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节 敲骨吸髓


                    延和元年秋八月甲申(初五)午时,射声校尉入长安。     未时,羽林卫从章城门入城,未时一刻,虎贲校尉入驻长安城外柳市,据细柳仓,期门军自建章宫出,督道东三市。     由是,整个长安的米价应声跌落,效果立竿见影。     所有商人,立刻知情知趣的将米价调整到一百钱一石,多半个子也不敢标。     因为,就在店铺门口,一把把明晃晃的刀枪剑戟,已经矗立了起来。     好几个不怎么机灵的家伙,已经被军队从店铺里拖了出去,扒光了衣服,吊在市集的辕门上吹风。     金钱亿万,黄金千金,终究不敌刀枪之利。     休说是长安的这些商人了!     当初,天下商贾何其强大?     临邛卓氏、程郑氏,倾滇蜀之民,开山凿矿,冶铁致富,富至僮千人!     雒阳师氏,车船行于天下,雇工以万计。     临淄刀间号称义子三千,门徒上万。     甚至还有南阳孔仅,以商人而至九卿,为汉大司农。     当年,这些大贾,这些豪商,势力之强,财富之多,震慑中外。     两千石不能制,诸侯王不能比。     但结果呢?     一道告缗令,瞬间灰飞烟灭。     对于刘家来说,只要枪杆子不出问题,休说是怼商人了,诸侯王、列侯勋臣士大夫加在一起也不怕。     于是,狂欢开始了。     无数百姓,欢天喜地的拿着钱,进了市集,纷纷买买买。     诸夏人民,自古就是淳朴中带着狡黠,老实中透着精明。     所以,评价向来两极分化。     同样一个地方,可能士大夫们会感叹‘民风淳朴,有先王之风’,而官吏则咬牙切齿的痛骂‘穷山恶水出刁民!’     现在也是一般,大家都很清楚,关中歉收,这粮价肯定会涨。     由是,趁着这个机会,群众纷纷买买买。     像李二甚至不仅仅拿出了全部积蓄,还将自己家里的布帛也带上,来到市集,见粮就买。     反正,有着天子撑腰,军队保护,他也不怕吃亏。     却是苦了长安市井商人,人人都是愁眉苦脸。     很快,各个商铺里的存粮就被卖光了。     商人们既心疼又欢喜,纷纷开始准备关门,然后回家躲上几天。     等着风声过去,再看看情况。     可是……     哪有这么容易的事情?     你想关门?     门口的军人,提着刀剑就走了上来:“奉天子诏命,惜售者以‘狡猾无道’是处,而隐匿粮食者,一经查实,案‘欺君罔上’论处!”     总之就是一句话:想关门,可以!先让我检查一下,你家和你名下的宅院、仓储之中,有没有粮食?     若有,那就不好意思。     您犯法了。     犯的叫‘欺君罔上’,最低惩罚也是抄没家产,完为城旦,去居延修地球……     而若是被查实,你有意惜售?     呵呵,那可是‘狡猾无道’的大罪。     要株连三族的!     商人们瞬间变色,欲哭无泪。     只能是纷纷作着苦脸,告道:“小人并非关门,并非关门,只是店中无粮,故而回家取粮……”     你以为这样就可以找机会脱身了?     早有准备的军人,立刻就细心的表示‘愿意帮助义商运粮’。     总之,想拖延、想推诿,乃至于想找机会开溜?     门都没有!     于是,很快整个市场上就充满了粮食。     一批卖完,另一批又运来,以至于长安士民感觉自己是不是想错了?     这粮食似乎多到根本卖不完?     于是,恐慌情绪渐渐消散,民心也开始趋于稳定。     而看着这个情况,长安的年轻士大夫们与参与上书的公卿子弟们,一本满足。     “这就是吾辈的力量,大义的力量!”许多士子,兴奋的脸都潮红了起来。     通过一己之力,就改变世界,用大义来帮助人民。     这种曾经只在理想和幻想里的事情,如今却照进了现实,发生在眼前。     这简直太奇妙了!     尤其是公卿子弟们,兴奋的想要高歌一曲。     很多人最开始参与此事,只是脑门一热,就兴高采烈的加入其中,并没有真的想过能成功。     但现在,成功却出现在了眼前。     这就让他们太幸福了。     孔子说:德不孤,必有邻。     孟子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先贤的教育,果然是对的啊。     热血沸腾,充斥着荷尔蒙以及对未来美好的憧憬的年轻人,立刻就飘飘然了。     纷纷开始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起来。     当然,顺便骂一骂商贾,这是所有儒生的共同话题。     而长安百姓,也纷纷加入其中,大力鞭笞和唾弃着奸商们。     在很多人看来,此番长安粮价高涨,分明就是奸商们囤积居奇,恶意炒作所致。     尤其是那些曾经花了高价买粮的百姓,更是对奸商们恨得牙咬咬。     你看,现在市面上的粮食都已经多得卖不完,卖不光,那里有缺粮?     高涨的舆论,立刻发酵,给朝堂施加了莫大压力。     只是……     在很多人没有注意的时候,少府卿和大司农入场了。     抢在长安九市关市之前,这两个怪物,张开了血盆大口,将所有店铺的存粮全部吃掉。     然后,在军队的刀枪剑戟的胁迫下,市集的商人们不得不再次去调粮。     反正编户齐民的国策下,顺藤摸瓜,这些商人背后的家族,根本就跑不掉。     更别提,其实很多粮商,是披着粮商皮的列侯勋臣白手套。     以前,国家没有查,也懒得查。     然而现在,在天子的鞭策下,整个大司农、少府卿、太常、宗正以及执金吾等有司,都是全力运转,瞪大了眼睛。     于是,一切马脚立刻袒露在国家的视野中。     然后,这些商人背后的主子,就被叫去建章宫或者长乐宫,由天子或者皇后接见,慰勉、谈话。     总之,一句话,现在国家有困难,卿身为大汉公卿,世食汉禄,应该为天下先,做出榜样来。     就像当年太宗皇帝,慰勉绛候周勃一样:卿素为朕重之,其为天下先。     换而言之,假如,爱卿不想‘为天下先’,那么则非‘吾臣’。     这些列侯勋臣立刻就坐蜡了。     曾经,他们靠着种种手段,对百姓敲骨吸髓,无所不用其极。     现在,皇权下场,同样对他们敲骨吸髓起来。     也是直到此刻,他们才算真正体会到了,无权无势的小民的无奈与痛苦。(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六六闪读:www.663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