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九节 东南问题(2)【补更1/6】


                    讲真,以天子的脾气,要放在去年这个时候,他知道了这个事情,肯定是二话不说,马上就召集御前军事会议,挑选大将作为领兵人物,率军南下!     齐鲁吴楚的地方渣渣们,从来都不堪一击!     楚汉争霸的时候,汉军都能击败强大的楚军。     吴楚七国之乱的时候,周亚夫以不过十万的平叛大军,就荡平了声势浩大,号称八十万的叛军。     中央平叛军队,一路杀过去,吴楚齐鲁的逆贼,一个个只能匍匐在地,引颈待戮。     在他统治期间,削齐鲁吴楚的地方渣渣,也削了好几次了。     也就是现在,在接受了张越的建议后,他开始修身养性,脾气已经比从前温和很多很多了。     纵然如此,他也依然怒不可遏的道:“若不给彼辈教训,朕何以安天下?”     张越赶忙拜道:“陛下,臣愚钝的以为,如今的当务之急,是要解决百姓的生计!”     “孔子曰:民如水,社稷为舟,水则载舟,水则覆州!”     “故《诗》有生民,《书》有汤誓!”     “今东南无地百姓数以百万计,情况已是危险至极!”     这个炸弹,只要爆炸,死的肯定不止是地方贵族,还会将整个东南地区,百年发展和休养生息的一切彻底摧毁。     哪怕汉家最后能重新平定,梳理地方,付出的代价,也将非常惨重!     所以,张越只能死命劝道:“陛下,若要惩办贼臣,贪官污吏,大可等日后再动手!”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陛下惩办罪臣,无有期限!”     听着张越的话,天子才终于有所冷静,他长长的出了口气,问道:“那依卿之见,这数百万无地百姓,当如何处置?”     这可是几百万人啊!     元封年间,关东大灾,百万流民聚集函谷关下。     整个汉室,都已经被吓得战战兢兢,两股战战。     为了解决这些灾民的生计和生产生活。     全国都被动员了起来。     少府开放了上林苑与所有的非皇室宫苑,作为灾民的安置点。     北军六校尉,从自己的营垒撤出来,宁愿在野外宿营,也要给灾民一个住的地方。     边塞的将士们,甚至主动向后撤退,停止了战争,以节省报告的资源来救助灾民。     就连他也罕见的停止了求访长生不死药,安心待在长安,指挥赈济灾民。     最终,还是靠着向朔方、九原和天水、居延移民三十万。     又安置二十万灾民至关中,剩余灾民则组织回原籍,发给种子、农具、粮食,才算把这个事情给解决了。     现在,齐鲁吴楚是三百多万无地流民。     天子根本不知道,该怎么解决了。     就算把他今年辛辛苦苦抄家得到的全部资金和土地都压上去,也解决不了问题啊!     因为,这些人不是缺钱。     更不是靠着一次赈济就能安定的。     他们失去了自己的土地,没有了自己的家园,沦落为游侠、地痞甚至是盗匪。     要让他们重新安定下来,重新变成守法臣民。     天子觉得只有一个办法——派遣大军南下,杀光当地的地主豪强官吏,将这些混账的土地和财富分给这些失去了土地的人民。     然后,再杀光那些当过盗匪的人。     只有这个办法可以解决问题!     其他办法,都无法解决问题。     若非现在在他面前苦劝的是他最信任的宠臣,错非调动大军南下,进行一场旷日持久的治安战和维持战,得不偿失,此刻他已经不管不顾了。     东南的地主豪强贵族官僚们,在长安的统治者眼里,从来都是肉鸡和战五渣的代名词。     对付他们,长安素来是以高压策略。     管你是谁,一刀砍了,总归没有坏处!     张越深深的吸了口气,顿首拜道:“臣愚钝,以为只有一个方法,可以救此时弊!”     他抬起头,看着天子,小心翼翼的道:“将所有流民,全部招入汉军,编组成隧营,让他们参与地方水利建设和道路、桥梁以及拓荒!”     “东南一带,有淮河、长江,水网发达,若能修建成一个巨大的运河网络,连通淮河、黄河、长江,则南北从此成通途!”     这是张越从大怂学习到的成功经验。     有宋一代,旁的不说,社会是真的很稳啊。     虽然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百姓反抗,前仆后继。     但是,靠着将流民送到军队里,让他们吃皇粮,让他们有事情做,就这一点,让大怂虽然对外屡败屡战,但社会问题却从未成为国家的隐患。     大怂的以文制武,软弱无能,当然不可学习。     但,将流民拉进军队,却是维稳的利器。     而且,成本很低廉,只需要给这些人提供粮食和工具,满足他们的基本需求就可以了。     更何况,张越还从罗斯福新政学到了一个很好的技能。     叫做失业太多怎么办?基础建设帮你度过难关。     米帝大萧条后,罗斯福上台,除了大搞基础建设外,甚至还雇佣一大批闲得无聊的家伙,去沙漠种树,去山上雕头像。     总之是很有搞头的。     特别是相对于现在汉室的社会情况——因为国家征发徭役,有一个叫践更和责庸的制度,导致了地方地主豪强,蓄奴成风。     现在,正好借着这个机会,逼迫齐鲁吴楚的地方豪强贵族,吐出这块肉来,将这些资源交给失地百姓。     从而间接打击地方蓄奴之风。     而且,此事要是能搞成,好处是数不清楚的。     首先一点,就是三百多万劳动力,完全可以将江南地区进行进一步开发。     运河网络一旦形成,起码能多开垦上百万顷土地。     这些开垦出来的土地,可以援引秦代的垦草法令,交给开垦的农民耕种。     这等于给了这些失地农民生产资料,重新再造数十万户的中产自耕农阶级。     帝国的生产力和粮食产量,将因此大大增加。     而他们在当兵期间,修建的种种基础设施,则将会和杨广的大运河工程一般,让子孙后代,受益无穷!     唯一的问题是,怎么让齐鲁吴楚的地主豪强贵族们,吐出他们嘴里的肉,并且心甘情愿的主动配合长安,维护地方秩序,主动发动流民,进入隧营,参与国家规划的各种工程。(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六六闪读:www.663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