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大同城

                三日后,陆缜一行车队终于来到了大同城外。离着大同尚有十里之遥,陆缜已能看到那座高大、庄严而又古朴的城池屹立在广袤的平原之上,就像守在中原大地北方的一员忠实警卫,无言但却坚定!这是一座值得叫人尊敬的城池,不光是因为如今大明需要由它来抵挡来自北边蒙人的攻击,更因为几百年后,当它发现再不需要自己用有些残旧的身躯保卫这片土地时,便从容转身,用自己所贮藏了千万年的煤炭来养活更多的中华儿女。只可惜,几百年后的人们却无法理解这座城池,这片土地对他们的深情馈赠,只是肆无忌惮地挖掘破坏,最终让这座足够叫无数华夏儿女骄傲的城池变得破败而衰落下去。只是不知道,真到了那时候,这座无私奉献的城市又会不会再次转身,给当地的人们以更大的惊喜了。沿着宽阔笔直的官道来到城池跟前时,陆缜更是感叹不已。怪不得大同这座城池能几百年一直守护着这片土地,被蒙人视作眼中钉肉中刺,恨不能一场地震把它给彻底震垮了,怪不得它能成为大明九边重镇里首屈一指的存在,此城之高,对这个时代的人们来说,已算得上是一道天堑了。七丈多高的城墙雄伟地伫立在那儿,这可比广灵小城的城墙高出了一倍有余。而且,这墙体和地面还不是寻常的九十度夹角,而是个八十来度向外微倾的存在。如此一来,当敌人用普通的云梯来攻城时,恐怕连架起梯子来都显得格外困难了。当然,最吸引陆缜目光的,还是那夯土浇筑而成的土墙上所留下的斑斑伤痕了。那是岁月和北方的强敌在数百年间给这座城池留下的伤疤,也是这座城市最最煊耀的军功章。那都是它抵御外敌,保护后方中原的铁一般的事实哪!直到来到大同城,陆缜才发现自己真正要融入到眼前的这个大明的时代里来了,将来的路肯定不好走,但他一定要坚持走下去,不为别的,光为对这座沉默的城市表示敬意,也必须一往无前地走下去。当陆缜心潮澎湃时,马车向前的速度却并未有多少缓减,很快地,他们一行便已穿入了宽大而又幽深的城门洞子里。与后世某些粗制滥造的影视剧里所表现的城门不同,这大同的城门足有七丈许深,也就是说这城墙也有这么厚了。马车从进入到穿过,居然也走了好一会儿,然后他们便被守城的军卒给挡了下来。作为大明北边重要的军镇,这里的看守和防御自然极其严格,每一个进出城池的人都将被查看路引过所,然后寻常百姓还得被搜身,这才能被准许进城。只有能拿出自己功名证明的读书人,又或是官员,才能免除被盘查搜身的对待。当林烈取出陆缜的官凭交给一边的人看了之后,这些军卒的眼中不觉闪过一丝异样来,为首之人深深地看了掀开车帘看出来的陆缜一眼,确认其人模样后,,还冲他抱了抱拳,以为敬意。对方当然不是因为陆缜是朝廷命官的原因才对他表示尊敬的,而是因为陆缜的大名早在北方诸多城池里传扬开来了,谁都知道有这么一个英勇无畏的年轻县令在守城将领重伤后毅然带人坚守城池,最终还取得了胜利。这样的英雄人物,百姓们固然心下佩服,但更对其感到敬服的,却还是那些当兵的。陆缜见此只是展颜一笑,还冲那名兵头颔首示意,这让对方倍感荣耀,一时间连腰背都比刚才要挺得更直了些。不过此时咱们的陆县令心里想的,却有些不上台面了。看着这里如此严密的检查和防御,他就又有些庆幸自己的好运了。若不是取代了原来的那位陆县令,恐怕自己想要混入中原都不容易,甚至很可能被边军当成奸细给捉拿起来,甚至一刀杀了呢。顺利从城门洞里钻出来,却并不意味着已经入了大同城。事实上,他们依然还在大同城外,因为这里只是瓮城!所谓瓮城,便是围绕着城池一周而建立的防御体系。此处没有民居,只是摆放了一些守城器械和兵器而已。一旦城外真有敌人攻打,当外墙被敌人攻破之后,守军便能在里面的内墙处再构筑起第二道防线。而且一般的战事因为有瓮城的存在,也可以避免百姓遭到什么损伤。只有穿过数丈宽的过道,再经过一道城门,他们一行才能真正进入到大同城内。而且,在前面的城门处,依然有兵卒守护着,对每一个百姓进行另一番的盘查。另外,这道城门还有一个用处,那就是收税,根据出入人口,只要不是秀才以上功名的百姓或是官员,进出城门那都是要交钱的,这跟后世的公路收费站算是异曲同工了。有这两道城门,再加上瓮城的缓冲,大同城道一句固若金汤也毫不为过了。所以说某些后世的影视剧里,动辄有人能策马从城里冲出去,一群守军连撵都撵不上的桥段实在是太可笑了些。只要里面一有异动,外间守军就有足够的时间摆上拒马之类的东西,再加上犀利的弓弩对着,你就是武艺再高,骑术再精也别想能冲出这样的城池。在穿过五丈多高,却全是用城砖包过的城墙后,陆缜他们终于进入到了这座边地重镇的内部。入眼的,便是一条宽阔笔直的大道,道旁并没有想象中的商铺林立,只有同样笔直的白杨树,如哨卫般驻守在那里。作为北地有名的城池,大同并不是很热闹,只有几十名行人在道上行走着,而且这些人大多低着头,一副行色匆匆的模样,几乎没有往四下里寻摸顾盼的。对此一点,也很好解释。作为大明边镇,除了抵御外敌之外,更要紧的是防止有蒙人的奸细混入其中。毕竟敌人大军是不可能时时来犯的,但他们的间谍细作却可以随时来此窥探一番。所以城池里日常总有兵马时刻巡哨,一旦发现有什么可疑之人,便先拿下带回去盘问一番再说。而他们怀疑一个人的标准,就是对方在走路时的模样了,若有那总是左看看右看看的家伙,那显然就是有嫌疑的对象,为了城池安全,还是先拿下了再说。于是这座城市里的人便行成了低头走路的习惯,就跟这样能捡到别人掉落的钱袋一般。也因此,这座边地城市的商业一直都不是太理想,就是榷场也是开设在下面州县之中的。沿着街道一路向前,在来到城池中间地带后,情况终于好了些,百姓们的脸上也多了放松的意味,脚步也慢了下来。因为这儿已能看到一些商铺了,沿街还有不少摊子摆在那儿,偶尔甚至还有几个蒙人打扮的家伙在出售着自己的皮毛和马匹,看着很是规矩。汉人毕竟是个有着强大包容性的民族。虽然一直都在提防着北边的蒙人,但对于这些老实本份的商人,即便是大同城也是有他们容身之地的。当然,在这些家伙周围究竟有多少军中探子在盯着他们,就不得而知了。一般来说一座城池的官府衙门那都是设在城池的中心地带,一来是为了方便所有人,二来也是取个不偏不倚的说法。但大同城因为时刻要面临北边蒙人袭扰的缘故,所以那些衙门都是安置到靠南一带的,唯有几处军队指挥所,才放到北边,以便再遇到袭击时能及时做出反应。如今的大同城,由一文一武两位官员为首,主理着城里的一切军政之事。文的,便是大同知府沈天星,而武的,自然就是大同总兵胡遂了。至于后来的那个什么把军政一手抓的大同巡抚,此时是没有的。只有当真个爆发大战时,朝廷才会委派一员高官带个巡抚的临时头衔来主持大局——没错,巡抚可不是固定官职,它不过是钦差的一种另类说法而已,事情办成之后,那是要交权还回朝廷的。只是后来的一系列变故,才让这个临时的官职最终成了常设,但这么一来,地方上的官员架构就变得太过复杂了。一个朝代,当其初立时,官员架构总是很清晰的。但越往后,职权重叠的问题就越严重,待到大明后期,还出了总督,甚至是督师这样一下能管好几个省军政大事的官职,从而让原来的布政使、巡抚都成了没用的摆设。所以说,如今的大同知府和总兵还是很幸福的,毕竟他们手上还有实权。尤其是对知府而言,像如今这般统领一切政务,一切都自己说了算的日子,很快就要到头了。想着这些有的没的,陆缜终于站在了看着有些老旧,很没有多少气派的知府衙门跟前:“这官不修衙的规矩还真是由来已久哪。”心里吐槽之后,他方才拿着自己的官凭和名刺施施然地走了过去……@@@@@新的一卷展开,即将前往京城的陆缜求各位来点票票当路费哇!!!!