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 离任回京

                皇宫,文华殿内。朱祁钰和于谦、胡濙这两名近臣面面相觑,三人的脸上都布满了无奈之情。对于陆缜被群臣攻讦,被读书人诋毁之事,他们是早就看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这分明就是之前那些在陆缜手上吃了亏的家伙施行的反击,而且这波反击还蓄谋已久,凌厉非常。他们三人自然是想要保全陆缜,无论于公于私,都不希望看到陆缜因此被问了罪。可在如此大势之下,即便是皇帝和两名重臣,都觉着很难再彻底保住陆缜不受影响了。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就是这么个道理了。沉默了有半晌之后,天子才迟疑着开口:“两位爱卿,你们说到底该怎么应对此番之事才好?这几日里,朕一直将他们的弹章留中不发,可那些人没有半点停手的意思,现在外面也传得沸沸扬扬了,要是再这么下去……”“臣明白。”于谦神色严肃地点头:“这回他们拿捏到了把柄,在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前,是绝不会善罢甘休的。只是,臣依然觉着他们有些言过其实了,只这么一个案子,怎么就能将如此多的罪名扣到一省巡抚的头上呢!”“话虽如此,可别人却不会往深了想的。”胡濙苦笑摇头。现在不光是百姓,就是朝中那些官员,也都受这些说法的影响,对陆缜抱有不小的成见,认定他实在不够资格当如此高官。于谦皱了下眉头:“清者自清,难道我们真要被这些别有用心之人逼得把个莫须有的罪名落到陆善思的头上不成?”这话说的皇帝也是一阵不甘与不快。他对陆缜也是极为信任的,而且山东开海一事还帮朝廷解决了财政上的大问题,封赏都来不及呢,怎会生出向他问罪的心思来。但他现在所承受的压力也是难以想象,远比跟前这两名臣子要重,要是再不能给那些官员一个满意的答复,恐怕他们弹劾的奏疏里的话就更不客气了,甚至把他这个当皇帝的给牵扯进去也大有可能。大明朝的官员向来是胆子够大,敢于讽谏皇帝出名的。尤其是朱祁钰因为本身得位不那么正,以及性格的关系,对臣子多有容忍,就更助长了他们的气焰。只要想到这些家伙会指着自己的鼻子加以批驳,皇帝就一阵不是滋味儿。“陛下,老臣倒是有一点愚见,不知当不当讲。”看着皇帝那一脸愤懑的模样,胡濙苦笑之后,终于拿住了主意来。“胡先生请说。”朱祁钰赶紧说道,眼中也满是期待。因为他知道,论应对这种局面的经验,胡濙这样的数朝元老远比自己要强得多了。就是于谦,也赶紧聚起了精神,摆出副洗耳恭听的架势来。“事情闹到了这一步,善思他几乎已成了天下公敌。哪怕他其实并非如那些人口中所说般不堪,可在寻常人眼里,也一样是有大罪过的。”胡潆略顿了下道:“这时候,无论是陛下,还是臣等,只要是站出来为他说话,就立刻会被众人视作包庇他的同伙,随之也被他们视作了敌人。所以这时候,为他开脱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会把自身都给搭进去。”朱祁钰和于谦都是聪明人,老人家这么一说,他们也明白了过来。只是脸色却因此变得更加的难看起来,这么一来,事情就真没有转圜余地了。好在胡濙的话还在继续:“所以老臣以为,想要帮他摆脱眼下的困局就不能直接与他们争辩,而该另想他途。至少陛下的身份不能被他们视作善思的同伴,而是公正的天子!”“胡部堂的意思是……”于谦慢慢品出了他话中之意来,眼睛一亮道:“我们抽身出来,作为裁断善思对错之人?”“正是,只有这样,才能帮到他。”胡濙点头道。“这却谈何容易?先不提我们之前就已表露出了对善思的支持和信任,光是一旦没了我们从旁相抗会导致他们再无制衡的力量这一点,就是个大问题了。”于谦脸上满是疑虑地提出了自己的问题。皇帝也轻轻点头:“不错。若连两位都不再为陆卿说话,那他的处境就真个危险了。说不定很快连罪名都得被他们拟好了送进宫来。”“陛下,其实除了我们之外,这天下间还是有人能为他说话,而且不会惹来别人猜忌的。”胡濙突然又抛出了这么个说法。这让其他二人为之一呆:“竟还有这样的人么?却是谁?”“自然是善思他本人了。”胡濙呵呵一笑:“这许多人弹劾于他,他身为朝廷官员总得给陛下,给天下人一个交代吧。陛下何不趁此机会将他召回京城,让他来与众官员辩上一辩呢?到时候,陛下就可以中立的身份帮他了。”“唔……这倒确实是个办法。”皇帝沉吟了片刻后,便欣然点头道。但随即,他又露出了一丝担忧了:“只是这么一来,他山东巡抚一职恐怕就保不住了,那将来山东开海之事……”朝廷里向来都有规矩,一旦某名官员受人弹劾,且皇帝也认可了相关说法,让其自辩的话,在还其清白之前,这名官员为了避嫌是要暂时停职,并把相关职权都交出去的。而这,可不是朱祁钰希望看到的结果了。他还指望陆缜在山东把海外贸易搞得更大更好呢。胡濙苦笑了一下:“陛下,事到如今,已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了。而且这事闹这么大,善思他在山东也很难再放开手脚,还不如趁此机会将他调回朝廷呢。另外,就臣所知,其实如今山东的一切都已顺理成章,即便他不在,又或是换了主事之人,也不会再生什么变故。”“这样么?”朱祁钰迟疑了片刻后,终于点下了头去:“既然如此,那就照胡先生的意思办吧。其实这几年里一直让善思留在山东也确实辛苦他了,朕心里也很过意不去哪。”这倒是一句实话,一个臣子无论在地方权力再大,功劳再多,相比起身在京城的朝臣总是吃亏的。这次的事情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要是陆缜是在京城做出了这些功劳,朝中官员一定不敢如此明目张胆地联手对付他了。而身在京城之外,就显得极其被动了。“陛下圣明。”胡濙和于谦在互相看了眼后,同时赞了一声。不过他们却从各自的眼中看到了几许忧虑,即便陆缜回来,这次的事情也没那么好应付哪。拿定主意后,皇帝立刻就执行了下去。在次日的朝会上,趁着又有官员弹劾陆缜的机会,他便当众宣布,要把陆缜召回京城,加以询问之后再作处置。在群臣看来,这明显就是天子让步了。于是,在此之后,他们终于消停了一些,至少不会每日都跑到皇帝跟前来声讨陆缜的种种罪行了。@@@@@十月初八日,济南一带秋高气爽,风轻云淡。但当地官员和百姓的脸上和心里都是阴云密布,一个个看着都充满了愤懑之色。这一切只因为他们所敬重的巡抚大人陆缜就要离开山东,返回京城了。而且,就许多人传言,他这一次回京必然会被许多朝廷里嫉妒他的官员所迫害,前景堪忧哪。早在前些日子,京城官场和民间弹劾非议陆缜的说法便已传回了山东,这让许多人都大感义愤填膺,甚至有人在破口大骂之余,还想着跑去京城为巡抚大人鸣不平呢。但最终他们的这些想法都被陆缜派人给止住了:“清者自清,本官问心无愧,岂会怕这些诋毁?要是你们这么进京,才会给我带来后患呢。”巡抚大人都这么说了,百姓们自然不好再做坚持,而且他们觉着以大人的本事,一定可以化险为夷,把这一关顺利翻过。可没想到,半个月后,事情却急转而下,天子居然就直接下召把陆巡抚给叫回了京城。这意味着,就是连天子都相信了那些谗言和诋毁,巡抚大人的处境实在危险了。可即便如此,陆巡抚依然没有半句怨言,接旨之后,便立刻把手上的公事移交给了高尽忠等地方官员,然后定在了今日乘船离开济南。当消息传出后,因陆缜的一系列政策而过上好日子的百姓是真个慌了,纷纷到衙门请愿,想留下巡抚大人。但终究没能如愿,最终他们只能黯然地在码头送陆缜最后一程。当坐在船舱里的陆缜透过窗户看到码头上给自己送行的人山人海时,心里大为感动:“看来我这几年的辛苦还是大有价值的。至少是让百姓们过上了好日子。”“可是大人你做了这么多,却还是有那么多不开眼的说你坏话,总想着陷害你!”清格勒满是不忿地说道。“哈哈,不遭人妒是庸才,这么看来我还是有些才干的吧。”陆缜却没有半点失落的样子。虽然他知道自己这一离开,今后怕是很难再回来了,但他相信,自己开创的这一局面已不是其他人想毁就能毁掉了。因为这里的一切已自成体系,并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这些人是断不会看着自己辛苦获得的一切被人夺走的。哪怕是朝廷里的那些高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