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本王很不满意
天空中又一次飘起了白色的雪花,颗粒不大。
有人觉得鹅毛般的雪花才是大雪,但实际上却恰恰相反,雪花个头越大,下雪的时间就越短。
反倒是看起来不大的雪花,下雪的时间会更久一些。
十天前下了两天两夜,压塌了不少的民房,大地也被盖上了一层厚厚的银装。
然而现在却又是一场大雪,阴沉的天空,雾蒙蒙的,让人看不清远方。
“殿下,这可是瑞兆啊,来年不会缺水了,必然会是一个大丰年!”马车上,牛大望着车外的雪花激动的笑容满面介绍着。
瑞雪兆丰年,这话是不假,可是下的雪过大,那就未必是好事了。
对于历史李元景并不能说是了然于心,但对于大名鼎鼎的李世民,李元景还是了解过一些的,起码一些大事件他是了解过的。
比如说本该发生在今年夏天蝗灾时期,李世民生吞了一只蝗虫,说下:‘民以谷为命,而汝食之,宁食吾之肺肠。’这类的作秀话。
而对于这句话的背景,就是源自于武德九年开始出现的轻微旱情,贞观元年旱情继续扩大规模,到了贞观二年达到巅峰,爆发了恐怖的蝗灾。
历史上不是没有吃蝗虫,但是蝗虫却根本不够吃,原因则是因为等百姓想起来要吃蝗虫的时候,蝗虫已经飞走了,只能在空中捕捉少量的蝗虫,无法大量为食。
李元景的提议,则是在蝗灾彻底爆发之前,就发动各县百姓去捕捉蝗虫,使蝗虫的数量增加无数倍,加以粮食,这才勉强度过了贞观二年的旱灾。
然并卵,当所有人都在感谢老天下的这几场雪,认为明年一定会是风调雨顺的时候,上天却又给了李世民一记重锤。
没错,历史上贞观三年的确没有发生百姓最担心的旱灾,但是却发生了洪灾。
这也是之前李元景为什么极力要求将以工代赈修路的计划,更改为修缮河道,有些事他没办法明说,只能找个靠谱的借口。
但朝廷似乎更热衷于修路,河道只是修缮了一些大河,其他的小型水利设施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改善。
“现在京中粮价多少?”李元景却没有牛大那么高兴,虽然河道修缮了一部分,但李元景还是觉得贞观三年会发生涝灾。
“斗米三百六十钱,先前下了一场雪,让粮价降低了不少。”牛大笑呵呵的回应着。
粮价跟他们关系不大,皇庄属于上田,就算是灾年,他们也有足够支撑的粮食,所以不用去买粮。
粮商都是比较鸡贼的,如果不下雪,他们是断然不会降价的,下雪就意味着明年不会大旱,至少不会发生今年这样的情况。
百姓有了收成,就会有新粮进入市场,他们若是依旧高价销售,利润倒是可以最大化,就怕这批粮食砸在自己手中。
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降价销售,采用阶梯降价的方式在清仓的同时,保证利益最大化。
“时刻关注粮价,再降价的时候通知本王!”李元景想了下,有些摸不准。
粮食还是太贵了,斗米三百六十钱,十斗是一石,即一百二十斤,需要三千六百钱才能买一石。
但唐初又是个奇葩的时代,按照常识应该是一千钱是一贯,但实际上七百钱就能算作是一贯了。
粮商卖粮只算钱,而不算贯,本来三贯六百钱就能买下一石粮食的,但现在可能需要五贯一百多钱才能买到一贯粮食。
就算拿出一万贯,最多也就只能买不到两千石粮食。
“殿下,我们到了!”车外的马夫控制好马匹提醒道。
李元景紧了紧身上的衣服,这鬼天气,他是真的不想走出马车。
站在马车上,望着一望无际的白色大地,隐约能够看到漏出头的木桩,这就是地界。
郑、王两家的地被夹在了正中间,将李元景的一块地分割成为了两块互不相连的地块。
“殿下,我爹爹先前问了下,两家无意卖地!”长孙涣露着红彤彤的小脸说道。
“换做是本王也不卖!”李元景笑了笑。
两块地均是邻水,去年若不是发生了蝗灾,就算是旱灾他们的产量也能保证,河水虽然少了,但还没有彻底干涸,这就是他们的优势,也是上田的地位。
丰年因为水足,产量比人家高,在以耕种为主的时代,地便代表了权势。
特别是这种成片的上田,整个大唐虽然是均田制,但大多数的地都被分散的七零八散,甚至有的被分为七八个不同的地方。
而地价的另一个标准,就是看有没有连成片,连成片的价格自然要比其他的散地高出不少。
“去王家!”李元景挥了挥手,直接钻进了车内。
王家的主事人乃是当朝侍中王珪,今年刚刚接替高士廉,不过却是代理的。
天下王氏出太原,就是后来李世民对王氏的肯定。
天下王氏的先祖是周灵王的太子晋,本性姬,距今已有一千六百余年的历史。
每一个姓氏的历史都很悠久,但不能凭借时间长短来判定是不是世家,而是要看出了多少人才,人才意味着权势,意味着地位。
除了系姓始祖太子晋以外,接下来王家出现名气最大的人才便到了其十八世孙,秦朝大将王翦,王贲,王离祖孙三代。
再往后,做过太守等封疆大吏的王世子孙多的数不过来,而到了唐朝,则成为了代理侍中王珪,虽然是代理,但也算是拜了相。
而李家的历史只能追溯到十六国时期西凉开国君主李蒿,大概两百多年的历史。
不说跟一千六百年历史的王家相比,任何一个世家他们都比不起,如果不是当朝皇族的光环加成,李家想跨入世家行列,还差的远着呢。
“殿下,我爹说让我提醒你别去郑、王两家搞事情……”十一岁的长孙涣缩着身体小声嘀咕着,实在是说出这话太冒风险了,搞不好要被赵王揍一顿解气的。
“说理由!”李元景笑了笑,不去两家搞事情?那这地怎么算?
就让他们两家夹在自己中间?
之前他们派人来刺探军情的事情自己都还没找他们算账呢,除非他们把中间的这块地让出来,不然的话,就算是撒泼打滚也要搞他们,实在是不搞不舒服斯基!
“具体的我也不知道,我爹只说现在的结果大家都很满意!”长孙涣摇了摇头。
李元景会意,郑家的因果在郑善果身上,程知节提醒自己郑家是用粮食保住了郑善果的岐州刺史。
现在长孙无忌又这么说,结果已经很明显了,郑家给的粮食根本不够朝廷赈灾,王家显然也给了。
现在再想一下王珪出任代理侍中的时间,虽然高士廉是因为蝗灾的缘故而被罢相的,但一心想要削弱世家的李世民,绝对不会轻易的把侍中这个位置给王家。
你们py够了让本王左右为难?
李元景轻哼一声:“本王很不满意!”
喜欢大唐第一闲王请大家收藏:大唐第一闲王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六六闪读:www.663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