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城的天,进了腊月里就冻得厉害,家家户房梁沿上都挂了一树树晶莹剔透的冰凌子。北风呼呼地吹,刮得树叶枝桠呜嗷呜嗷响,有些像后山肆意叫唤的野兽。
临近黄昏,天色渐渐黑了起来,温度一降再降,外头冰天雪,人走在路上,裹着大袄子也抵挡不住浸入骨髓的寒意。
能冻死个人。
鹅毛大雪已经接连下了好几日,四周白茫茫一片,地上积了厚厚的雪,脚踩上去吱吱嘎嘎地响。
李山穿着厚衣,头上戴着一顶大毡帽,拢着手,怀里抱着不知什么东西,佝着背,飞快从外面推门进了院子。
“鬼天气!”男人低低咒骂了一声。
他没有马上进屋,而是在门廊处蹬了蹬腿,抖了抖身体,将衣服上大片雪花抖落才踏进去。
手上提着的竹篮里,揭开上面一层布,原来放着两粒硕大的鸵鸟蛋。
鸵鸟蛋很大,一个大约能抵二三十个鸡蛋,李山废了不少功夫才弄到,不过只一想着是为了东屋里头那个,便也觉得值了。
一面往厨房走,一面琢磨着等明天去集市把蛋卖掉,给屋里那个娇娇人做件新袄子让她高兴高兴。
将鸵鸟蛋放进橱柜里锁好,李山便窗户看了看天色,这会儿已经不早了,该准备晚食。
想起做饭,也就跟着想起那浑小子来,李山脚下便是拐了个弯,从中堂过去穿过小门,下了几级大块青石铺成的阶梯,就到了后堂。
说起来大宛村的房屋建筑挺有特点,四个方位的屋子围城一个口字形,以走廊相连,正当面的屋子坐北朝南,拾阶而上当中就是中堂,左右两边各有厢房可住人。中堂后又开的一个门,走出去,下台阶,接连着的有一个南北对开,只东西两侧封了墙的地方,称之为“后堂”,后堂再过去是个篱笆院。
后堂位置稍微比正屋低一些,夏日里这里是纳凉小孩玩耍的好地方,冬日就太冷了,呼呼鼓着大风,腮帮子都能给你吹歪。
待一会儿牙齿都直打哆嗦。
然而此时,李家的后堂中央,直直跪着一个少年。
少年身上穿着件袄子,不算厚,绝不能在这样的大冷天御寒。
李山虽不多喜欢这个儿子,但也没想废了他,叫他跪下思过的时候好歹丢了个蒲团过去。
少年已跪了约莫大半个时辰,就算膝盖下有蒲团,然这数九寒冬的天气,后堂不遮风,大人尚且熬不住,更何况一个半大少年。
李庭舟站起来的时候,腿打了晃差点摔倒,再看他面色惨白,唇色青紫,想是冻得不轻,然这少年像是麻木了似的,脸上没表情,嘴里一声不吭。
李山扔了根树棍过去意思是让他自己扶着走,嘴里说着:“以后别再惹你姆姆生气,不然,跪坏了你也不冤枉!走吧,天黑了,该准备饭食了。”这话说得忒的无情,叫人寒心。
李山走在前头,压根不看那走得双腿发颤的少年,自然没发现那少年黑黢黢的眼珠和格外阴沉的脸色。
领着人到了厨房,他让人准备吃的。
“鸡蛋没了明儿个再去换,你掺半碗细面粉出来,给你姆姆做碗面条。”原李家也是养了好几只鸡的,不过打入冬一来,隔三差五就杀一只,不过月余这便没了,现在连要吃个鸡蛋还要去换。
细面金贵,从前李家一年到头都不见得能吃上一次,而自从屋里添了那人,李三倒舍己了。
每日做工想法子弄几个大钱,就为了养那人。
李庭舟也不说话,李山说什么他就做什么。
少年会做饭,原是他亲阿姆去世前缠绵病榻过一段日子,那时他日日服侍左右,从什么都不会到什么都会,然终究那个女人还是没留住,撒手走了。
之后家里他和李山两个人,依旧是他做着这些事。
直到三个月前,李山带回来一个女人。
李庭舟最后一点平静生活都失去。
一晃眼的功夫,少年已经擀好了一碗面条,李山在灶膛下生火,埋了几个大甘薯进去。
等锅里的水咕噜咕噜冒泡,少年开始丢面下锅,腊月里蔬菜瓜果是没有的,等面熟得差不多捞起来。
李山去墙边石砖围起来的火炉旁,下面有几截粗炭在慢慢烧着,上头吊着个小圆顶罐,热乎乎的,里头是一大早上就开始炖的大骨头萝卜汤,甫一掀开锅盖,热腾腾的白汽往上飘,舀起一大瓢,大块的白萝卜已经浸透了汤汁,晶莹剔透看着就软烂,骨头里的胶质都熬了出来,汤色浓稠奶白黏糯,浇进细面里头,顿时传来一阵鲜香扑鼻的味道。
对于几和月没闻到肉香不知肉味的人来说,这是顶顶好的东西,让人口里不自觉分泌出口涎来。
李庭舟切大葱的手顿了一下,面上恍惚了几秒但没人发现。
他重新打起精神,拿着菜刀咔咔几下手中大葱就成了均匀整齐的几段,刚准备丢去那面碗里,及时被李山给拦住了。
责怪地看了少年一眼,道:“你姆姆不喜大葱,你下回可别给她放这些东西。”
堪堪一碗面,自然没有李山和李庭舟的份,但李山那模样简直比自己吃还开心。
将一碗萝卜骨汤面仔细放在托盘上,想写那人爱干净,他打水洗了手,这才端着东西去了东厢房。
东西屋各有两间,外一间里一间。住房讲究聚气凝福,以四四方方小面积为佳。
李家房子不是砖房而是土胚房,不止他一家,整个大宛村都是土胚房,除了个别富裕的地主家,谁用得起砖?
一踏进东厢房,李山鼻子似乎就闻到了一股幽幽的暖香。
这让他心头有股隐秘的兴奋,指尖儿忍不住都有些打颤,随之又往里走了点,隔着厚重的门帘,朝里头沙哑地喊了一声:“宝儿。”
语调虽平却透露着无法忽略的某种难以言喻的渴望。
过了半晌,里头传出一道阴冷缠绵的声音,说了声进来。
李山这才打了厚厚的布帘子,小心翼翼往里走。
不同外头的彻骨寒风,这间屋子和外头简直是天壤之别,才一进来,一股暖气扑面而来。
房间虽不大,却归置得整齐。
右边靠着墙的,是一张炕,底下铺了厚厚的新打的棉花被,素色的被单,盖的又是厚厚床被。挨着旁边的放了张桌子,上面摆着妆奁。左边墙角放着高高的盆架子,靠着外墙这边有一个火炉盆,火星点点,里头正放了两根粗炭慢慢烧着。
桌台上点了一盏煤油灯,昏黄的光照出歪坐在炕上的女子。
那女子极美,一头乌黑发丝绾起一半,用根细簪子斜斜插着,珠圆玉润的耳垂上坠着一颗莹白珍珠珰珥。
素白柔嫩小脸,眉如远黛,一双漆黑玛瑙似的眼珠,黑浸浸,波光潋滟。
李山从进门起,目光就像定住了一般,灼热的视线黏在那人身上。
这人唤作明湘湘,她略蹙起眉,眼底闪过一丝烦躁。
脸色也是又肃又冷,分明是横眉冷对的脸色,李山却变态一样觉得那清高冷媚的模样极为好看,让他兴奋得心尖发烫!
“我给你做了一碗面,趁热吃吧。”李山哑着嗓子道。
明湘湘掀起眼皮,声音淡淡,“放下就行,你出去吧。”说完她偏过头,不再看人。
李山却一点都不生气,眯着眼睛,脸上带着讨好的笑,“多食些,锅里还有。”
明湘湘侧身一动不动,李山只能讪笑着出去了。
*
李山从东屋出来,便又去了厨房,将灶膛肚里的四个已经烤软的甘薯挖出来,扔了两个给李庭舟,两人剥了皮囫囵吃了。
屋子里除了食物咀嚼的声音再无别的,少年素来沉默,李山亦没管这个讨债儿子,兀自想着自己的心事。
大宛村说大不大但也不顶小,共有二十几户人家,百来多人口。
虽不是大姓村落,但因着杂居,也并不冷清,位置不错,旁的还有几个邻村,互有往来,加上不远处有个镇,还算热闹有人气。
李山是个窝囊人,没什么本事,他爹娘偏心大房,大儿一成亲,就把李山分了出去,还经常上李山那去讨要东西。李山心里怨恨,可是却不擅反抗,经常被他老姆撒泼骂得面红耳赤说不出话,有一点好东西就要被诓走。
李山的前妻是淄尧县人,外人都叫她岑娘,她逃难来到平县的大宛村,饿得快要死的时候敲响李山家的门,求了无数遍才讨到一块黑馍吃。
再后来李山娶不到媳妇,就娶了这个逃难来的岑娘。
平县属丰城治下,丰城地处大乾国北边,淄尧和丰城毗邻,又和北蛮接壤。当地人也会同北蛮人通婚,生出孩子多半带有那边的血统,大都高大魁梧。
而李山的前妻很明显就带着北蛮那边的血统,她长得比李山还要高一点,手长脚长,五官轮廓更深,毛发旺盛。
这些都是北蛮人的特征。
李山对着这没有一点女人相的人压根不喜欢,甚至有些厌恶。
娶她完全是迫于无奈,当时他年已满二十五,再不娶妻,就要按照律法罚钱,或被抓去服役。
岑娘生得高,性情却温顺,非常勤劳,很能吃苦,嫁到李家后几乎所有苦力活都是她在干,可是她却丝毫不埋怨。
一年后生了个儿子,请了算命瞎子来算,神乎其神,说是五行缺火又缺水土什么的,一大堆讲究,遂取了个名儿叫李庭舟。
李庭舟十岁那年,岑娘生病去世。
而现如今,李家东屋里那个异常美貌的女人,却又怎么成了李山的婆娘了?
这事却要从几个月前说起。
那日,李山照例拿了东西去镇上卖。
巧的很,他住宿的小店里发生了一件事。
原来是有一家过路的富商人家的一位丫鬟病死了,半夜里有人在哭呢,李山好奇扒着外面偷听,不料被发现。
那个是下人住的屋,里面还有三个姑娘,几人唬了一跳,正准备喊人,李山连忙告饶说自己是起夜,听见哭觉得奇怪才过来看一看的。
那三人又连番盘问了会儿,姑且相信了李山的话。
李山问她们为何哭泣,其中一人才回答,说她们这有个丫鬟得急症没熬过去,但想着主子明日一早就要赶路,万没有为个丫鬟停留的道理,说不得就要把人扔在路边,她们想着昔日姐妹死后连个归依都无,便伤心起来。
这此时,一人忽然向李山提出请求,想请李三代她们买副薄棺将人找个地葬了。
说罢三人凑了五两银子出来,一边求一边把银子塞了过去。
李山看到五两银子的时候就已经动心,他不忌讳这个,于是答应了三人,等跟着三人进去运尸体的时候,看见那样的绝色容颜。
整个人痴了。
喜欢阿姊请大家收藏:阿姊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六六闪读:www.663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