一个官员的报告。     “这乌孙小昆莫有点意思啊,知道独立自主……”张越轻笑了起来:“只是……”     现在不是后世,没有那个地表最强八零后的生存空间。     现在是弱肉强食的世界!     所以……     “年轻人,你的思想很危险,需要诸夏先师的矫正啊!”张越轻声在心里想着。     对于教(洗)育(脑)一个西元前的西域王国的太子,张越毫无压力。     要知道,后世的西方,甚至曾经教育好了卡大佐的儿子。     让他甘为马前卒!     而张越更曾经受了无数公知的洗礼,对于‘定体思’和‘你国怎’的套路,无比熟稔!     就连他,一个曾经接受过了‘接班人’培养,并受过高等教育的成年人,当初也被公知们忽悠的找不着北,差点就背祖忘宗了!     一个西元前的年轻贵族,还能翻得出花来?(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六六闪读:www.663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